首先,現在的人不僅是大部頭的「經典」書籍鮮有人讀,甚至平常也少見有人分享從哪本書裡學到了什麼,常聽到的都是從手中那只通往世界的螢幕,以美其名稱之為「淺閱讀」或「微閱讀」的方式,流傳著一個接著一個的「精采」要聞,而這兩者間的取捨,該怎麼看?
先說,前者「經典」嚴謹完整,且論述精辟才能被傳誦至今,肯定有其相當的學習價值,但絕對不是每一個人都需要去懂每一本經典,所以,沒讀也不要緊;而後者「精采」雖淺但廣,趕時事必備,扯八卦必勝,但一段時間過後,這些既淺又微的訊息,也會跟著飛快地遠去,雖來過但僅留下追憶,因為大多都已不覆記憶。
「閱讀是一條養成自我的路」
罷特 (But),真要在某些領域有自己一定的的知識涵養 (Knowledge) 與獨到觀點 (Insight),別無他法,就是得靠自己親力親為地「自我培訓 (Self-Development)」出想要的專業與能力,這個時候,「書」仍是一個很主要的媒介,而且應該是「最重要」的一個。
書當然有好有壞,值得我們一談的當然是好的那種。
為何「書」與「閱讀」和養成自我有關?
背後的想法很簡單,因為每個人的發展都不一樣,但要發展的好,一定得想方設法才能找到自己要的樣子,再逐步前進邁向那個目標。這趟自我成長與實現之旅,需要大量的探究與摸索,才有機會找到那個所謂獨一無二的「自己」是什麼、要變成什麼樣,而這,就是問題的切入點,「任何人窮其一身,能夠實際經歷的事其實相當有限」,因此,要單靠自己所處的環境與接觸到的人事物帶來的資訊、養份、靈感、刺激,就要形塑出「自我」的理想或終極樣貌,其結果恐怕會是相當侷限,更可能的是會與身邊親近的人所走的路大同小異,如此就往「自我設限」的情節發展了。
這聽起來有沒有很熟悉,你我身邊不多的是這樣的人,連我自己都有一部份是。好在,在我意識到這個問題點之後,超過 10 年的時間,幫助自己一步一步先走出人際的「同質圈」,至今勉強可以說有一點點清醒的「自我」是用這樣獨立、獨特、獨有的系統在自主管理著的。
所以「書」是什麼?
除了「經典」與「精采」之外的選擇,就是一般市面上、圖書館常見的各式叢書。與其稱之為「書」這個一般人普遍有誤解,甚至更常會與在學期間被逼著「唸書」的這個「書」字背後的意涵給混淆,還不如說這個「書」,是該作者的「作品」或某種型式的「作品集」,收納著他最專業、最精華的人生經歷或體悟,而且得助於大量印刷與市場機制,才以千分之一、萬分之一的價錢就讓每個人可以輕鬆一窺作者最珍藏的人生片段。同時,「書」在本質上,已在文章結構、美編排版、必要附注等部皆以通過完整的商業化包裝,已可說是「手握一本書,樂趣隨處有」,輕鬆、完善的閱讀體驗,唾手可得!
所以「書」是什麼?
除了「經典」與「精采」之外的選擇,就是一般市面上、圖書館常見的各式叢書。與其稱之為「書」這個一般人普遍有誤解,甚至更常會與在學期間被逼著「唸書」的這個「書」字背後的意涵給混淆,還不如說這個「書」,是該作者的「作品」或某種型式的「作品集」,收納著他最專業、最精華的人生經歷或體悟,而且得助於大量印刷與市場機制,才以千分之一、萬分之一的價錢就讓每個人可以輕鬆一窺作者最珍藏的人生片段。同時,「書」在本質上,已在文章結構、美編排版、必要附注等部皆以通過完整的商業化包裝,已可說是「手握一本書,樂趣隨處有」,輕鬆、完善的閱讀體驗,唾手可得!
因此,以我個人的經歷看來,要「打造自我」、「跳出同質圈」,最無可取代的核心關鍵,就是「閱讀」。
「書是看了,怎知讀通了沒?」
很多人的認定是以為「看過」某本書或某些資訊,就可算是「看過」了,但是,若無法「確定」是否真的讀通、精通,其實並不完全算得上狹義上所指那種已理解且可運用所學的「看過」。
曾經看過一個簡單的步驟,人人可以採用,必可增強在看書這件事上關於「閱讀」與「學習」的成效。
「學用教」三位一體
1. 學 (Learn)
先講「學」,簡單說,就是先採取行動,用自己習慣或覺得有效的方式先看過一遍,最後要做完必要的心得筆記。有效的「學」其實需要後面兩個步驟的前後呼應、左右對照、不斷驗證、一再強化,而不是單單增加閱讀的量與時間。所以,要一併掌握「用」與「教」兩個步驟的系統概與執行細節,才能達到「學用教」三位一體的能力養成綜效。
2. 用 (Use)
下一步是「用」,就是學到多少,一定要在工作或生活上找機會實際運用一番,其中會有找不到時機、機會有了但用不出來、用了但成效不彰等的狀況,一般常見很多人會將此視為「挫敗」、「吃鱉」或「GG」,而卻步退縮,其實,這是真正的「自學高手」都知道這些可是有如天機般的祕密,因為,就是需要這些因你而起、就在身邊的「客製狀況 (Tailored Situation)」,才能讓自己一點一滴檢視自己在概念、知識、技巧與實做上出現哪裡不到位的情況,也才能趕快回到上一個「學」的階段,立馬補上不足之處,再轉過頭跳進這些「客製狀況」重新再試。
「一試再試試不成,再試一下」,這是套一句兒歌裡的歌詞,覺得挺受用的。如此這般的「學用交織」之下,在這個新領域的學習,必定能突破最大靜摩擦力,開啟一個因為新能力養成之後得以展開的「加持、升級」了的人生境界。
「一試再試試不成,再試一下」,這是套一句兒歌裡的歌詞,覺得挺受用的。如此這般的「學用交織」之下,在這個新領域的學習,必定能突破最大靜摩擦力,開啟一個因為新能力養成之後得以展開的「加持、升級」了的人生境界。
學英文、學簡報、學溝通、學武術 (太極拳/詠春拳)、學軟體、學創業 (這一項不一定學得來就是 XD),都是如此。
3. 教 (Teach)
最後一項,就是「教」。
但是,要教誰?教什麼?怎麼教?還有,怎麼樣才算「教完成」這個步驟?
首先,談談「要教誰」?
比較有效的方法不是去找一個「特定的人」來教,因為有需要、剛好合適你教的人絕對是可遇不可求,這會讓「教」這個步驟難以開展,找人要找身邊就容易接觸得到的人,家人朋友同事皆可,「但他們不一定想學啊?」別急,這就是下一個重點了,那到底要「教什麼?」
要「教什麼」與你「會什麼」不須完全一樣
例如你學的東西目前會的部份算是 8 分,找人來教的時候,也許就先設定其中的 2 分或 3 分的內容與程度做為「教什麼」的範圍,有了這個「教學範圍」,再來要設定個「教學主題」,再以這個主題可延伸的話題性、實用性或趣味性,來向身邊的友人詢問是否想要免費從基礎入門學學看,也許,這就同時找到「要教誰」的對象,以及「教什麼」的內容了。
最關鍵的在「怎麼教?」
就像「核心經驗 (Know-how)」所指的,怎麼做、如何做這個 How 就是需要特刻琢磨、推敲之處。
我的經驗是,一開始先問問想學的友人這幾個問題:
「為什麼對這個主題感興趣?」
「在還沒深入瞭解前,學成之後想要用在什麼對象、事物上?」
「有沒有期望什麼時候學到什麼程度?」
這些問題不一定我都能回答,但主要的目的是找出我與對方在這個主題學習課程的「共通點 (Commonality)」,因為知道,所以同心,從這裡開始,一路上才能確保他的興趣、關注與期待是否符合或背離,才能及時因應,確保教學品質的同時,也才能維繫彼此的情誼。
而「怎麼教」,正是可以從這些「共通點」出發,目的在實用,從學員的角度來看要對他實用。因為,對教的人來說,這是在「教」的這個步驟,但對學的人來說,這是在「學」這個步驟,有時在教人的時候,很容易忽略對方當下的心態或處境,而常會因此錯失一件良好的「教學成長」的機會。
有了與學員的「共通點」正是幫助其找到好的、對的切入點 (Entry Point) 來入門,這其後的怎麼教,其實就是順著這些「共通點」向之前提到的「教學範圍」發展,以學員能接受、吸引,自己教得來的情況進行教學,目的在讓「教」這個動作發生且持續進行,而不在非得「怎麼教」才是最佳做法。
怎麼才算「教完成」?
很簡單,問問學員是否達到教學初始所設定的目標,或者請學員說說學後成效,將如何運用在日常生活或工作職場上,總之,是以學員覺得「學到了」來決定「教完了」。
「那,你最近在讀什麼書?」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