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7-23

人生三識:「知識、見識、膽識」,精采人生必備!



Image Credit: theepochtimes


文:Albert Weng 翁溓松

之前曾讀過 二十一世紀公關創辦人、後來是世紀奧美公關董事長,現為其創辦人與總顧問的 丁菱娟 (Olive Ting) 女士提出這個人生三識的觀點,經過 10 多年的職場歷練,感觸越深、認同越多。



第一識:「知識」


人生,要有計畫、有意識去「積累知識」,在一到數個領域中達到一定的專業程度。

這個自身學習與建構知識的過程,必須從必要且可信的「來源」、取得所需且足夠的「資料」、進而整理出相互關聯且有邏輯意義的「資訊」,一直到能夠建立起一套自成體系的「知識」,也就是說,當一個人說他具備某特定領域的「知識」時,其中一個主要的驗證點是,他能不能自己講出一套獨到的論點與架構,必可提供相關且必要的資料與數據作為支撐,才算是有「知識」。絕不是抖抖書袋般提幾本大部頭、大師級的書名、說是似而非的幾句名言金句就自稱是「有知識的人」。

現實社會中,很多人用這樣的巧門騙人,更多人被這樣的手法所騙。

所以之前才特別強調,古云:「人之患,在好為人師。」吾云:「人之愚,在喜於拜師。」
後者多半是以為搭上什麼神仙大佛、專家名師的,就能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全是投機心理作祟,慎之。

增知識」當然也包括向他人學習,只要能從中建立一套獨到的知識體系皆可,這時,找到可近身學習、同時對方也願意「真心」與「全心」教導、指導你的老師、導師、業師就是最重要的事了。一個人,窮其一生,能遇到「頻率對、本事夠、心術正」的學習對象,同時又能有足夠的緣份能得到對方的教導與指導,肯定是一件珍貴的事,錯過必定終生遺憾。

惟,向人學習畢竟仍是一種藉靠外力的作法,必須評估當外力不在、或彼此關係變動時,原訂的學習計畫能否持續,並將必要的中斷影響風險考量其中。


第二識:「見識」


再來,必須同步「擴大見識」,有些唯有親臨「現場」才能真實感受與學習到的事,別期待單靠從閱讀更多的書就想要學會。

增強能力的目的是為了實際創造或推動想要完成的事,因此,對各式各樣的現實狀況有第一手的經驗,不論是好的還是壞的都很重要,因為這才是「真實的總和」,而這樣的「見識」才夠多、夠深、夠紮實。也就是說,「見識」,也同時代表必須常常要去面對壓力、處理衝突、體驗缺漏、感受挫折、承認失敗,這些真切的人生百態體悟。

長見識」的重要性由此可見,所以也可以說,缺乏足夠「見識」的人,是無法養成夠強的「膽識」的。

第三識:「膽識」


在累積一定的「知識」、具備相當的「見識」後,想要有精采的人生,最後一個要素就是「膽識」。

「膽識」指的是即使是面對不完全有把握的事,仍能擁有一定的勇氣與能力向未知挺進。具備「膽識」的關鍵,其實有一大部份是來自平日於「知識」與「見識」持續增進的程度,換句話說,可以靠「知識」與「見識」的增加來強化「膽識」,或者反過來說,缺乏足夠與必要的「知識」與「見識」,則「膽識」不僅不易養成,更可能只是流於「衝動」、「興奮」或某種「虛張聲勢」的「愚膽」罷了。

這個人生三識,也是看待一個人關於其人生深度的一項重要的實用指標,探探一個人自以為學而有成的「知識」是否已清楚完整且獨樹一格;聊聊一個人曾經把自己放到什麼地方、讓自己陷入什麼處境、逼自己在什麼不堪、無助的情況下苦撐硬撐了好一段時間,然後,曾經讓自己在什麼關鍵的時刻,挺身而出,在一定的風險計算之下,鼓起勇氣大膽地做過什麼事。

這樣的人生,也才有趣熱鬧、也才精采迷人,不是嗎?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