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1-26

「為什麼有人就是不分享?」談不分享這個現象背後的人性思維

No comments:

Image Credit: siliconbeat

作者:Albert Weng

要談一般人較少主動分享,有些甚至是(死都)不願分享的這個普遍現象的話,我認為要從分享這件事的幾個特性來看這個提問背後的思維。

1. 手中有料
總是要真的有東西可以拿出來讓人覺得有點價值的,光這一點,就難倒一整票的複製人(無法開拓新局只會、只愛聽命辦事的人)了。這些複製人除了重製別人的東西以外實際上也拿不出什麼特別有價值的有料好物,所以往往也成了分享的絕緣體。

2. 言之有物
分享最常用的方法是口述或書寫,兩者都需要一定的表達力與邏輯力,而以台灣為例,表達力與邏輯力是多數學校沒教的,就算最強調邏輯力的理工科系,也常常是硬背出事件或反應的先後順序,而不是強調在訓練學生的邏輯思考能力。更別提要能依場合、對象、目的進行判斷、並且擬出有效溝通策略的表達力了。想要言之有物,特別是公開分享時完全不知道有哪些人、多少人會看到自己的分享內容,這種公開發言、發文分享,對多數沒嘗試過、不知道分享出去會發生什麼後果的人,勢必還是會對後果的不確定性有一定的心理障礙。

3. 價值稀釋
如果克服了上述兩者,再來會擔心的多半就是一個「私心」的問題。就是自己好不容易花錢花時間學起來,或者才發現的東西,如果分享出去了,加減一定會稀釋這個東西原本的價值,至少,又多了幾個人知道、會做,那以後其他人就不一定會來找我,不論想要的是虛榮心,或者是可以獲取實質的金錢,反正,「分享會對我原本擁有價值造成減損是必然的」,既然是這樣,「我為什麼要分享?」

4. 曝露缺點
就算過了價值稀釋這關,還是有一個隱憂,那就是,原本是出於好意要分享自己覺得不錯、對其他人會有用的東西,就是,不論就分享物的本身,或是分享的方式(口述、書寫、展示…),甚至是時機、地點,如果一個沒注意,有時的確是自己能力不足以掌握當時發生的狀況,而意外讓自己原本不在分享範圍的缺點反而因此被其他人看到,這是種賠了夫人又折兵的倒霉事,料誰都不想發生在自己身上。所以,擔心因為分享而外意自爆的心理壓力,也是阻礙一般人想要分享的隱藏性原因之一。

5. 製造敵人
任何人,不論在任何時間、場合,都不會想壯大自己的敵人(前提是每個人對敵人的定義都不一樣,這裡指一般狀況)。而「分享自己覺得有價值的東西,是加倍壯大自己敵人的行為。」因為一來把自己覺得有價值的東西讓敵人知道、學去了,二來則是讓敵人知道你的思路與手法,甚至是對分享的這件事其中幾個關鍵要點的認知與認定(這屬心法的層級),這麼做的風險是讓敵人先知彼,而能在競爭上就所分享的這件事取得上風的優勢。因此,不想壯大敵人更是一般人不願分享的主因。

6. 挖坑自埋
我想到的最後一個,也是有分享經驗的人在分享過了一段時間之後多數都會遇到窘況,然後一般來說就是不會想再分享,這個窘況就是,有人跳出來說,「疑!你上次講的、寫的內容不是這樣耶!不信你看…」,然後就把你之前分享的文章、簡報、連結、截圖往你臉(書)上一摔,來一群人一付「來吧!看看之前的你怎麼打臉現在的你!」這種先挖坑後自埋的鳥事,只要發生過,很多人會就此打退堂鼓。

好了,先寫到這裡(什麼?還有?),我寫這些是想從不分享的那一端跟大家一起想想分享的好處說出來明明很多,為什麼學校裡、職場中、社會上的多數人,仍舊是傾向不分享呢?

下一個可以接著思考的議題是,「那又為什麼有那麼一群人樂衷於分享?」這之中的差異是什麼?又是什麼造成了這樣的差異?是跟每個人的出生與成長背景較有關聯(向後看)?還是跟一個人選擇怎麼看待未來想要的人生較有關聯(向前看)?

2016-01-19

「口譯」知多少?一場總統大選的口譯課

No comments:

Image Credit: pinterestwishafriend


作者:Albert Weng

"A dream which is not interpreted is like a letter which is not read."

-The Talmud

「還未被解譯過的夢想,彷彿未被讀過的信箋。」-塔木德(猶太經典)


2016年台灣總統大選結果出爐,不意外地由代表民進黨的蔡英文與陳健仁當選下一任的總統與副總統,開票當晚在民進黨的國際記者會上出現一個意外的亮點,就是蔡英文的口譯員,有興趣想多瞭解口譯這個行業的人可以參考這篇文章,是由一位專業口譯者所寫的,平實易讀,也有不少自身經驗的補充。

除了推薦好文章以外,我也來說說我自己的口譯經驗,嗯!正確的說,應該是「被口譯」的經驗。讓我從我的口譯的認知開始說起。

「口譯」一般是譯為「Interpretation」,意思就是口語翻譯,也有人說是「轉譯」,為什麼特別用「轉」這個字?就是因為被重新使用另一個語言表達的意涵,在一定的程度上,都必須跟原始的直接翻譯(Translation)有所不同,原因就在於考量對談雙方(甚至是多方)關於場合、對象、目的、策略等面向,在進行 Interpretation 時,往往需要有熟練精準的文字掌握力還要加上相關程度的人際溝通技巧(基本的察言觀色少不了),因為唯有如此,才有辦法在使用不同語言進行對談的兩造一邊在講的時候,即時地從另一個語言裡挑出適當的字句完成。

就國際職場來說,口譯或說轉譯,是一種很關鍵的國際工作能力。

即使不當口譯員,在國際工作場域中,隨時都有需要來一段口譯的時候,例如有國外貴賓來訪,在會議中,自家公司的主管可能一時沒聽懂或英文程度也不夠好,這時候的你,原本只是被抓進會議來旁聽(甚至是去見習而已)的,如果剛好在幾句雙方幾鍵的對話上,能適時適當把其中的重點在當場就代為向另一方清楚地表達,讓雙方的溝通不中斷、甚至是能促進信任或建立友誼,這時不論是來訪的貴賓或自家公司的主管,應該都會想把你拉到身邊的位子去坐。更可能的是,接下來的全場會議,你大概都能全程參與,可說是在國際職場借力出頭的天賜良機。因此,別小看口譯了。我看過幾次這種例子,有幾位後來都跳很快。

口譯跟翻譯有何不同?

口譯是指在對話中即聽即譯,必須要能當場接收A、解構A,重構成B、陳述B,其中對語意的判讀與詮釋,再加上對談時間節奏的掌握,是火候的關鍵。

而一般泛指的翻譯,則多為對已形緒於文字的內容,在閱過前後文已能掌握大意之後,再清楚地譯出其完整的意思。

這篇文章寫得很好,讓對口譯陌生、有興趣的人得以一窺口譯世界。也講一點我的同步口譯經驗。

我曾在南美洲厄瓜多(Ecuador)的首都基多(Quito)擔任一場政府研習營的講者。當時安排了兩位的同步口譯員,又因為我也想知道當場口譯的進展,因此也帶上跟台下聽眾相同的耳機,台下聽到什麼,我也聽什麼。

才開始不到5分鐘,我就決定改為逐步口譯,而且未經中斷再討論,我就是自行決定之後每句話都等口譯講完,我再講下一句。原因就是口譯員跟不上(但實際上我已刻意放慢,這是到非英語系國家的「基本做人原則」),而台下的人看得出來都不太知道我在講什麼(設計好的暖場哏都沒人笑…一整個覺得冷),看到這樣還不調整恐怕再不久就會被踢下台來(基多的海拔有2,800公尺以上…我怕啊~)。

中場休息的空檔我立即上去找口譯員詢問,他倆異口同聲的告訴我,我所講的專業領域他們不熟,講義資料又給得太晚(前一天),他們來不及作完背景調查的功課,所以前段在口譯時就常會卡住,他們如果聽不懂就會選擇跳過,真覺得重要,才會請我重講(但實際上很少這麼做)。

因為這次的活動是的4.5小時長的收費研習活動,參加的都是中央政府的官員為主,在確認原因之後,我跟口譯說,既然你們的口譯無法完全表述我的意思,那很可能台下的人也聽不懂或無法接收到完整的資訊,那我會做點小調整,接下來,我會增加互動與確認,讓大家透過舉手或問答的方式,避免單調的口述加上不完全的口譯,降低活動的整體品質,口譯員覺得鬆了一口氣(應該是怕以後變成政府單位的黑名單不然再接案子…)。換了方式之後,互動的品質就明顯有改善,笑聲跟台下主動提問不定時冒出來,當天就這樣完成一次史上第一次英文、西文同步口譯的演講。

一點心得。

臨場口譯其實不單只是口譯者的工作,特別是在一般民間的活動時,如果想把當次的活動品質顧好(fully accountable to the final result),講者本身仍是有一定的主導性的。我自己的作法是試著把當地或當場參與者的背景與期待納入講述的內容,再來,就是更主動地和台下互動,一來互動就是一種親近,會降底因語言的不同所製造出來的距離感;再來,則是互動時的資訊量較動態、較緩慢、較少量,即使經由口譯,參與者多半也比較跟得上,不像單向演講那樣一路從台北中途不停就直開到高雄。

總之,口譯對我來說很有趣,也是發展國外市場需要特別留意、學習的一種溝通方式,因為真正的口譯本事,就是隨時隨地可以在兩種以上的語言間自在切換,還要能掌握原講者的本意,更要能轉述成聽者能聽得懂的解釋,這在所有的語言交換場合,都用得上。

---
延伸閱讀: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