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7-29

「素養」與「自處」:談自我學習與成長的終極追求

No comments:

從前是在報章媒體上見證了目前在台灣大學任教的 陳嫦芬 老師在金融圈好幾段不可思議的職場歷練與成就;近來則是從相關的文章與 職場素養與領導力、萌拓學堂等的訊息中,在 陳老師 身上學習到另一個關於個人成長更高層次的重要領悟,就是「素養」。

以前聽到「素養」,很刻板的會覺得就是一種在某些「特定場合」才需要呈現出來的「學識」、「儀表」、「氣質」、「談吐」、「品味」、「格調」、「分際」;但就在日日細讀 陳老師 的語錄佳文與自己的粗淺反思後,深深覺得,「素養」的意涵遠超出自己過往狹隘的認知,「素養」兩字更可以說是對一個人「最純粹的形容」;也可以說,「缺乏素養的人,還真不知該怎麼形容!」

「素養」是什麼?


解釋「素養」一詞,有一說是「平素的修養」。

延伸這個解釋,就是平實不華、求素追淨、按步修練、終能養成。也可以簡單地說,就是「從簡單的事,紮紮實實的學好,並且持續練就到如同反射動作般、又可控制自如的程度,讓這樣的能力慣性,可以隨身而行,隨需而用,身心內外皆同感自然又自在,是謂素養。」

同時,這個對於「自我素養」的型塑,必須契合所處社會環境的期待,而且,更重要的是要能夠體現自己對自我形象的要求。

「素養」為必需


因此,對每一個人來說,「素養」的養成其實應該算是「人生成長的基本需求」,特別是從學校畢業進入職場之後,更是「終日必需」,也將「終生受用」。

因為,一個人不論其特定能力或特質再怎麼優異,如果不能以一定的「整體性」,將自己言行舉措呈現出某種專屬於自己的「樣貌」,其實,走到哪裡、做什麼事,都會「卡卡的」。不僅別人看來如此,身陷其中的自己,必更會因漸感壓力,而逐漸封閉了自己接近新環境的意願,這樣的情況一再發生不久後,這個人就會傾向盡可能在大部份的時間裡都待在舒適圈就好(終極版小確幸)。

由此可知,造成這種自我設限現象的主因常不是「不願意」、「不想要」,而是在那些環境中,常會令自己「不知如何自處」。

也就是說,想讓自己在更多的環境與場合之中,都能怡然自得、處之泰然、身心協調、自由自在,就需要好好花時間、下功夫培養自我期許的「素養」水平。

所以,對我來說,「素養」,其實是一個對自我學習與成長的終極追求,而人生當中所學的其他個別能力與技藝,都是附於其下的個別養份罷了。

「超能力多」與「學習力強」:談好主管與好成員如何相遇

No comments:

Image Credit: modernservantleader
文:Albert Weng 翁溓松

什麼樣的主管會教很多東西?


很多人都想遇上能學到很多東西的主管,但經常碰到的情況是,「我的主管都不教啊?都只會要求、用命令的?他自己會不會、懂多少也沒人知道!」

說實在的,有些時候,能不能遇上一個和你對味的主管也是重要的因素,但這與運氣和人際經營有關,先不談。

在此,我想強調的是,「怎麼看出有多少機會能從一位主管身上學到很多東西?」



第一,肯定是要「超能力多」。


因為具備「超能力」的主管,教起人來才快又對位,同時,試想,如果他是一般能力的等級,他會想那麼快就把你教會 (來取代他) 嗎?



第二,甚至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學習力強」。


市場與競爭日新月異,很多產業根本是幾個月就出新技術、新品類、新應用,缺乏持續精進的學習力,絕對無法與時俱進,就會造成競爭力日漸衰弱的窘境。有人看過自己狀況不好,還很熱衷教導別人的人嗎?

可是,怎麼去「看出」主管們有沒有這兩樣特質啊?又不能「面試」他們 orz...

以下的建議前兩個是「事前準備」,第三個是「現場錦囊」。



1. 經歷組合 (Profile)


首先,要先結識具有「超能力多」與「學習力強」這兩種特質的人。

這樣的人多半喜好或擅長「創新」,例如過去曾在幾年之中,持續打造出多個創新的專案或作品,而且都達到相當高的成果!


至於上哪兒去找到這些強人?

如果日常生活中遇不到這樣的強者,網路上一堆,自己想辦法從找得到的人選中,先依個別的「經歷組合」(Profile)預審一遍,確定將其列為目標人選後,再設法製造近身觀察與學習的機會,例如:從其臉書訊息知道他要出席的演講、座談等活動,先在他的臉書上留言表示你會到場,並預祝其活動順利、大放異采等等的暖場話,預先為彼此當天的見面鋪梗,這麼做會增加自己當天出席的決心與信心,而不致臨場棄逃。

以上只是方法之一,以下開放不負責任開新梗!


2. 言行慣性(Pattern)


再者,設法藉由近身觀察與學習,先找出且備這些特質的人身上獨有的言行慣性(Pattern)。最明顯的景象就是這些人的言行思考大多都是專注在「機會」與「未來」(下一步),就算是檢討過去,目的也多是要從中找出改善或預防的要點,還是全腦想得就是要「擴大機會」、「贏在未來」。


聽這些人談話總會讓人有大事將至與有為者亦若是的雙重嚴重幻覺一方面會令人感到興奮異常但同時也會倍感壓力因為新的訊息一直飛來飛去(New Message to Fly)新的發想不斷連來連去(New Idea to Link)新的提議持續賣來賣去(New Initiative to Sell)總之就是會看到有人一直試圖要說服在場或不在場的人去相信某件事或甚就是要說動別人去做某件事

喔!對了,這些人的特徵就是,不斷的在說服人,不論你看得出來或看不出來,經驗豐富的他們,精通硬說服(Hard Selling)、軟說服(Soft Selling),更通曉巧說服(Smart Selling)。在識別時,要睜大眼睛瞧啊!


3. 配對連線(Pairing)


最後,就是有機會遇上不同的主管時,把事前準備好的 2P (Profile & Pattern) 帶上,在從旁觀察與實際互動時,一邊比對眼前的主管與上述 2P 的契合度,發生符合者就把該項特質配對連線,一段時間後,再看看連線的紀錄如何,由結果做出自己的判斷。


一開始,這樣比對的成效不明顯,主因是自己熟悉的 2P 太少、太淺薄,需要點時日逐漸累積自己的 2P 人際資料庫 (People Library),再加上持續不斷的 Paring 練習,才有機會在識別主管這事上,一併與識人 (Reading People) 的能力與日俱進。

好主管」與「好成員」(Team Member, Employee)


寫在最後,每個人都期待遇上「好主管」(我也超想 der...),但是,在對主管設定這麼高的期待或要求的同時,自己是不是也以同樣高的標準先當個「好成員」?不然,好事為什麼會發生在你身上?而且,這種不是因為你的努力而是靠運氣遇上的事,什麼時候悄然離你而去也多半不是你能控制的。

結論,設法讓自己變成「好成員」與有能力識別出「好主管」同等重要。

2014-07-27

我的簡報:「戰勝22K,國際行銷經驗分享」

No comments:

Image Credit: http://blog.mapconsulting.com/?p=2009

文:Albert Weng 翁溓松

面對終究得踏入的職場,仍在學的大學或研究所學生往往都有很大的不安與迷惘。

很高興在去年有機會再次接受台灣科大企管系的葉穎蓉老師的邀請,分別回到母校在一個「業務人員模擬面試」的課程設計中,扮演「國外業務人員模擬面試」的面試主管;其後,又受邀回校進行了一次個人職涯經驗的分享。

演講的部份,我先從當時熱門的 22K 談起,然後快速帶過我幾個較有趣的職涯發展點滴,最後,也是我覺得最有價值的,就是幾個重要的職場心得分享。


簡報設計的三要素:故事軸線、關鍵字句、關聯圖表


以下的簡報就是當天分享用的內容,雖然採用的簡報設計風格是「故事軸線」+「關鍵字句」+「關聯圖表」這種以簡報者個人偏好與性格取向為主的路線,讀起來也許需要一點想像力,如果對一些細節感興趣的話,歡迎留言或來訊交流!

另外,我對於「簡報」與「好的簡報」的定義如下,也歡迎大家一邊看看我這次的簡報,是不是一場「好的簡報」!


簡報 = 簡要報出重點

好的簡報 = 藉由簡要報出重點,觸發聽者採取講者預定的具體行動






當次的活動記事:


以下快速記下「模擬面試」與「職涯分享簡報」兩次活動的過程與心得。


模擬面試


在葉老師所規劃的「模擬面試」課程設計中,邀請了數位 EMBA 學長姊依個別的實際產業經驗與職務專長,分別擔任不同場次的模擬面試主管。

依規劃,由我擔任其中一場關於「國外業務人員」職缺這個場次的模擬面試主管。


全英文面試


當天共 7 位同學報名我這一場,而且,這一次,依我提議,除了面試全程皆以英文進行之外,我還突破以往標準的一對一面試型式,提議讓參加同一場模擬面試的所有 7 位同學,還加上該堂課程的助教,在輪到自己面試之前或面試之後,都全程在旁一起觀摩我對其他同學的面試過程。


全程實境相互觀摩


當初的想法很簡單。因為,一般人,除了參加集體面試,否則終其一生,幾乎很難看到別人第一手的面試過程,特別是同一位面試主管怎麼面試其他人;又如果,所觀摩的被面試者是與自己程度相似且彼此熟識的同學,應該會更有機會從這樣的實境觀摩中學習到在其他的場合中都甚難出現的珍貴學習機會。

很高興這樣有點瘋狂的提議,雖然在當天提出時,多數參加的同學一開始的反應都是很錯愕,但經過很快的說明與討論之後,大家都轉而變得興致高昂,在緊張中夾雜著令人心動加快的興奮感 (我猜的啦!)。

當天的模擬面試非常緊湊,我刻意問了幾個典型的必問題,也丟出數個難度不一的變化球,甚至刻意給了幾個「明顯加壓」的問題,而結果是讓我又驚又喜,好幾個回答都非常精準,也感受到得同學的企圖心。由此看出,台科大學弟妹的資質優秀與參與這堂課程的這個特別安排所呈現出來在準備工作上的用心表現,讓我深感這些回校協助的相關投入絕對是十分值得!

在模擬面試結束後,我對全體參加的學弟妹進行總講評,因為所有人都全程參與,所以可以完整地依過程中發生的特定提問或回答進行解題與解答。

知己知彼,說來簡單,做到幾稀,用於「面試」亦然


整體來說,當次的模擬面試我們一起談了很多的「初次面試者」的心境與處境;還有,在另一方位,面試主管又是如何看待「初次求職者」的心境與預期。最後,還因為原舉行「模擬面試」的教室有 EMBA 的課程要上課,所有人還一起移動到一間研究室,同學繼續問,我就接續答,印象中談到很晚就是了!

之後,葉老師就找我在 6 月到同一堂課上,進行了這場職涯分享的簡報,結合當時的時事,我就把講題定為「戰勝 22K,國際行銷經驗分享」。

2014-07-25

新領導力:令人敬畏的安全感 (Formidable Sense of Safety)

No comments:

Image Credit: awaredesign
文:Albert Weng 翁溓松

身為領導者,受人「尊重」肯定比被人「喜愛」來的重要。

原因無他,因為每個人的私心都不同,企圖滿足「每個人」,等於讓組織同時追逐多個分散又很可能是不相關的目標,很快地組織的運作與績效就會破功,組織的存在亦會受到嚴苛的挑戰。

但是,若單是靠領導者的一己之念,甚至是一意孤行,就硬拖著大夥兒往看不清、理不明的方向直衝,後果不論是在績效或團隊士氣上也絕對不會很好。



如何做到受人「尊重」?


Simon Sinek 算是在管理與領導領域裡新興趨起的明日之星,擅長以簡單的圖示說明強而有力的職場思維觀念。

這場在 TED 的演講,談的是「為何好的領導者會給你安全感 (Why Good Leader Make You Feel Safe)?」看完之後,有一個點讓我陷入好幾層的深思,那就是,同樣是領導者的角色,在受人「尊重」與給人「安全感」這兩者是彼此獨立的特質與作為,亦或,這兩者之間會有什麼樣的關聯?





後來,我所想到的是,作為一個領導者,身處帶領團隊前進的成敗關鍵角色,必須具備某種「令人敬畏的本事 (Formidable Competence)」,這個本事可以是「見人所未見的願景」、亦或是「足以掌管超複雜事物的獨到管理祕技」、也或許就是「具備豐沛的人脈得以呼風喚雨要什麼資源有什麼支持」等的,而更常見的一種能力就是,事情只要「過他一下」,不論是去諮詢他的看法、建議,或就是直接向他求助,他幾乎都能很明確、有效地創造一定的獨到價值,或是給出明確可行的建議、或是找到正確的資源來幫忙,也或許是提出一個完全反方向的「框外提案 (Out-of-Box Proposal)」,然後還能簡單明瞭地證明這個新提案比原本構思準備已久的原提案還要更好、還要更容易完成,就簡直是「神人級」的演出。

世上真有這種人嗎?有滴!特別是在「新創公司」或專職「創新事業的單位」裡,若單位的績效很優,即可預期其領導人多半具備這樣的「超人力」!

如何建立團隊需要的「安全感」?


而且,也正是因為這樣的「超人力」,所以,團隊成員雖然在與這樣的領導者互動時會深感壓力,經常會被狂電 (跟 Steve Jobs 共事而沒被電?那個人應該不是本尊!),但是,又深知這樣的過程都是為了做出更好的成果,而從一次又一次的成果看來,也的確印證了這種等級的「領導超人力」,因此,團隊成員會從優異的成效或綜效逐漸建立起在這個領導風範下的「安全感」。

畢竟,在一個團隊中所有成員彼此間的關係是以完成團隊的任務為主,能在一定的領導指揮體系之中,確保團隊的產出成果是正確、有效的,一定是團隊成員能夠且願意繼續堅守崗位的主要原因。

於是想出了「令人敬畏的安全感 (Formidable Sense of Safety)


要以一己之力成為一個領導眾人的領導者,必定需要具備某些以一抵百、萬中選一的超人力,但光是這樣突顯自己過人一等的超人力絕對不足以成為一個好的領導者,而是需要讓團隊成員打從心底服氣、認同、甘心追隨,才能上下一心,共同創造加倍的成果。

而這之中,在展現各式令人敬畏的超人力時,需要能一同帶給團隊成員逐漸強化的對等「安全感」,才能打造戰鬥力與凝聚力都又強又大的高效團隊。

2014-07-23

人生三識:「知識、見識、膽識」,精采人生必備!

No comments:


Image Credit: theepochtimes


文:Albert Weng 翁溓松

之前曾讀過 二十一世紀公關創辦人、後來是世紀奧美公關董事長,現為其創辦人與總顧問的 丁菱娟 (Olive Ting) 女士提出這個人生三識的觀點,經過 10 多年的職場歷練,感觸越深、認同越多。



第一識:「知識」


人生,要有計畫、有意識去「積累知識」,在一到數個領域中達到一定的專業程度。

這個自身學習與建構知識的過程,必須從必要且可信的「來源」、取得所需且足夠的「資料」、進而整理出相互關聯且有邏輯意義的「資訊」,一直到能夠建立起一套自成體系的「知識」,也就是說,當一個人說他具備某特定領域的「知識」時,其中一個主要的驗證點是,他能不能自己講出一套獨到的論點與架構,必可提供相關且必要的資料與數據作為支撐,才算是有「知識」。絕不是抖抖書袋般提幾本大部頭、大師級的書名、說是似而非的幾句名言金句就自稱是「有知識的人」。

現實社會中,很多人用這樣的巧門騙人,更多人被這樣的手法所騙。

所以之前才特別強調,古云:「人之患,在好為人師。」吾云:「人之愚,在喜於拜師。」
後者多半是以為搭上什麼神仙大佛、專家名師的,就能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全是投機心理作祟,慎之。

增知識」當然也包括向他人學習,只要能從中建立一套獨到的知識體系皆可,這時,找到可近身學習、同時對方也願意「真心」與「全心」教導、指導你的老師、導師、業師就是最重要的事了。一個人,窮其一生,能遇到「頻率對、本事夠、心術正」的學習對象,同時又能有足夠的緣份能得到對方的教導與指導,肯定是一件珍貴的事,錯過必定終生遺憾。

惟,向人學習畢竟仍是一種藉靠外力的作法,必須評估當外力不在、或彼此關係變動時,原訂的學習計畫能否持續,並將必要的中斷影響風險考量其中。


第二識:「見識」


再來,必須同步「擴大見識」,有些唯有親臨「現場」才能真實感受與學習到的事,別期待單靠從閱讀更多的書就想要學會。

增強能力的目的是為了實際創造或推動想要完成的事,因此,對各式各樣的現實狀況有第一手的經驗,不論是好的還是壞的都很重要,因為這才是「真實的總和」,而這樣的「見識」才夠多、夠深、夠紮實。也就是說,「見識」,也同時代表必須常常要去面對壓力、處理衝突、體驗缺漏、感受挫折、承認失敗,這些真切的人生百態體悟。

長見識」的重要性由此可見,所以也可以說,缺乏足夠「見識」的人,是無法養成夠強的「膽識」的。

第三識:「膽識」


在累積一定的「知識」、具備相當的「見識」後,想要有精采的人生,最後一個要素就是「膽識」。

「膽識」指的是即使是面對不完全有把握的事,仍能擁有一定的勇氣與能力向未知挺進。具備「膽識」的關鍵,其實有一大部份是來自平日於「知識」與「見識」持續增進的程度,換句話說,可以靠「知識」與「見識」的增加來強化「膽識」,或者反過來說,缺乏足夠與必要的「知識」與「見識」,則「膽識」不僅不易養成,更可能只是流於「衝動」、「興奮」或某種「虛張聲勢」的「愚膽」罷了。

這個人生三識,也是看待一個人關於其人生深度的一項重要的實用指標,探探一個人自以為學而有成的「知識」是否已清楚完整且獨樹一格;聊聊一個人曾經把自己放到什麼地方、讓自己陷入什麼處境、逼自己在什麼不堪、無助的情況下苦撐硬撐了好一段時間,然後,曾經讓自己在什麼關鍵的時刻,挺身而出,在一定的風險計算之下,鼓起勇氣大膽地做過什麼事。

這樣的人生,也才有趣熱鬧、也才精采迷人,不是嗎?

2014-07-18

「感激機關槍」,開啟更大更廣的人際網絡

No comments:


Image Credit: coupon-wizards
文:Albert Weng 翁溓松

台灣的教育背景,教出一大群不會「感激」的人,從現象來看,大家只要前後看看、左右想想,差不多可以證實這樣的現況陳述。

但為什麼?



心存競爭,何能感激?


台灣的教育從小要求學生要「考試」、「競爭」,身邊的同學朋友其實都變成了「競爭者」,有人會向「競爭者」表達感激嗎?

剛進職場,狀況越大


再者,一進入職場工作,狀況會更嚴重,因為工作上接觸的同事與外部客戶、廠商人員等,不再是像在學時的同學是與你背景相似、年紀相仿、程度相當的一群人,而是不論是年紀、世代、領域、背景都差異甚大、人際組合更複雜的一大群人,身處這樣的極度陌生且高度未知的職場環境之中,過去在學期間所仰賴「競爭當信念、考試作手段、分數是一切」的個人生存法則,就會因為不安全感提升,被更加倍使用、放大。

所以想想,剛進入職場的人,「會懂得、表達感激嗎?」



工作越久,情形越危


進入職場幾年後,工作上不再只是完成交付的任務,而會開始面臨比在學期間更激烈、更狹窄的考評與升遷挑戰,因此就會想要或需要更加突顯自己,而在面對別人時,就算不會落井下石、抹黑陷害,一般也很少見在同儕之間會給予應得的肯定或感激,為什麼?因為很多人會想,「我如果公開說他做得很好,那其他同仁或老闆就很可能「相對地」覺得我沒做好,或至少是沒做得像我稱讚的這個人那麼好!不然應該是別人稱讚、感激我才對!」



解方在「自己」


這就是一般人的心理反射,而這點,真的跟前段提到的教育環境與社會氛圍有很大的關係,問題是在學校,但我認為的解方不在學校,起碼想立即見效的話先別想學校,或更直接的說是先別想他人,因為,最好的解方就是「自己」,而且保證可以立即生效。


如果沒有人向別人表達感激,那也不會有人得到感激!

這時候就要用這句話如果不是我先誰來 (If not me, who)
不知什麼時候開始的那再加一句如果不是現在哪時 (If not now, when)?

也許有人會問:「這些邏輯上是懂啊!但上述的利己心理因素怎麼看?」

感激別人,其實是一種極度「自信」的表現


只要稍稍跳出自己的慣性視野,看看身邊或社會上一些經常、主動、幾乎是「感激機關槍」、動不動就對人表達感激的人,這裡是指真心的那種,我們往往會發現,他們都是在自己的領域小有所成、且有一定自我要求的人,並不盡然一定是世俗所謂的成功者、勝利組,但往往是人情練達、通曉事理,而且已努力出一點成績的人,這樣的人,更知道幫助人與被幫助,本就是成事的必須,是成大事的關鍵,因此,「感激機關槍」的形象,會為他們開啟一大片「助人人助」的正向循環人際網絡,在這中間,這些「感激機關槍」,不論形式上是不是領導者的角色,但在實質上常常可見扮演穿針引線、牽手連心的關鍵功能。

「感激機關槍」,是您一生的良伴!


這句話是我自己內心告訴自己的啦!即時、明確、中肯、有力地表達對他人的感激,不僅會在對方的心中感受上為對方的付出給予肯定,讓對方願意在未來繼續為他人提供這樣的幫助,也其實是讓自己更成熟、更入世的好方法。

寫在最後,不免俗地,我就要來「感激機關槍」一下你們大家,感謝大家在傷眼損腦的情況之下,還願意讀到這裡 (如果真有人讀到這裡的話 XD),希望一點雜思異想的碎唸廢文能達到一丁點兒在當初寫這個 ABC-2-Go 網誌時想做的「Share to inspire」,如果有人覺得有幫助,就多花點時間在這兒,如果沒什麼人有反應,那還是會寫啦 (XD),只是沒特定期待就會更亂寫 (驚!我這本事很強!屬廢才等級!)

最後最後,再次非常有夠真心地「感謝大家」(喔!「感激機關槍」的子彈用盡,Reloading...)!

2014-07-10

「溝通」,就像「共同作畫」

No comments:
Image Credit: appitive

溝通的重要性每個人都知道,但到底怎麼提升自己的溝通力,以及增進與別人的溝通品質?方法有很多種,門路派別不一,我最近的新發現是從「沒圖沒真相」得到的啟發,而聯想到「溝通」,就像對話的雙方在「共同作畫」,怎麼說呢?

一開始,需要點想像力。


例如我正和一位朋友討論一件事,開始想像這個對話的開始,就像是在我和他中間放著一張空白的畫紙,而隨著談話展開,你一言、我一語就似分別在這張畫紙上你一筆、我一劃地繪出我們正在討論的這件事,以此返覆一直到對話結束,這時候,呈現在雙方中間的那幅「即席畫作」就是這次對話的「溝通成效」

這樣的概念其實並不新穎,因為實際的溝通場合有緒多雷同的例子,像是以會議室的白板,或就是隨手拉出一張白紙,把彼此的想法訴諸圖像或文字等方法都是,在這裡值得一提的是,有時候,甚至是大多時候的溝通,都沒有白板或紙張在身邊,或根本只需要簡單談一下,在這種沒有書寫與筆繪輔佐的情況,能夠「意識到當下的溝通成效」與「及時調整溝通策略與作為」就變得很重要,而怎麼靠「共同作畫」這個概念來提升?

依作畫的步驟理順溝通的順序

1. 先把畫紙放好


把畫紙放好,才代表彼此的對話正式展開。

在實際的對話上,就是要確定對方的注意力已放在即將討論的事情上,看得見面的,最好先有「眼神接觸」;透過電話或網路通訊而無法看到對方的,也最好先來個暖場問候,能得到對方在「討論的主題」與「與談的對象」上,都已充分理解與接上 (Connected)。

2. 交流對畫作主題與各自角度的看法


彼此開始輪流發表各自對此次畫作主題的觀點以及從各自的立場專業與目的然後試著從這幾個起始點開始打草稿 (Put everyone on the same page)

在一場有效的溝通裡,會有人跳出來有形或無形地擔任主要引導者 (Lead Communicator) 的角色,而主要引導者就是在一定的階段,以快速的簡要覆述方式,逐一確認每個發言都有一個清楚明確的共識,常見的手法即是以圖示法視狀況採「實際圖像 (地圖位址、實體配置…等)」或「邏輯圖像 (關聯圖、魚骨圖…)」讓每個人在同一個圖示上精準地跟上溝通的進度。

3. 加強描繪重點部份、反覆確認未定細節


針對已確定的事項,則在想像的「共同作畫」上,就可以粗筆或大筆直接留下註記,也讓所有人清楚這個部份已確認,不需也不可改動。

在仍未定的部份,則需另安排其他的確認行動與時程,此結果亦可稱為在溝通完成此時的階段溝通目的。

4. 全程全面查檢與修正,至最終成圖


在最後結束溝通前,可由主要引導者或其他自認對本次結論有把握的人進行最後一次「溝通全圖」的確認,若有不足處,視狀況依前述步驟增減修正之即可。

最後,以「溝通成效」與其反應出來的「溝通全圖」交相對照,即可知道此次的「畫作品質」看出次的「溝通品質」了。

把「溝通」比喻為「共同作畫」,是不是更容易想想溝通的一些眉角?

「經典」與「精采」:現代人閱讀與學習的兩難

No comments:

Photo Credit: spring

文:Albert Weng 翁溓松

首先,現在的人不僅是大部頭的「經典」書籍鮮有人讀,甚至平常也少見有人分享從哪本書裡學到了什麼,常聽到的都是從手中那只通往世界的螢幕,以美其名稱之為「淺閱讀」或「微閱讀」的方式,流傳著一個接著一個的「精采」要聞,而這兩者間的取捨,該怎麼看?


先說,前者「經典」嚴謹完整,且論述精辟才能被傳誦至今,肯定有其相當的學習價值,但絕對不是每一個人都需要去懂每一本經典,所以,沒讀也不要緊;而後者「精采」雖淺但廣,趕時事必備,扯八卦必勝,但一段時間過後,這些既淺又微的訊息,也會跟著飛快地遠去,雖來過但僅留下追憶,因為大多都已不覆記憶。

「閱讀是一條養成自我的路」


罷特 (But),真要在某些領域有自己一定的的知識涵養 (Knowledge) 與獨到觀點 (Insight),別無他法,就是得靠自己親力親為地「自我培訓 (Self-Development)」出想要的專業與能力,這個時候,「書」仍是一個很主要的媒介,而且應該是「最重要」的一個。

書當然有好有壞,值得我們一談的當然是好的那種。

為何「書」與「閱讀」和養成自我有關?

背後的想法很簡單,因為每個人的發展都不一樣,但要發展的好,一定得想方設法才能找到自己要的樣子,再逐步前進邁向那個目標。這趟自我成長與實現之旅,需要大量的探究與摸索,才有機會找到那個所謂獨一無二的「自己」是什麼、要變成什麼樣,而這,就是問題的切入點,「任何人窮其一身,能夠實際經歷的事其實相當有限」,因此,要單靠自己所處的環境與接觸到的人事物帶來的資訊、養份、靈感、刺激,就要形塑出「自我」的理想或終極樣貌,其結果恐怕會是相當侷限,更可能的是會與身邊親近的人所走的路大同小異,如此就往「自我設限」的情節發展了。

這聽起來有沒有很熟悉,你我身邊不多的是這樣的人,連我自己都有一部份是。好在,在我意識到這個問題點之後,超過 10 年的時間,幫助自己一步一步先走出人際的「同質圈」,至今勉強可以說有一點點清醒的「自我」是用這樣獨立、獨特、獨有的系統在自主管理著的。

所以「書」是什麼?

除了「經典」與「精采」之外的選擇,就是一般市面上、圖書館常見的各式叢書。與其稱之為「書」這個一般人普遍有誤解,甚至更常會與在學期間被逼著「唸書」的這個「書」字背後的意涵給混淆,還不如說這個「書」,是該作者的「作品」或某種型式的「作品集」,收納著他最專業、最精華的人生經歷或體悟,而且得助於大量印刷與市場機制,才以千分之一、萬分之一的價錢就讓每個人可以輕鬆一窺作者最珍藏的人生片段。同時,「書」在本質上,已在文章結構、美編排版、必要附注等部皆以通過完整的商業化包裝,已可說是「手握一本書,樂趣隨處有」,輕鬆、完善的閱讀體驗,唾手可得!

因此,以我個人的經歷看來,要「打造自我」、「跳出同質圈」,最無可取代的核心關鍵,就是「閱讀」。

「書是看了,怎知讀通了沒?」


很多人的認定是以為「看過」某本書或某些資訊,就可算是「看過」了,但是,若無法「確定」是否真的讀通、精通,其實並不完全算得上狹義上所指那種已理解且可運用所學的「看過」。

曾經看過一個簡單的步驟,人人可以採用,必可增強在看書這件事上關於「閱讀」與「學習」的成效。

「學用教」三位一體


1. 學 (Learn)


先講「學」,簡單說,就是先採取行動,用自己習慣或覺得有效的方式先看過一遍,最後要做完必要的心得筆記。有效的「學」其實需要後面兩個步驟的前後呼應、左右對照、不斷驗證、一再強化,而不是單單增加閱讀的量與時間。所以,要一併掌握「用」與「教」兩個步驟的系統概與執行細節,才能達到「學用教」三位一體的能力養成綜效。

 2. 用 (Use)


下一步是「用」,就是學到多少,一定要在工作或生活上找機會實際運用一番,其中會有找不到時機、機會有了但用不出來、用了但成效不彰等的狀況,一般常見很多人會將此視為「挫敗」、「吃鱉」或「GG」,而卻步退縮,其實,這是真正的「自學高手」都知道這些可是有如天機般的祕密,因為,就是需要這些因你而起、就在身邊的「客製狀況 (Tailored Situation)」,才能讓自己一點一滴檢視自己在概念、知識、技巧與實做上出現哪裡不到位的情況,也才能趕快回到上一個「學」的階段,立馬補上不足之處,再轉過頭跳進這些「客製狀況」重新再試。

「一試再試試不成,再試一下」,這是套一句兒歌裡的歌詞,覺得挺受用的。如此這般的「學用交織」之下,在這個新領域的學習,必定能突破最大靜摩擦力,開啟一個因為新能力養成之後得以展開的「加持、升級」了的人生境界。

學英文、學簡報、學溝通、學武術 (太極拳/詠春拳)、學軟體、學創業 (這一項不一定學得來就是 XD),都是如此。

3. 教 (Teach)


最後一項,就是「教」。

但是,要教誰?教什麼?怎麼教?還有,怎麼樣才算「教完成」這個步驟?

首先,談談「要教誰」?


比較有效的方法不是去找一個「特定的人」來教,因為有需要、剛好合適你教的人絕對是可遇不可求,這會讓「教」這個步驟難以開展,找人要找身邊就容易接觸得到的人,家人朋友同事皆可,「但他們不一定想學啊?」別急,這就是下一個重點了,那到底要「教什麼?」

要「教什麼」與你「會什麼」不須完全一樣


例如你學的東西目前會的部份算是 8 分,找人來教的時候,也許就先設定其中的 2 分或 3 分的內容與程度做為「教什麼」的範圍,有了這個「教學範圍」,再來要設定個「教學主題」,再以這個主題可延伸的話題性、實用性或趣味性,來向身邊的友人詢問是否想要免費從基礎入門學學看,也許,這就同時找到「要教誰」的對象,以及「教什麼」的內容了。

最關鍵的在「怎麼教?」


就像「核心經驗 (Know-how)」所指的,怎麼做、如何做這個 How 就是需要特刻琢磨、推敲之處。

我的經驗是,一開始先問問想學的友人這幾個問題:

「為什麼對這個主題感興趣?」
「在還沒深入瞭解前,學成之後想要用在什麼對象、事物上?」
「有沒有期望什麼時候學到什麼程度?」

這些問題不一定我都能回答,但主要的目的是找出我與對方在這個主題學習課程的「共通點 (Commonality)」,因為知道,所以同心,從這裡開始,一路上才能確保他的興趣、關注與期待是否符合或背離,才能及時因應,確保教學品質的同時,也才能維繫彼此的情誼。

而「怎麼教」,正是可以從這些「共通點」出發,目的在實用,從學員的角度來看要對他實用。因為,對教的人來說,這是在「教」的這個步驟,但對學的人來說,這是在「學」這個步驟,有時在教人的時候,很容易忽略對方當下的心態或處境,而常會因此錯失一件良好的「教學成長」的機會。

有了與學員的「共通點」正是幫助其找到好的、對的切入點 (Entry Point) 來入門,這其後的怎麼教,其實就是順著這些「共通點」向之前提到的「教學範圍」發展,以學員能接受、吸引,自己教得來的情況進行教學,目的在讓「教」這個動作發生且持續進行,而不在非得「怎麼教」才是最佳做法。

怎麼才算「教完成」?


很簡單,問問學員是否達到教學初始所設定的目標,或者請學員說說學後成效,將如何運用在日常生活或工作職場上,總之,是以學員覺得「學到了」來決定「教完了」。

「那,你最近在讀什麼書?」

2014-07-09

什麼是「重點心得(Lessons Learned)」?

No comments:
lessons-learned
Photo Credit: deoluakinyemi


美國文化中,特別是企業界,十分看重「重點心得(Lessons Learned)」這個管理工具 (Management Tool) 在實務工作中的落實。

實做上,會在特定或指定專案計畫進行的不同過程中,透過記錄必要的專案資訊與管理經驗來分享其中的「重點心得」。這麼做,一方面整理自己的所思所想與心路歷程,供自己日後回顧或提醒,讓自己教自己,也是一種很重要的學習成長作法;在另一方面,這麼做之後,更是一種無償的即時「經驗傳承 (Know-how Transfer)」,給在相近領域打拼的後進同好些許「有血」、「有淚」、也「有料」的參考方向與指引,或許透過此般的正向「蝴蝶效應(Butterfly Effect)」一層幫一層地傳遞出去,可以加速整體產業推動在方方面面的廣度與力道。


本文特別找來的附圖,正好為「重點心得 (Lessons Learned)」提出簡單易懂的步驟:

1. 找出做得不夠好或錯誤的部份 (Recognize the mistakes)
2. 查出可行與高效的方法 (Observe what works)
3. 完整記錄下這些發現 (Document them)
4. 分享給必要或需要的對象 (Share them)

這其實就像美國矽谷的創業前輩 Steve Blank 之前一篇描述發自矽谷並在三四十年來成就了美國高科技創業風氣的 Pay-It-Forward Culture深具啟發十分推薦

回來看看台灣,基於很多陳年的複雜因素,處處多的是從頭到尾都「想不清楚」、「說不明白」、「做不徹底」的專案計畫,自然也就鮮少有人會這些沒有什麼重點的專案計畫留下什麼「重點心得」哩!

喔!原來「杯具」在這裡,「阿木,我找到了!」

以下開放不負責任糾正!

「受教力」:在職場中再上層樓的能力養成關鍵

No comments:


在職場上,希望有傑出表現,其中一個重要的關鍵,甚至可以算是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曾經在一位能力強、又願意教的主管指導下,自己發心勤學,並且把握機會,在緣份牽成的共事期間,廣泛且虛心地積極尋求主管的批評與建議,以此來為自己的職涯甚或人生開啟一段進階高飛的新旅程。

要這麼做,或許會在一開始時,心態上很難調適,畢竟這種接近傳統「拜師學藝」般的對待互動模式,恐令許多現在的人望之卻步,而這往往是因為自己「短視」與「自卑」的心態使然。



「短視」的侷限


多數人,往往因為以為無法立即見效,所以就不願投入這樣全面又徹底的深度學習與自我改造過程。

殊不知,無法快速得出成果的主因,一方面是很多的事,無論當事者能力高低,事情的發展本身就是一個步驟一個步驟往前推進,在時間這個因素上,本身是無法壓縮或跳過的。另一方面,才更是問題的核心:「自己」,其實正是因為「自己當下的能力程度遠不及」,或再加上「實際工作時的投入與努力不到位」影響了實際的進展與成效。

而這兩者,嚴格說來都算是自己的,當然也都可以從自身求解,但卻不是這種與主管「近身學習」的安排出了問題。可是一般人「天性短視」、「只求速成」的心態,阻斷了自己從客觀且寬廣的角度來看事物的機會,這也讓自己的人生斷送掉許多的可能發展。


「自卑」的束縛

「自卑」這個點就很私人了。

在台灣從小到大圍繞在強調「考試為主」、「成績至上」的社會氛圍裡,每個人無時不刻覺得有股壓力在和身邊的每個人比較著,比外表、比成績、比智力、比魅力…,這種有形無形的比較氛圍,讓人喘不過氣,更讓每個人對與其他人的「比較壓力」像邪靈般全程附體,難以抽離。

也就是這樣的成長環境,讓「主動拜師」這件事很難發生,主因在於,「拜師」在這種的社會風氣下被認為是一種「極端示弱」的表現,而且,要打從心裡認同,並且讓這樣的「拜師事跡」對外公開,對極大多數人來說,相信都是一件「極其恐怖」且必定會「抵死不從」的舉動。

但多數人的這種「自卑」思維,其實與前一個「短視」的問題點有關。


「短視」與「自卑」的雙重阻力


跳出來想,其實,學習與精通任何能力的過程,一定是摸索、嚐試、出糗、修正、再試、又錯、續改、進步…的一段不規則的混亂進程。

若以達到一定程度的「精通 (Mastery)」作標準來看,這樣的經歷可說是完全適用。所以,在投入一個全新的、有高度挑戰性的領域(例:第一次就業、重要的轉職、投入創業、學習重要的專業技能…)時,能找到一位甚至數位在該領域已有相當經驗(成功戲碼與失敗情節同樣重要)的前輩經常能在一旁近身指導,隨時提醒,絕對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得更高」、「想得更遠」、「走得更順」、「做得更好」,此般的人生景致之美、之好、之巧,實難看出有志者不立刻為之的道理!

還猶豫?那再說的直接些,就是學到成、學成了都是你自己的,假以時日到了你小有所成、甚至是大有作為的時候,昔日的導師、教練也許想沾點光,或是在兒孫面前來個舊事重提,說說當年是怎麼和你相遇、又是如何如何地指導過你,果真如此的話,也絕對是美事一樁,不是嗎?

當然,這一切一切的前題是,你得先「遇上」一位值得你這麼做的典範型 (Role Model) 導師 (Mentor) 或主管 (Boss,認對方當教練,稱呼其為老大 Boss 不為過!)。

在此,可以保證的是:

1. 這種能力程度、心態為人都好的人十分罕見。
2. 要真能遇上、又正好是你的主管這機會絕對更是只有天上有。


如果還真讓你遇上了,還不把握這等「天機(天上來的機會)」,趁著尚在天邊、仍未下凡(主從關係改動)之前,主動藉以加強與進化自己,而又待轉瞬之中回到凡間時,暮然回首,才驚覺恍若隔世,徒生遺憾,人生就只能整個靠杯具了!

這是我自己曾經錯過、又曾經把握的個人成長體驗,去過天上的經驗,總還算有點參考價值吧我猜!


以上拙見是受到 Simon Lin 兄在其臉書發文所啟發,其中觸動了自己幾段特定的職場經歷。的確,文中提到指導的部屬之後成為大中華區主管的事跡,正是激勵這樣的近身教導模式最好的實證之一,再次感謝!

2014-07-08

「好職缺」與「好表現」:成功謀職的制勝心法

No comments:
When an interview is over, emphasize how much you would like to work for the company.
Photo Credit: edition

文:Albert Weng 翁溓松

又到了畢業後的謀求職旺季,但不論是新鮮人或是考慮要轉職的在職人士,心中都應該從只是要要找一份「好職缺」,轉換成要找一份能有「好表現」的職缺,一個心念的轉變,將是一切心態設定與謀職準備的關鍵勝出差異。


「好職缺」的定義



以前是「錢多、事少、離家近」,現在可以改成「高薪、自由、前景優、最好還要沒人管」,不論是什麼樣的條件與描述,這種要找「好職缺」的想法,其實在心態上連帶產生了一個很不對等的狀況,「只求自己好,不顧公司是否相對得利」。說真的,除非擔任面談的主管自身的程度不足,不然,若發現面前的應徵者是這樣的心態,你覺得這個人有可能被錄取嗎?


「好表現」的定義



簡單而言,就是要先瞭解該職缺真正的職務內容與能力要求是什麼,並且經由在面談中主動詢問該職務在實際進行時的工作環境與合作情況,進而以自己的經驗與特質,試著說明若有機會錄取,將會如何開始這份工作,以及在特定的指派工作上,會如何運用過去的特定經驗(社團幹部、跨校主辦、交換學生…)來加速進入狀況,或者將會以某些的個人特質(親和力、善於溝通、謹慎細心、文筆流暢…)為團隊帶來耳目一新的小清新作法等,都可以讓面談主管產生「此人極具個人特色,且已初步證明可有助於公司」的面談評價。而這樣的表現,就足以在眾多專注在尋求「好職缺」,與停留在只加調自己過去經歷的「過時應徵群」之中,輕鬆地脫穎而出。

要找、換工作的朋友,別再只想「好職缺」了,多準備要先有「好表現」,這樣一來,才會有更多的「好職缺」可供選擇!Yes, You Can!

「意思」與「意境」:打造自己的人生字典

No comments:
The new Simulink Data Dictionary is a key component to MBSD
Photo Credit: bizior

文:Albert Weng 翁溓松

字詞的「意思」,不是全部


我們都知道很多字詞的「意思」,遇到不知道的,只要查一查字典就可以得知,但是,除了看過字典上的解釋,再認真點的還可以把這個解釋記誦下來、再進一步知道在行文造句時如何用上,就這樣,差不多就是對一個字詞最多的學習了,但這夠嗎?


你的人生是由自己對人生的「定義」而定


從小到大,每個人都是從自身在成長歷程中的體會與感受,逐漸建構與形塑對人生的認知與想望,這其中,有一個很大的關鍵因素,就是自己選擇哪些字詞來定義自己眼中的一切,特別是關於自己人生中的方方面面,如何想、如何看、如何面對、如何解讀。

你的字典,決定你的世界


很多人,特別是在專注的領域小有所成的人,都常可看得到他們對於特定的字同、字句會有自創的解釋,多半與原意相近,但明顯增添了自己想強調的意圖與認知,更有趣的是,若有機會一問,這些收錄自創字詞的個人字典多半也自成一格,幾乎已組建出一套「自我感覺良好」的體系,一方面為原作者提供較完整的認知參考系統,另一方面,在逐步收錄的同時,也可以讓原作者在這種近乎建立一個自己的小世界般異於常人的舉動中,因其日漸完善的全面性與完整性,得以支持其「自我感覺良好」的進行勇氣。

創造個人字典的目的:營造「意境」


一般情況,在選用與運用「字詞」的背後,除了傳達該字詞的「意思」之外,到底企圖讓這個字詞在被讀到、聽到的時候,呈現什麼樣的「意境」,用以加強在接收方所產生的理解與感受,就是為什麼這些人要創造個人字典的主要原因:營造接收方在收到與理解目標字詞時以自創的解釋,營造特定的意義與景象的聯想,除了字意的理解外,以帶出的畫面或延伸比喻創造更豐富的意涵,並加深印象。

如果有興趣的話,再分享我自己的個人字典。

「加油」是被濫用、也爛用的一個詞

No comments:

Photo Credit: leonardo.pixnet

文:Albert Weng 翁溓松

當說出「加油」兩字的時候,其實是創造出說者自己很好,甚至是比較好,而聽者很差,起碼是比說者差的一個場景、氛圍,說者表現一付關心、鼓勵的樣子,聽者心裡的滋味卻是「現在是怎樣?我是比你差在哪,就算是也輪不到你來說啊!X的!」

試想,誰會期待聽到別人對自己說「加油」?

而說的人,也許也是沒留意到這樣細微的心理反應,而只是以台灣社會的風氣習慣沒腦的脫口而口罷?因為,從小到大,就是一直聽到控制著我們的「老」字輩的人,不斷對聽我們說「加油」,所以大家也被無腦奴化跟著「加油」加透透!

那怎麼說好?

不說「加油」,難到要說「漏油」嗎?
哈!很老的一個梗,看不懂的恭喜你,心智年齡很年輕!

那到底怎麼好才說?
說說我笨拙的換句話說:

要鼓勵別人,可以說,「你可以的!」「你行的!」「你沒問題的啦!」「真希望像你一樣優秀/強!」

若是要表示關心,就直接說,「保重唷!」「早日康復!」「一定要吃我特定為你準備的 xxx (食物) 哦!」

這讓我想到之前看過的一段影片 (如附),談「同情心」與「同理心」,清楚表達兩者在心態上與實際作為上的差別,很值得一看。

我們都知道,「同理心」才是真的重要、也需要的。
但,無腦慣性表現出來的,往往都是「同情心」啊!

以下的影片用很簡單的角色與處境,說明什麼是「同理心」,又與「同情心」有何不同。


「重量」與「重心」:詠春太極的心得筆記

No comments:

Image Credit: meworks

近日的「太極詠春拳」課程有好多新的領悟,樂不可支。

其中一個關鍵的「心法」是在練武時,要從一般人慣性直覺會關注的「重量」,轉換到需要高度自覺來感測的「重心」。

重量 = 「體重」與「施力」
重心 = 「維持身體平衡的支點」與「因施力而產生的自體平衡力距」

「重量」的必敗盲點



「重量」型的動作,就是單靠手部的肌力與體重位移為主在攻防動作中產生「武力(武功力量)」,這種動作看似勇猛有力,但卻完全忽視一個維持自身最佳對打狀態的關鍵因素:「身體平衡」,同時還讓自己處在無意識的失衡狀態而不自知。實際對上時,只需「藉力使力」就能把這樣的對手輕鬆地摔推個東倒西歪了(今天才搞懂為什麼我每次對練都站不好的原因了)。

「重心」的巧勝奧秘



反之,在與對方手部接觸時,靠聽勁,即手部的觸覺感測,來判斷對方在動作中的重心位置,並藉由推手(太極拳)或黐手(詠春拳)以流暢輕柔的攻防動作來抓到對方動作的韻律與節奏,目的在引出對方重心失衡的狀態,進而一擊而中,達到以小(巧力)搏大(蠻力)、以少(成招)擊多(出招)的巧勝境界。

再次感謝 曾祥柏 老師無私悉心的教授,學有所獲的喜悅,真是筆墨不及表露!

2014-07-07

Making is the New Learning

No comments:

Image Credit: curiocabinetspot

Posted by: Albert Weng

As reflected to the post of "Sharing is the New Teaching", to make something after the learning process shall be the purpose and new practice for all kinds of learning, no matter there's any kind of education took place.

The rationale behind the concept of "Making is the New Learning" comes from the question, "if you can't make anything useful, meaningful after you think you've learned a thing, nothing valuable happened in the universe."


Learning is not just "repeat"


In many of the subject learning, people who are studying or learning tend to repeat what's been written in the book and what's been instructed by the teacher or instructor. But, after the effort of trying to know the concept and knowledge from what's covered in the book and lecture, and the key focus to many people will be just following but without a second thought is simply to just memorize them all, and as much as they can,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level of copy and paste capability they can do. But, wait a second, all of this has totally ignored one very crucial factor of mastering in any field, the comprehension. If one cannot comprehend the new thing they just trying to learn, how can they know when and how to use this new thing properly for themselves and for the people they live with?


Repeat is required, but not enough


When we know when and how to quote one's word, study properly and accurately in no time, it's very important when communicating with people for practical discussion in any field. Therefore, the capability to "repeat" the information or knowledge from any other source that you'd read earlier will definitely help. However, in such normal case we encounter everyday, the purpose of the "repeat" is not to "end of the discussion" as something great was discovered as a conclusion, definitely not, it actually is to "start the discussion" in a new way that would help inspire who were involved and to move on to an advanced progress for better.


Maker's Mind


People who think learning is important shall possess the "Maker's Mind" at all time to start from getting into the door of the domain throughout the process of knowledge building and live experience by your own hands and mind, thus in the end of the process, to make something to be examined or verified. The mind to truly make an output that's useful or meaningful, will then determine the level of the learning effort and also the contribution to the society after one has learned this new thing.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