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24

大學生想自辦「職場個案實作」,可以怎麼做?

No comments:

Image Credit: thank-you-note-samples

作者:Albert Weng

最近有一位原本不認識的大學生主動找我說想聊聊職涯規劃,很認真的他在最後問了我一個問題:「要怎麼在大學期間,就能有計畫地培養接軌職場的能力?」

我給他的建議就是找幾個學生一起辦「職場個案實作」的系列活動(想要繼續等學校、老師出手解決漫延多年的產學脫節難題絕對太慢、沒人等得及,「自己的前途自己救」,跟我談的這位學生很清楚這點)。


作法上是這樣的。

1. 首先,是決定活動主題
一開始要先找個值得關注的職涯發展主題。
例如品牌行銷(Branding)這個主題近年來逐漸變成一門全球性的顯學(prominent subject),主因在於要能擁有品牌,才算擁有主導權、發言權,而且,這些隨著品牌而來的先天優勢,是不論大品牌、小品牌都能獨立擁有,不受外在影響,對於想要創造自己的一片天的有志之士,同時從職涯發展或事業發展來看,都是一個很具潛力的切入點。

2. 邀請仍直接從事該主題領域工作的業界士擔任業師
職涯主題與關鍵職務類別去邀請業界實務夠強的在職人士擔任業師。為什麼一定要邀請仍在業界的人,而不是邀請專業講師,最主要的考量是在於「臨場感」與「實戰力」,業師到現在每天都在打仗,基本上不太能講廢話,也不想講廢話,要說到遇到困難都有限時解決的壓力來講,天天打仗的業師更是每天靠解決困難這件事在吃飯養家的。想要培養職場實戰力,當然要找現在還有實戰力的人來近身請益就近學習啊!

3. 請業師以他個人實務經驗為主來設計一個擬真的實務個案
再來,是要請業師從自身實際的經驗中,設計一個擬真的實務個案(其中的敏感資訊已替換過)。一般的個案都是跟講師自己無關的經典個案,說真格的,這種類型的個案太強大了,除了讓上課可能會更有點東西講之外,這些個案的狀況一般的工作者大概一輩子不會碰到一個(不誇張),所以你說學這些用不錯的經典個案的目的是?阿既然都用不上,為何不換成更常會碰到的個案狀況,先把這些看懂、學好、練熟,這不是比較實際、實用、實在嘛!

4. 在活動中,讓業師像他平常工作時的真實場景來帶課
業師在活動中直接用他本人每天在工作上實際用來處理這種問題的真實作法,帶著學員一起解析這個個案方方面面的疑點、機會與威脅等,學員在分組裡每個人都要扮演個案中被指定的利益關係人角色,接著分組討論並且依序提出「如果我是...,我會...」的解法提案,再由業師逐一指導、點評、舉例,最後,或許合適的話,也給些建議,就醬!

這種擬真個案的實務演練最終的目的,是為了讓學員在活動結束後,可以對個案怎麼看、可以怎麼解,有一個真實的業界感受。

而最直接的感恩或許會是,「原來只要掌握這幾個重點,就可以這麼有效!原來真正工作的感覺是這樣,我覺得進入職場也沒那麼可怕啊!」又或者可能會是,「哇!原來實務要考慮的層面這麼細,之前上課都沒認真,我要再找課本出來好好讀一讀,好想趕快下次活動再來試試看!

這個構想的特點在於:

1. 學生自發組成
有點諷刺我知道,但要等校方、老師改變來解眼下的產學脫節難題,買樂透比較快~

不過好處在於,活動主題、業師對象、進行方式、課後跟進等的活動設計細節,全部通通可以自己想怎麼辦(惡搞...XD)就怎麼辦(亂搞...XD)!潮嗨 der...

2. 用業界職場的真實對話與實作為主
感受職場的真相遠比自嗨卻無感的報告與膜拜大師活動有用的多。

3. 成果是業界實戰調教出來的震憾、刺激、啟發、心得
結束後會帶走一個完全等同於業界現場、職場標準的真實個案處理經驗,這或許多半不完美,但絕對真實。

4. 跟業師變好友
重要的是因為經過課程中深度的交流,彼此的熟悉度會比一般的演講、實作坊還要更深刻,起碼彼此的名字、來歷、特色會很有印象(當然,這也要看每位參加者自己有沒有用心不斷找機會巧自介~),自然而然,課後,這些授課業師就會是參加學生最好的業界人脈,未來要找工作、請推薦不就也有可以馬上聯絡的對象了嗎?

學生自辦這種活動,行嗎?

有人會問(尤其越厲害的人越會問這樣的問題,大家都很厲害,我就幫大家先問了),「學生就是不知道職涯是什麼、要怎麼準備,才需要幫助?你這建議是要學生自己主辦「職場個別實作課程」,還要學生去想產業主題、職務類型等課程細節,怎麼可能?這種類型的課程規劃一般是要由學校因為有長年的教學經驗跟一整套相關的方法論,更需要召集多位相關領域的優秀老師一起經過一定的程序研議才可能規劃得出來!要這些在職涯發展這件事上都自身難保的學生來做這件事,再說一次,這怎麼可能?」

最好的創新者就是高動機的初學者

首先,很多事情其實知道的越多的人越不敢開始去做,越不敢全心全力去做,因為知道太多同時代表也明白太多限制,老是要靠有十足經驗的人來創新(以目前的討論是幫學生走出產學脫節的困境,的確需要的是創新作為),完完全全是緣木求魚。

再說,學生可以找外部的業師擔任活動規劃的指導業師,沒人說學生主辦的活動就要全由學生自己硬拼,傻了才這樣,真實世界是完全的混合狀態,混齡、混界、混蛋(喔喔~)的集合,只要合情合理合法,先抓到老鼠的貓才不會餓肚子。

等不及要行動?

對此構想有興趣的人,不論你可以當業師,或是目前是學生也想聊聊怎麼在你的學校開始這個活動,歡迎留言或私訊討論。

2015-12-16

「高盛」(Goldman Sachs)-投資銀行龍頭的另類觀點,客戶仍舊至上?

No comments:

Image Credit: ibtimes

作者:Albert Weng

因為最近一再聽到高盛( Goldman Sachs),就花了點時間查了一下,卻意外發現這本另類談高盛的書《我為什麼告別高盛》(Why I Left Goldman Sachs)。

本書的作者 Greg Smith 從 2000 年爭取加入高盛的 summer intern 開始,並順利在隔年就如願錄取成為高盛的正式員工之後,一路按著在投資銀行晉升的職級楷階梯努力向上爬,從最一開始的 analyst 、到 associate、再到 vice president,前後總計 12 年的高盛人職涯,最後在 2012 年時因為發現這件公司不再以當初他入行時認同的那個說的理直氣壯地要「永遠要把客戶的利益擺在第一位。」(Business Principle #1: Our clients' interests always come first.)作為服務企業客戶的首要原則。一直到 2012 年時,讓 Greg Smith 詫異不已的是,這項像天條般幾乎永遠是被張貼在公司最醒目的地方的最高指導原則,卻是包含高層主管在內快要變成全公司沒人在重視、在談論、在繼續遵守的過時標語,多數人都只著重公司營收與個人分紅,甚至是而把客戶視為是俎上肉,而高盛這間當初喊著客戶至上的投行之首,更被戲稱為「吸血章魚」(Vampire Squid)。

一般來說當個人在自己選擇的行業裡碰上這種不成文的行內地下文化時,多半就是不管好壞也只能從眾如流(總是要顧肚子嘛!),但是這位 Greg Smith 老兄還真不是一般人,據說他在一年內接連詢訪幾位高盛的合夥人之後,他得到的結論就是,要想改變高盛這一切讓他無法認同、甚至越來越厭惡的投行潛規則現況的方法只有一個,那就是像他這樣的局內人願意站出來把高盛的這一切一一公諸於世。對!跟你想的一樣,就是「爆料」!

而他想到的起手式也的確罕見,但我個人不會建議就是了。

他是怎麼做的呢?

首先,他自己先寫了篇《我為什麼要離開高盛》(Why I am leaving Goldman Sachs)的文章投稿到紐約時報 The New York Times 的讀者投書(Op-ed),而這是在還沒向高盛提出正式辭職之前就先讓這篇文章見報,也因此,他在這篇文章開頭的第一句話就直接表明今天(也就是文章刊出的當天)就是他待在高盛的最後一天(2012/03/12),夠殺的吧!

正當我邊查邊看,看得津津有味時,竟赫然發現,去年就有人寫了一篇關於這本書的微導讀《
頂尖銀行如何看待人才 -- 《我為什麼告別高盛》這本書所告訴我們的華爾街 (一)
(還有下集)了,而且這篇導讀的作者還是好友謝宇程,這也太神奇了!我想,寫網誌的長尾效應就是這樣吧!好文章總是不知哪個時間點、因為什麼原因,突然就幫了地球上某個在螢幕前敲著鍵盤查資料的人一把!

在書摘裡提到高盛的錄用原則之一:「判斷力」,正好是我之前在幾所學校的課程與講座上,特別跟同學強調在所有的職場實務力(面對、判斷、突圍、達陣)中,影響一個人在多數關鍵的職場任務(面試、銷售、提案、談判、招募、演說…)裡在最後是否能勝出的一項最具決定性的能力特質。而好的、厲害的判斷力其實必須同時結合高度的專業力與人際力、再加上多年的真實經驗積累才能培養的出來,也是我認為最複雜、最難學成的一項終極競爭力。

這本書看來很有趣,不信可以先看這篇書摘。

同場加映,幾個在投資銀行常見的主要職稱,一般人看到這些職稱肯定是霧傻傻。

1. Analyst
因為投行差不多都是在研究分析特定市場或產業,所以分析師 Analyst 就是一入行最開始的職級。工作內容基本上是類似一般企業裡部門助理的工作,除了跟大家一樣都要看一堆市場與產業資料外,文書上主要就是大量的用 excel 在計算各種財務模型以及編修客戶專案的 ppt,還有他資深同事交待的部門雜事也都要做。

2. Associate
可以看作是資深的 Analyst(或說就是資深助理),要做的事一方面是要負責帶其他的 Analyst;當然,同時也會需要做 Analyst 在做的事(很多很多的 Excel and ppt),所以說是資深的 Analyst。

3. Vice President
VP 副總裁?這應該是外界最看不懂、最不清楚、最容易誤解的角色。VP 在投行裡實際上就類似其他產業的 Account Manager/Director,要直接對責任範圍內被指派要服務的企業客戶提供所有必要的服務,部門裡的 Associate 與 Analyst 也歸 VP 管。
4. Managing Director
可以視為是 top sales,主要是找到新客戶、拿到新生意,當然,發展與維繫重要的政府、市場與客戶關係也是重要工作之一。更因為投行拿的都是大生意,因此,也只有像 MD 這樣具備深厚的產業經驗與廣大的人脈網絡才夠資格去找同樣等級的頂級客戶、談大生意。

關於投行的職級說明,可以參考:
"From Analyst Monkey to King of the Jungle MD: The Investment Banking Hierarchy"

2015-12-08

為什麼每個人都知道德很重要,卻有更多的人普遍有道德瑕疵?

No comments:

Image Credit: discovermagazine

作者Albert Weng

道德是一個看似神聖卻又何其沉重的觀念。

先說結論,道德跟自律是翹翹板的兩端,一邊多,另一邊就少。有道德問題的人,都是缺乏自律的人。

我覺得道德在台灣或說華人社會扮演一個很微妙的角色,幾乎每個人都會講、都在講,但是卻很少人敢大聲說自己在這件事上做得很好。於是乎,「道德」一詞幾乎都是用在要求別人、攻擊別人上,但這是道德這個觀念的本意嗎?不應該是用來作為自我要求為主的嗎?

自律、他律與道德的關係

自律是指一個人對自我的要求(態度、作息、禮儀…)
他律是指一個人受外在的要求(例如法律、規範等)

在自律與他律中間的是什麼?
我認為是「道德」。而「道德」又是什麼?

我的理解是「道」是指一個觀念或作法,而「德」是指好的品性,因此合起來的道德就是指「遵守某個觀念或作法,就能夠讓一個人在這件事上維持好的品性。」

再把道德放到一開始的自律與他律來看就會發現,假設外在的他律維持不變(例如佔 30%),則當一個人的自律甚高時(60%),他會用到道德的比例會較小(10%);也就是說,這個人因為有較高的自律,而這樣的自律已經讓他自己把大部分的事情都有自我要求的一套方法在進行了,所以會碰到需要特別拿道德出來作判斷、作抉擇的情況就會越少;反之,自律甚低的人(10%),就會常常遊盪在道德與不道德的判斷之間(60%),這種人就會常常出現言行不一、說到卻做不到、一再自毀承諾的窘況,說到底,就是不懂得培養足夠的自律習慣所造成的後果。

沒有道德的人其實是自律先出了問題

看到一個人沒有道德感,其實也同時看到這個人缺乏自律的面向,而就影響的層面來看,後者,也就是自律這件事,其實比前者道德對於評斷某一個人能不能照顧好自己、會不會把事情做好、是不是可以跟別人好好相處,是另一個隱藏卻更重大的人格指標。

2015-11-06

他能教、你肯學,就開課!

No comments:

Image Credit: theguardian

作者Albert Weng

我有強烈的預感,以後(或許就是 5 年後)大部份的課程(先是在職或特殊專長、才藝類,接著會擴及到一般基礎課程),拜網路科技的應用越來越成熟、好用、低廉,將不會再是只開有給固定學生來上的而已,而是真的想上課、想學會、肯付錢、肯實作的人都可以上,甚至是才可以上。

為什麼會想到這個?

因為最近越來越多有心有能力開出優質課程的人,都越來越公開自己的課程設計概念,也更願意分享課程的重點內容,以前這些都是商業機密不會公開的,甚至上課的時候還不准錄音錄影拍照,講義也給的很「精實」(Lean... 你懂 der...),就怕被公開之後自己課程的獨特性會降低,就會有人來搶課程生意。

但現在開始出現另一個現象,有一群講師他上課講的內容(以前覺得最值錢的講義跟課程設計資料)是一件事,真正坐到教室來聽他當面講課的那個現場互動根本完完全全是另一個層次的事,光看課程講義資料是完全無法複製、難以套用的)。

再者,真正神奇的是這些強者講師在遇到一群懷著野心勃勃的學習企圖心爭先恐後搶頭香報名、還整個人身心靈備齊準時來到課堂上的一群「學狼」(像狼一般的學生)時,有很高的可能性是會在一邊上課時一邊開始整個發作引發講者自己的人來瘋、更可能會當場引爆他自己的畢生功力小宇宙,最後演變成當天在課堂上會講出什麼、會怎麼講、會加碼自爆什麼絕學祕技的情況,事前他自己根本都不會知道、當場更也控制不了,真正激發出所謂「教學相長」的神奇火花,而經由這種強力互動交流所爆發出來的「現場力」,才是所有現場課程最最最有價值的寶藏。傳統那種以講義為主決定課程品質的作法將日漸過時,畢竟,講義充其量也不過就是一個輔助教學的工具之一而已。這種人與人的互動所產生的價值,不才正是現場教學最該被突顯的核心原貌嗎?

換個角度看這件事,若是真心有實力的好講師,打從心裡其實更更更期待遇到用心想成長、同時在教學現場能夠彼此教學相長(很多很多)的一群真正有潛力、真心想變強的學員,因為學習過程會有高品質的回應,課後的心得與進展也會比較優,可以幫助推介 referral 與因為成效佳,再次回流來上進階課的機率更高,講師超愛這個的。

翻轉教育不要只是等著在學校發生,民間的教育機構自己先動起來比較快。

翻轉教育有很多種作法,從民間有直接、甚至是較大商業利益的專業課程著手,應該會更快。這就要看看那些自稱是在經營教育事業的各類開課教課的人,會不會願意先好好重新教育自己一遍,找出一個更能對應現代社會最新需求的新作法。投入在這個領域的好友們,不試試嗎?

2015-10-27

「電商」的下一步:「人商 p-Commerce」

No comments:
下載自路透
Image Credit: technews.tw

作者Albert Weng

先說結論:「當全球電商產業在各國四處攻城略地,並以風行草偃、勢如破竹之姿一再打破歷史營運紀錄、同時還接連擊敗傳統零售巨人的當下,眼看什麼東西都上網、連網、幾乎可以分享、共同所有資訊的日子就要到來,這時候,是不是除了迎接電商、加入電商、轉做電商之外,別無其他選擇?」

我的回答是:「有的,當然有,那個選擇就是『你!』對,是你,也是我,其實就是我們。」我指的其實正是代表著你我的「人商,人際商務」(People Commerce, p-Commerce)。

相較於電商是 e-Commerce,「人商 p-Commerce」,指的是在電商的基礎上,以個人特色與個人專業提供更精準、更個人化、而且要是系統工具無法取代的專業或專屬化服務。

先補充說一下關於電商。

電商就是把過去在實體(門店)銷售動作移到網路平台靠優化後的使用者介面讓交易行為靠平台系統提供不受時間、空間、天氣、心情影響的全天候交易處所,這個網路行銷與交易平台系統會連結顧客、使用者、市場(這三種可能互有重覆,但在商業管理上實為不同屬性的三種類別的買方角色代表)、營運、服務、供應、物流等成為一個整合型行銷管理系統(有的是靠設計一套包含部份人工作業的程序把不同的系統作業串接起來的流程,多半都不是靠一套由上到下、完全整合的大系統)。

關於在電商中要如何勝出,除了要有這些電商運作相關的系統工作之外,更關鍵的是在面對現今超速變化的市場,擔任「電商操盤者」的人要有能力能夠更快速、更精準的因變,如果真要說,電商是成也系統、敗也系統,因為,單靠系統並不是成功電商的保證,而更是擔任電商操盤者的人,是不是能換上正確的電商腦袋,後者才是做電商這件事會不會成功的那個沒有說的祕密,那為什麼沒人說?因為現在做電商的人超多,但是真正懂電商的人、有辦法實際操盤電商生意的人超少,如果把這一點說破了,會有一大票的人被扯下台,很可怖,不要(再)問。

再說一下,那為什麼「人商」是在「電商」之後的關鍵下一步?

試想,當大多數的東西都可以在網路上查詢與購買時,還有什麼能讓人願意捨棄這種單純銷售產品型電商,還反而是能讓客戶特別偏好的呢?

答案很簡單吧!當然是「人」啊!

會讓人最有興趣的終究還是人,而且是自己感興趣、景仰、希望互動的真人。理由很簡單,任何的產品幾乎都可以找到完全相同或近似的取代品,但是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還人人都充滿著自我個性,單單這一點,就已經讓每個人成為不可取代的產品,只能過去的科技應用無法讓多數的人以經濟有效的方式將自己包裝起來,並以現今電商的作法提供個人化的產品與服務,但現在,拜電商全球發送、全速佈建之賜,未來這種個人化商務將會是在電商普及之後,在大量的貨品銷售的大餅的邊邊,一塊逐漸會興起的加值多料 Pizza。

「這個推論太快了吧!電商都還沒完全做起來,就覺得人商會在其後發生?」

如果大家花點時間留意國內外社群平台上的意見領袖(在台灣稱為「大大」、「大神」…),在其版上(幾乎都是有計畫地用心經營出來的…)對於他/她「推薦」的好物所得到的回響,甚至是直接號召開個團購所造成的實際購買力,就會發現,當觸角可以延伸到超廣的市場服務的電商,在對的時間點遇上喊水會結凍的意見領袖(有的是「天然神」,有的是「人造神」...XD)時,人商的新趨勢必然會大量出現,因為,人,終究喜歡跟人往來,才有人味嘛!

迎向人商的新未來,你想好了在其中要扮演什麼角色嗎?想要當人商操盤者的人,現在就可以、也應該開始好好經營自己的「網路人格」。說完了。

2015-10-19

實作班 vs 實戰班,到底哪一個才是 Workshop 應該用的中文?

No comments:

Image Credit: ivl-net.eu


Albert Weng

Workshop 這種課程型態大家應該都知道或有印象,一般在市面上各級授課單立都把它的中文稱為「工作坊」對吧?我猜想當年一開始對於這個翻譯應該也是英文單字拆開就對齊直譯,當時想到的應該是因為 Work = 工作,而 Shop = 坊(營業的處所、小店,例:Coffee Shop...),直接把兩者合起來就成了「工作坊」!(當時好天真啊啊啊!)但是如果是直接就其中文來看,這個「工作坊」三個字到底是什麼,可能對於沒有實際接觸參與過這種課程的人大多很難能從中文字意上理解它真正的原意,有趣的是,起碼在台灣,我們也就這麼半知不解地跟著、叫著、用著應該有幾十年的時間了,但是現在,在這個網路民智初開的時代,該是要來正名一下的時候了,吧!

那要怎麼開始呢?

還是先回來看看原本的英文「Workshop」。Work 除了「工作」這個意義之外,另有「有用的、可用的、實用的」這一類可用來表達一件事物具有「功能性,且其功能是確實存在、同時可正常運作並發揮效果」的意思,換句話說,用在一個課程類別的名詞翻釋時,與其當成是「工作」,其實換成「實作」應該是更洽當也貼切的說法,不僅符合此類課程設計的用意,更是這種課程設定要達成的目標,就是「藉由課程中的實作安排,來達成課後能夠立即上手的實用成效」。因此,把 Workshop 譯成是「實作坊」,甚至是更直接地使用跟課程屬性有直接聯結的「實作班」這樣的說法,都是更簡明易懂、直接有效的名稱。

近年來,也陸續看得到有「實作班」的用法漸漸被採用。那為什麼有些是強調「實戰班」呢?這又是什麼?「實作班」與「實戰班」有什麼差別?

「實作班」是指課程內容會包含實作操作的練習,因此,參與課程的學員不論有沒有實務、實戰經驗,都可以參加。因為課程的重點在於讓學員親自操作一遍課程所教的概念與手法,有練到就有學到,大概是這樣的目的。

「實戰班」強調的是讓有實戰經驗的人經由課程的內容,進行更進階的實際操作,或對戰演練,從中讓學員自己找到自己的盲點與可以加強之處,因此,參與的學員必須是在與課程主題領域具有實務經驗、甚至應該是目前正在該領域工作的人為主,這樣才能真的在實戰的課程設計之中,真正經由近身交戰的操演,感受到自己在實務作法上的好壞,才能從中看到自己的不足,才能當場提問最直接、到點的問題,讓自己的實戰力精準提升。

2015-10-07

老師沒教,但是學生自己可以學的事之一:「學生辦活動在邀約業界的前輩時怎麼做才會得體又將將好?」

1 comment:

Image Credit: macsny

作者Albert Weng

接連看到有業界專業人士遭遇到大學生的活動邀請時令人傻眼的事件,例如謝文憲憲哥兩年前的這篇文章,還有翟本喬翟神最近的這則臉文,讓我給學生一點建議,在學生想要邀請業界人士時的邀請函,該怎麼看待、可以怎麼寫。


如果是學生想要透過電郵聯繫,邀請一家公司或某位企業人士進行企業參訪或擔任講者出席演講或座談,以下的幾點或可參考看看。

1. 事前認知(最重要)


有不少人(特別是學生或者剛踏入社會的新鮮人)覺得這種反正對方也不一定會認真看待的企業參訪邀約根本不需要什麼準備,心想就是寫一封內容清楚(大意就是「我想要安排到貴公司進行企業參訪,希望你會同意並請回覆,謝謝!」)的電郵,再來就是靠拼命亂寄,反正只要寄得企業數量夠多到時候有個幾家回應能安排到課程要求的家數能達成老師的要求就完全這項作業了。卻完全不知道,不僅這麼做很不洽當,真要說的話,其實是會這麼想的問題更大。

套一句現在很流行的話,「你這麼做有想到在收到這封完全沒考慮到對方的信時,對方會怎麼想嗎?沒有,因為你只想到你自己。」不正是這樣嗎?

雖然能夠讓對方同意、把參訪這件事完成是學生發出電郵的本意,但這種完全只顧自己的自私言行,基本上會很難獲得別人的幫助,尤其是在充分利害算計的職場世界。這點,還是學生的人要及早認識到,提早開始學習。


2. 開始準備


那要準備什麼?怎麼準備?

開始的第一件事,就是想清楚自己想找什麼樣的公司。

特別一提,當學生有一個天大的優勢可以利用,可是卻被多數的學生給忽略跟放棄了,那就是利用學生這種中立、無利害關係(跟在職者相比),再加上是去企業向前輩請益學習的身分,積極一點的學生,其實可以設法去約訪自己特別感興趣、甚至是心目中未來想要加入的公司進行約訪,只要對象合適(不要太跨張)、方法得宜(有禮、周到、誠懇…),其實「企業參訪」這個機會可以是一個很棒的「微實習」經歷。

到時候,如果參訪活動辦得很成功,賓主盡歡,不僅這段企業參訪經驗可以加在自己的履歷表上為自己加分,如果和參訪企業的前輩互動融洽,就可相互留下聯絡資訊(當場加 FB、IG、LINE…)在活動之後持續交流,試想,當未來該公司有開出暑期實習甚至是正式職缺的時候,這位(些)當初主辦或參加當時的企業參訪的學生會不會有機會提早知道這樣消息,只要加減再打聽一下用人主管的喜好或要求,加上學生自己再努力一點,錄取率肯定會比從正常程序來應徵的人高出許多。

注意到了嗎?

同樣是應學校課程的要求需要自行安排一次企業參訪,但是看待這件事件的角度不同、作法不同,最後的結果就是一種只是把老師要求的作業完成,而另一種早就聰明地利用這次難得與業界接觸的機會,自己找到一家心怡已久的公司,甚至是找了一位仰慕不已的前輩安排了一次百分百是假公濟私的企業參訪,也為自己未來的職涯機會預先播下一粒美好的種子。

同樣的做一件事,只要換個角度看待、換個作法去做,重點點換角度跟換作法真正做起來並不一定就會比較困難,有時候更因為想清楚之後的安排反而做起來會更順,到最後的結果對自己的影響卻是天差地遠。下一次的企業參訪,還不好好重新安排嗎?

有了這個重要的觀念,再來就是實際的準備工作,這個步驟的重點在於「關聯」,就是找出邀請人與受邀者之間的關聯,然後以此進行下一個動作的邀約。

什麼樣的關聯是必要的?是有用的?

第一,稱謂與自介

在寫這封電郵的一開始,雖然不需要公文那種過度正式的大鑒、鈞
鑒,但寫上受邀者的全名與頭銜是必要的,而不是簡略且無特定對象的在一開頭就沒有稱謂而只有冷冰冰的「您好」兩個字,受邀者看到空盪盪的這兩個字可是一點都不會太好。接著第一段的開頭是表明你是誰,名字(亦可附上小名或綽號,當然,如果有點不雅或不適合第一次接觸就讓受邀者知道的話,就暫時不要附上),如果是以校內某個計畫、社團的名義進行邀請,就應該一同附上你在這個組織簡介以及邀請者在這個組織的角色,再來就是邀請者自己目前就讀的系所與年級,最後是學校或服務單位。這樣簡短的開場,會讓受邀者在讀這封邀請函的一開始就很快掌握來者何人,有如此清楚的交待,也會給人認真負責的第一印象,而這樣正面的第一印象對後續的溝通與請托協助有很大的幫助,等於一開始就能讓對方把門打得夠開來談合作。

第二,緣由與來意

為什麼要邀請對方,這裡,最好是提出對方與本次活動主題相關的專長或經歷,這麼做會讓對方直接感受到這個邀請不是罐頭式(樣版文)的邀請函,而是對受邀者的背景與專長做過基本訪查,而且還找出其中與本次活動主題的關聯重點才選定受邀者。這一點,對於在個人專業領域越優秀(大大)或社會地位越崇高(大神)的人身上,越是重點,因為他們在看待一場活動邀請時想的第一個問題是:「Who are you?」(你是哪位?),第二個問題是:「Why me?」(非我不可?),第三個問題是:「What's in it for me?」(有啥好康?或者有沒地雷?)。從篇幅字數應該不難看得出來這段是整個邀請函的重點。

第三,活動與型式


簡介一下目前規劃的活動型式與約略的進行方式,包含主題方向(希望談什麼)、議程安排(講次與時間)、特殊需求(或許要請參加的同學在某個時段配合進行填問卷、合照、活動後個別諮詢…),另外,也建議最好詢問一下受邀者對於活動的進行方式有沒有自己的想法或期待,如果某種程度上能依受邀者的習慣與偏好,能讓活動進行的方式可以搭配微調讓受邀者更能發揮的話,就把這些特別為對方預留的彈性空間在電郵中簡要說明一下,肯定很加分。實際經驗上,多數的受邀者還是會以主辦單位的想法為主,最多就是微調一點而已。

第四,致謝與聯繫


到了最末段,就是再次表達謝意,也因為是最後一段了,在這裡表達謝意可以考慮寫得更口語化、個人化一點(例如自己非常期待能訪談到受邀者,或者是很想聽一場受邀者的演講、座談…),而加上這段較軟性的微致謝,無非是希望以比剛好再多一點點的禮數讓受邀者感到備受禮遇但又不致太過,而因此提高接受活動邀請的機率。最後,是留下自己的署名、就讀系所、服務單位、學校名稱,還有自己的聯絡資訊,手機、電郵、FB…,前兩項是正式聯繫必要的管道,而 FB 有 Messenger 可以便於需要即時詢問時之用。

3. 進行邀約


到這裡,就是把選定的受邀者,依照個別的準備,選擇一個適當的時間寄出電郵。

什麼才算是適當的時間?

如果時間不是那麼緊急,要先避開最忙碌的週一與最不想多一件事的週五,週二與週三會比較洽當,因為受邀者讀到信的時候,如果很快就回覆的話,至少在當周就能有一到二次透過電郵討論與確認的機會,這樣對於活動的安排會更有效率,邀請者也不需要一顆心一直掛著卻等不到對方回覆。好的安排與細緻的操作,才能讓整個溝通與互動的品質維持一定的水準,從一開始就能預告會是一個全程皆賓主盡歡的愉快又收獲滿滿的活動經驗。

寫在最後,多花點心思在準備工作上,會在執行的時候事半功倍,這道理很簡單每個人從小聽到大,可以卻還是很多人慣性的不先把準備工作想清楚、做徹底,之後就是一邊做的時候一邊是讓芝麻綠豆掉滿地,最後還惹得受邀者爆怒、自己也跟著心情壞到透,早知如此,何不一開始就做好?

2015-09-21

「謙遜」(Humility)是一股巨大的心靈力量,是一個人從自卑迎向自慢的唯一航道

No comments:

Image Credit: picturequotes


作者Albert Weng

「謙遜」(Humility)絕不是刻意放大別人、還甚至要假意的縮小自己(要真以為是這樣那也太假掰了);或應該說,謙遜甚至不該被直接聯想到是一種「態度」或「特質」;當然,謙遜更不是單指「退讓」這麼直接的動作。

那「謙遜究竟是什麼?」

嚴格說起來,謙遜是一種需要特別培養的「能力」,一種從歷練的教訓之中與有計畫的特意鍛鍊自己才能擁有的一種「言行自律、情緒自持」的能力。

謙遜的時刻

遇到高壓或緊張的場合,如果為顧全大局,不得不先壓下自己直接的情緒反應,而且還必須要能快速穩住陣腳之際,當下要能展現出謙遜這種高度自我控制層次的應對表現,就更顯得至為關鍵。

謙遜的能力絕不是單靠天生的人格特質那麼簡單的東西,而是來自一個人長期砥礪磨鍊心志才能萃煉而出的大局視野、成事之心,也惟有如此,才能切換自在、運用自如。

「如何做到謙遜?」

1. 先要「正視」事實,不能有尊卑高下的預期心理
2. 特意「把持住」自己可能漂浮、膨脹的自我態度
3. 以充分「理解」對方作為優先要務
4. 設法共同創造雙方最大的效益

特別一提,一般認為的謙遜都直接聯想到以上的第二個步驟,而不知其前後還有其他的配套動作要一起實行,才算是一個完整的謙遜循環動作。

遇人遇事需要謙遜時必然要適度表現得體合禮,但是,如果遇人不淑而無法達成最後的成果(現實生活中這機率不小),則只需讓一切止於禮,就該快快閃人,以免誤人誤己。

先把謙遜講完之後,再來談談「為什麼謙遜是一個人從自卑迎向自慢的唯一航道?」

自卑是指一個人對自己感到不滿足、不滿意,或可以說就是覺得自己不夠好的一種自我心理認定。自卑的情緒會出現在當一個人的成長背景明顯在一般水準之下時,這樣的自卑可以說是「絕對自卑」,會跟著自己一輩子,就算假以時日功成名就賺大錢做大官了,這一層厚厚的自卑仍舊無法擺脫得了;還有另一種,就是在某些場合遇到比自己更優秀的人,而心中無法控制地升起的比較心,在這個臨場比較之下讓自己覺得己不如人時,而這樣的自卑則可視為是「相對自卑」。

不論是哪一種自卑,都是每個人身而為人在與人相處的過程之中一定會出現的人際情緒反應,最好的作法是正視它,而不是刻意迴避,堅決不願承認自己有一定程度的自卑。

另一方面,談談自慢。自慢這個日文用語代表的是一個人在自己的專業領域已經達到近乎人技合一的境界。對比自卑,自慢像是在對角線另一端的優雅高點,讓人心生嚮往。如何從人人都有的自卑狀態走向人人都期許在自己喜愛的領域擁有的自慢狀態,我的經歷告訴我的唯一作法,就是靠著在謙遜這門功課上的修煉。

歉遜除了會讓自己找到與其他人最舒服自在的距離與角度之外,更重要的是能讓自己拔掉很多社會化的假面具,好好地重新看待、審視自己,能開始以真誠的樣貌視己,是自己可以勇敢走出一條自己的路的關鍵第一步。

自慢的人,是靠自己一步一步學習、探索、嘗試、修正、堅持、完成這樣的實作程序,在自己的專業領域裡做出一項一項成果、成績、成就的人,這中間會有大小不斷的挑戰一再出現在路途中,除了需要更多的能力來面對這些挑戰之外,修煉好謙遜的心態,才是更能幫助自己克服難關的力量。

2015-09-09

看人的本事與做人的火候

No comments:

Image Credit: huffingtonpost



有沒有這麼巧!這陣子陸續跟幾位好友都談到「看人」這件事。

有的人是因為看錯人而讓自己惹上些不必要的麻煩;有一些是因為沒看到別人眼神表情透露出的情緒而錯失商業合作的機會;還有幾位是未察覺自己當下的言行已觸怒對方到一個不行了,還繼續「就事論事」,結果差點 GG。

總之,這幾位好友在事後跟我聊起的時候,都還是冷汗猶存、涼感未減,有的至今還搞不清楚當時的狀況到底是怎麼一回事,甚至對於後續再跟對方聯繫已信心全無、不知所措。

其中的幾位好友個別私下問了我的經驗,第一個問題幾乎都是:「當初是怎麼學看人的?」接著就是問,會給他們什麼建議,「能夠快一點學會看人?」

我的看人之道也還在培養中,而且覺得永遠不會停止,因為實在很有趣,先說幾個小細節:「你能在辦公室裡光憑腳步聲就辨別得出走在旁邊的是哪一位同事嗎?」


你要反問我的話,「我可以。」

這個能力是早年剛開始工作不久時,我無意間在某一天發現的辦公室小樂趣(對!年紀輕輕的就這麼宅惹~你咬我?)。當時的情況是,我在自己的座位上,只要光聽到有人走路經過我座位附近的腳步聲,我就會開始猜想走過來的這個人是誰?這個小遊戲一開始只是亂猜,沒想到幾次之後我開始做簡單的猜對猜錯統計,猜對的次數居然至少十次有七次,這個 70% 的高命中率讓我感有夠驚訝,而且當時直覺反應想到的第一件事竟然是,「我能靠這個賺錢嗎?」(背後的聲音是想說那我就不用繼續在這份工作上受鳥氣了…但我現在知道當時的這個想法是既幼稚又可笑,好啦!我也有很好笑的時候可以唄!)

而這種在初期只是覺得好玩的內心遊戲能在一開始就有這樣高標的成績表現,讓我自己都覺得不太可思議,所以我便開始找時間分析自己當時觀察的重點與判斷的依據,尤其是當出現不確定性的腳步聲時,我是怎麼細分幾位腳步聲接近的同事、或當天因為心情不好所以也連帶改變了他自己的走路習慣等這類的原因探究,更要找出有什麼不可控的因素等等之類的某種或許可以姑且稱之為人類學的研究(哈!硬是要找機會讓自己跟人類學扯上點邊…今天終於成功惹!我的人生完成了,喔耶!),我還陸陸續續找出同一個人穿了哪雙不同的鞋子所以走路的習慣與腳步聲也跟著有些微的變化,總之,在這方面的遊戲樂趣,之後也助長了我開始在看人或讀人(Reading People)這個層次關於人際力的探索。

哇!

原來這才是一個每天都在我們身邊,實際上卻強制隔著隱形布簾的人際現象,於是,我開始了這一趟人際力養成學習之旅,對的,當初就是從猜腳步聲開始的。

為什麼在探討「看人」的文章還要特別舉了一個十多年前聽音辨人的例子來插花咧?

其實是因為這之中有很多共同之處,或再講得簡單一點,聽音辨人的遊戲裡有許多可直接移用到「看人、讀人」的實際動作上,我就列出幾個我認為兩者共通的要項:

1. 「對人的興趣」:對人都會有深度的興趣想要主動、深入地瞭解。
2. 「熱衷於猜題」:善於設立必要的假設並且積極驗證,最後還會找到修正判斷依據的原由。
3. 「回應的策略」:有些人討厭增強自我實力,自然就沒有回應適不適當的問題。而對於有決心想要對自我挑戰的人來說,最後這個「回應的策略」會是關鍵的一小步,成敗之舉在此一役。

(待續)

2015-09-07

Dropbox's 2007 Summer Application to the Y Combinator Funding Application (Drew Houston)

No comments:

Image Credit: likesuccess

https://dl.dropboxusercontent.com/u/27532820/app.html

Y Combinator Funding Application
Summer 2007
Application deadline: 12 midnight (PST) April 2, 2007.

Please try to answer each question in less than 120 words.

We look at online demos only for the most promising applications, so don't skimp on the application because you're relying on a good demo.

We don't make any formal promise about secrecy, but we don't plan to let anyone outside Y Combinator see these applications, including other startups we fund.

We recommend you save regularly by clicking on the update button at the bottom of this page. Otherwise you may lose work if we restart the server. 

# Username:  
dhouston

# Company name:  
Dropbox

# Company url, if any:  
http://www.getdropbox.com/

# Phone number (preferably cell):  
(redacted)

Usernames of all founders, separated by spaces. (Please have all founders create YC accounts, or create accounts for them.)  
dhouston

Usernames of all founders who will move to (or already live in) Boston for the summer if we fund you.  
dhouston

# What is your company going to make?  
Dropbox synchronizes files across your/your team's computers. It's much better than uploading or email, because it's automatic, integrated into Windows, and fits into the way you already work. There's also a web interface, and the files are securely backed up to Amazon S3. Dropbox is kind of like taking the best elements of subversion, trac and rsync and making them "just work" for the average individual or team. Hackers have access to these tools, but normal people don't.

There are lots of interesting possible features. One is syncing Google Docs/Spreadsheets (or other office web apps) to local .doc and .xls files for offline access, which would be strategically important as few web apps deal with the offline problem.

# For each founder, please list: YC username; name; age; year, school, degree, and subject for each degree; email address; personal url (if any); and present employer and title (if any). Put unfinished degrees in parens. List the main contact first. Separate founders with blank lines. Put an asterisk before the name of anyone not able to move to Boston for the summer.  
dhouston; Drew Houston; 24; 2006, MIT, SB computer science; houston AT alum DOT (school i went to) DOT edu; --; Bit9, Inc (went full time to part time 1/07) - project lead/software engineer

Although I'm working with other people on Dropbox, strictly speaking I'm the only founder right now. My friend (redacted), a great hacker, Stanford grad and creator of (redacted) is putting together a Mac port, but can't join as a founder right now as a former cofounder of his started an extremely similar company. My friend and roommate (redacted) from MIT is helping out too, but he works with me at Bit9, and a non-solicit clause in my employment contract prevents me from recruiting him (and the VP Eng explicitly told me not to recruit him.)

In any case, I have several leads, have been networking aggressively, and fully intend to get someone else on board -- either another good hacker or a more sales-oriented guy (e.g. the role Matt fills at Xobni). I'm aware that the odds aren't good for single founders, and would rather work with other people anyway.

# Please tell us in one or two sentences something about each founder that shows a high level of ability.  
Drew - Programming since age 5; startups since age 14; 1600 on SAT; started profitable online SAT prep company in college (accoladeprep.com). For fun last summer reverse engineered the software on a number of poker sites and wrote a real-money playing poker bot (it was about break-even; see screenshot url later in the app.)

# What's new about what you're doing?  
Most small teams have a few basic needs: (1) team members need their important stuff in front of them wherever they are, (2) everyone needs to be working on the latest version of a given document (and ideally can track what's changed), (3) and team data needs to be protected from disaster. There are sync tools (e.g. beinsync, Foldershare), there are backup tools (Carbonite, Mozy), and there are web uploading/publishing tools (box.net, etc.), but there's no good integrated solution.

Dropbox solves all these needs, and doesn't need configuration or babysitting. Put another way, it takes concepts that are proven winners from the dev community (version control, changelogs/tracrsync, etc.) and puts them in a package that my little sister can figure out (she uses Dropbox to keep track of her high school term papers, and doesn't need to burn CDs or carry USB sticks anymore.)

At a higher level, online storage and local disks are big and cheap. But the internet links in between have been and will continue to be slow in comparison. In "the future", you won't have to move your data around manually. The concept that I'm most excited about is that the core technology in Dropbox -- continuous efficient sync with compression and binary diffs -- is what will get us there.

# What do you understand about your business that other companies in it just don't get?  
Competing products work at the wrong layer of abstraction and/or force the user to constantly think and do things. The "online disk drive" abstraction sucks, because you can't work offline and the OS support is extremely brittle. Anything that depends on manual emailing/uploading (i.e. anything web-based) is a non-starter, because it's basically doing version control in your head. But virtually all competing services involve one or the other.

With Dropbox, you hit "Save", as you normally would, and everything just works, even with large files (thanks to binary diffs).

# What are people forced to do now because what you plan to make doesn't exist yet?  
Email themselves attachments. Upload stuff to online storage sites or use online drives like Xdrive, which don't work on planes. Carry around USB drives, which can be lost, stolen, or break/get bad sectors. Waste time revising the wrong versions of given documents, resulting in Frankendocuments that contain some changes but lose others. My friend Reuben is switching his financial consulting company from a PHP-based CMS to a beta of Dropbox because all they used it for was file sharing. Techies often hack together brittle solutions involving web hosting, rsync, and cron jobs, or entertaining abominations such as those listed in this slashdot article ("Small Office Windows Backup Software" - http://ask.slashdot.org/article.pl?sid=07/01/04/0336246).

# How will you make money?  
The current plan is a freemium approach, where we give away free 1GB accounts and charge for additional storage (maybe ~$5/mo or less for 10GB for individuals and team plans that start at maybe $20/mo.). It's hard to get consumers to pay for things, but fortunately small/medium businesses already pay for solutions that are subsets of what Dropbox does and are harder to use. There will be tiered pricing for business accounts (upper tiers will retain more older versions of documents, have branded extranets for secure file sharing with clients/partners, etc., and an 'enterprise' plan that features, well, a really high price.)

I've already been approached by potential partners/customers asking for an API to programmatically create Dropboxes (e.g. to handle file sharing for Assembla.com, a web site for managing global dev teams). There's a natural synergy between Basecamp-like project mgmt/groupware web apps (for the to-do lists, calendaring, etc.) and Dropbox for file sharing. I've also had requests for an enterprise version that would sit on a company's network (as opposed to my S3 store) for which I could probably charge a lot.

# Who are your competitors, and who might become competitors? Who do you fear most?  
Carbonite and Mozy do a good job with hassle-free backup, and a move into sync would make sense. Sharpcast (venture funded) announced a similar app called Hummingbird, but according to (redacted) they're taking an extraordinarily difficult approach involving NT kernel drivers. Google's coming out with GDrive at some point. Microsoft's Groove does sync and is part of Office 2007, but is very heavyweight and doesn't include any of the web stuff or backup. There are apps like Omnidrive and Titanize but the implementations are buggy or have bad UIs.

# For founders who are hackers: what cool things have you built? (Include urls if possible.)  
Accolade Online SAT prep (launched in 2004) (http://www.accoladeprep.com/); a poker bot (here's an old screenshot: https://www.accoladeprep.com/sshot2.gif; it's using play money there but worked with real money too.)

# How long have the founders known one another and how did you meet?  

There's a joke in here somewhere.

# What tools will you use to build your product?  

Python (top to bottom.) sqlite (client), mysql (server). Turbogears (at least until it won't scale.) Amazon EC2 and S3 for serving file data.

# If you've already started working on it, how long have you been working and how many lines of code (if applicable) have you written?  
3 months part time. About ~5KLOC client and ~2KLOC server of python, C++, Cheetah templates, installer scripts, etc.

# If you have an online demo, what's the url?Here's a screencast that I'll also put up on news.yc:

http://www.getdropbox.com/u/2/screencast%20-%20Copy.html

If you do have a Windows box or two, here's the latest build:

http://www.getdropbox.com/u/2/DropboxInstaller.exe

# How long will it take before you have a prototype? A beta? A version you can charge for?  
Prototype - done in Feb. Version I can charge for: 8 weeks maybe? (edhahaha)

# Which companies would be most likely to buy you?  
Google/MS/Yahoo are all acutely interested in this general space. Google announced GDrive/"Platypus" a long time ago but the release date is uncertain (a friend at Google says the first implementation was this ghetto VBScript/Java thing for internal use only). MS announced Live Drive and bought Foldershare in '05 which does a subset of what Dropbox does. Iron Mountain, Carbonite or Mozy or anyone else dealing with backup for SMBs could also be interested, as none of them have touched the sync problem to date.

In some ways, Dropbox is for arbitrary files what Basecamp is for lightweight project management, and the two would plug together really well (although 37signals doesn't seem like the buying-companies type).

At the end of the day, though, it's an extremely capital-efficient business. We know people are willing to pay for this and just want to put together something that rocks and get it in front of as many people as possible.

# If one wanted to buy you three months in (August 2007), what's the lowest offer you'd take?  
I'd rather see the idea through, but I'd probably have a hard time turning down $1m after taxes for 6 months of work.

# Why would your project be hard for someone else to duplicate?  
This idea requires executing well in several somewhat orthogonal directions, and missteps in any torpedo the entire product.

For example, there's an academic/theoretical component: designing the protocol and app to behave consistently/recoverably when any power or ethernet cord in the chain could pop out at any time. There's a gross Win32 integration piece (ditto for a Mac port). There's a mostly Linux/Unix-oriented operations/sysadmin and scalability piece. Then there's the web design and UX piece to make things simple and sexy. Most of these hats are pretty different, and if executing in all these directions was easy, a good product/service would already exist.

# Do you have any ideas you consider patentable?  
(redacted)

# What might go wrong? (This is a test of imagination, not confidence.)  
Google might finally unleash GDrive and steal a lot of Dropbox's thunder (especially if this takes place before launch.) In general, the online storage space is extremely noisy, so being marginally better isn't good enough; there has to be a leap in value worthy of writing/blogging/telling friends about. I'll need to bring on cofounder(s) and build a team, which takes time. Other competitors are much better funded; we might need to raise working capital to accelerate growth. There will be the usual growing pains scaling and finding bottlenecks (although I've provisioned load balanced, high availability web apps before.) Acquiring small business customers might be more expensive/take longer than hoped. Prioritizing features and choosing the right market segments to tackle will be hard. Getting love from early adopters will be important, but getting distracted by/releasing late due to frivolous feature requests could be fatal.

# If you're already incorporated, when were you? Who are the shareholders and what percent does each own? If you've had funding, how much, at what valuation(s)?  

Not incorporated

# If you're not incorporated yet, please list the percent of the company you plan to give each founder, and anyone else you plan to give stock to. (This question is as much for you as us.)  
Drew

# If you'll have any major expenses beyond the living costs of your founders, bandwidth, and servers, what will they be?  
None; maybe AdWords.

# If by August your startup seems to have a significant (say 20%) chance of making you rich, which of the founders would commit to working on it full-time for the next several years?  
Drew

# Do any founders have other commitments between June and August 2007 inclusive?  
No; I've given notice at Bit9 to work on this full time regardless of YC funding.

# Do any founders have commitments in the future (e.g. have been accepted to grad school), and if so what?  
No. Probably moving to SF in September

# Are any of the founders covered by noncompetes or intellectual property agreements that overlap with your project? Will any be working as employees or consultants for anyone else?  
Drew: Some work was done at the Bit9 office; I consulted an attorney and have a signed letter indicating Bit9 has no stake/ownership of any kind in Dropbox

# Was any of your code written by someone who is not one of your founders? If so, how can you safely use it? (Open source is ok of course.)  
No

# If you had any other ideas you considered applying with, feel free to list them. One may be something we've been waiting for.  
One click screen sharing (already done pretty well by Glance); a wiki with version-controlled drawing canvases that let you draw diagrams or mock up UIs (Thinkature is kind of related, but this is more text with canvases interspersed than a shared whiteboard) to help teams get on the same page and spec things out better (we use Visio and Powerpoint at Bit9, which sucks)

# Please tell us something surprising or amusing that one of you has discovered. (The answer need not be related to your project.)  
The ridiculous things people name their documents to do versioning, like "proposal v2 good revised NEW 11-15-06.doc", continue to crack me up.

2015-09-03

網路時代幾乎什麼都有、什麼都免費,還有什麼是有「價值」的?

No comments:
Image Credit:driftsession


先說我對「價值」的定義:「價值是一種已預見的未來收入」的概念。或可說成,一個點子、一件東西真的有價值的話,必須要是現在能說出它在未來某個約略的時間點,會有一個或一群目前已知其具體樣貌的人,在該有的評估後推論他(們)有很高的機率會付出「明確金額」以上的金錢來換取這個點子或這件東西,而這個「明確金額」所代表的數字,就是這個點子、這件東西的「價值」。反之,缺乏這幾個「價值條件」,就不算有價值。

價值條件:

  1. 主體明確(優異性、獨特性、…)
  2. 效益明確(讓人有了更好、非要不可的原因要講清楚)
  3. 金額明確(讓人想花與效益等值或超值的金錢來取得)
  4. 時間明確(起碼要能說出合理的時間表)


這是關於價值的一點補充。再回到一開始的問題,在網路時代,我認為什麼是有價值的?我認為這幾個東西很有價值,而且會越來越有價值:「現場、當下、本人、對話」

  1. 現場
    未來要能夠跟人在特定的空間也就是某個現場相遇,越來越看緣份了。
  2. 當下
    不僅在是在同一個空間,更要在同一個時間才遇得上,相遇的時間越來越珍貴。
  3. 本人
    空間時間都有了,更要能跟本人實際碰到面才是真正最獨特、可以產生最高倍數的價值的機會。
  4. 對話
    人與人之間最直接、最珍貴的互動就是對話,從眼神、微到實際面對面的聊天與對談的機會(緣),在未來絕對會是越來越珍貴的「價值時刻」(Moment of Value)。

認同這種說法的話,從現在起,試著練習要多珍惜與對的人相遇相聚的每個當下,或可好好準備也盡情享受從彼此的對話中能產生的各種可能的「價值」(未來的收入)吧!

2015-08-29

「英文分數」一直都是老師的,你真正需要的是「英文能力」

No comments:
English Quotes HD Wallpaper 2
Image Credit: hdwallpapers-3d



「英文分數」不等於「英文能力」,可是在台灣大多數的人一直都沒搞懂這一點。


英文的問題在台灣一直都很表面、卻同時也很嚴重。

「會英文的就好棒棒!」
「英文差的就哭哭惹?」

先說個在企業英文內訓看到的例子。

曾經看過一家外籍人士開設的商業英文補習班,竟然把在企業客戶公司內的上課實況當成宣傳影片公然播出。

咦?用上課實況來宣傳有什麼問題?

一般來說是沒問題,但是那一段的內容是當天的外籍老師在對企業客戶內來參與課程的員工用責備的口氣「訓話」的錄影(對整段都是訓話,也只有訓話,根本是故意剪這段…),什麼「你們本來的做法永遠做不到生意」,「如果不用我的方法,就永遠別想做到美國人的生意…」,真有這麼厲害!我當下就很好奇,隨手在網路上找了那家商英補習班的網站逛一逛,啥!也還好嘛!官網上也不過就一堆網路上剪貼來的文章,真要認真講的話,這負責剪貼的人(小編?)若不是自己英文程度也不是很好,就是根本太懶了,所以都只放一些刪節過的短版內容,除了充充版面之外,文章本身都沒什麼價值。

那我又為什麼要說這個?

學英文除了在學生時期要拿到好分數才有助於及格、升學之外,另一個主要目的就是要用在職場上(啥?有人說其實國外旅遊還要排在更前面???),到了需要用到英文的職場,而實用的英文力還不夠的話,就很可能會在工作期間上英文課時,遇到剛剛提到的情況,說起來不會覺得很被「東亞病夫」嗎?

對一般人來說,「英文一種語言,而語言是一種工具,並不是知識」(走學術路線者除外),「而語言是用來與人交談,在對方能夠接受、忍受(時間、耐心…)的範圍內能聽得懂、談得下去就行了,不用得非要像BBC, CNN主播一樣才算英文好。」

論真的講,英文既然是工具,那就只要能用、好用、夠用就好,平常用英文的時候不會有人突然問對方英文考幾分的啦!

可是很多人看到英文就想到學生時期「學英文」的既定印象,就開始想「啊單字、啊文法、啊時態、啊會話…」就這麼啊下去,然後就想逃避、想放棄,最後幾乎都只是硬著頭皮應付,不管是公司安排的英文課、工作上需要開會、或接待外國訪客,然後就是幾年職場經歷下來就漸漸跟英文成為兩條行平線,成功順利地回到自己溫暖舒服的母語世界。

真正有效的學習,先決條件必須對任何事存疑,因為源自存疑、懷疑而自發的探索心,才能帶領自己向新知識、向新能力不斷扣關、不停發現,直到自己設法一點一滴找到最後的那個深藏在後頭的真實知識與能力,自己覺得「啊!原來這件事是這樣呀!我總算把它搞懂、學會了!」才算真正學會了一樣東西。

這層「遇事先存疑,學習靠探索(而不是記憶、背碩)」對學習的正確體認,才是能把東西學起來之後,還能夠帶著跟自己走一段、走一輩子的真學習。因此,即使是老師講的,身為學生也應該自己重新想清楚老師所說的這些訊息背後對自己的意義是什麼。單就考試來說,大可在每次的考試都為自己設定一個目標分數(90? 85? 80? 70?),每次考試都以拿到目標分數為目的就好,其他的時間就試著找到自己的方式去真正學好能在生活上用得上的「英文力」。

再說一次,走出課堂、離開學校之後,對沒有要往學術領域發展的人來說,英文最重要的功能在與人溝通,如果只能在教室裡考試,出了教室之後英文就差不多是跛腳、或者根本算是廢了,那之前拿到的那些英文考試的分數有什麼意義?

所以,想要把英文學起來,學到「能用、夠好、帶得走」,就要先把原本對於學英文的觀念整組打破、砍掉重來。

我的建議是:

  1. 「學英文」不等於「學知識」,而是學習使用英文這項工具。
  2. 「英文能力」才是重點,「英文分數」能過就好。
  3. 一開始學英文就要找到一邊可以「用英文」與人互動的機會,而不是學好了才敢找人「練習」。學英文就是要用出來,學習的過程中無時不刻都是在學習與練習,沒有什麼準備到一定階段才特別安排「練習英文」的時間,不用特別給自己這樣的壓力。
  4. 設定階段目標,每個目標都要有對象可以一邊學一邊用(練習),在真實的生活、職場環境中,讓英文自然而然變成自己生活力、人際力的一部分,才能有辦法真的能「帶得走」。

一點心得分享,若覺得可能有其他人會感興趣的話可以轉貼分享,更歡迎好友分享自己的英文學習經驗。

2015-08-25

如何「真的」認識一個人?

No comments:

Image Credit: youtube


Albert Weng

建立人脈、擴大人脈都來自於一個簡單的動作:從「認識」一個人開始。

那要如何「認識」一個人呢?

這些方式是常見的作法:

1. 換到或取得對方的名片
2. 跟對方合照
3. 把合照 po 到臉書(再同時 tag 對方)
4. 跟對方出席同一個活動(之後拿來說嘴)
5. …

這些作法不是不好,而是沒效。尤其是在現在,只要是稍有名氣、有點程度的人,要透過網路找到這個人一點都不難,甚至花個半小時好好爬文就能對這個人的認識多過很多他身邊多年的朋友、同事(你說得出你朋友上個月看的一部電腦之後最深刻的一句感想是什麼嗎?他寫在臉書上,有看就知道,而知道這點,要找到一開始打開第一次對話的話匣子就很容易了)。

因此,在這樣的時代,『要怎麼「真的」認識一個人?

我的作法是,「去看看他怎麼講話。」這可以是他曾經演講、受訪的錄影片段(名人級),或者,就是去參加他會發言、或有機會跟他對話的活動,然後,找機會去實際聽聽看他講話時的樣子。

一個人寫下的「文字」可以反覆修飾再發佈、再被看見,有時候也不見得能確定我們看到的文字就是對方本人親筆一字一句寫出的內容。

但「講話」與「對話」都是即時的,就算是可以完全透過事前準備的「演講」,也可以看得出對方是真心真意在講述一段貨真價實的好料,亦或只是在照表操課盡力完成一場計畫中的「口語演出」而已。

總之,即使是面對一位擁有完美學經歷或閃亮職務頭銜的人,在做出對他個人的看法判斷之前,先找個機會「去看看他怎麼講話」吧!這樣的觀察習慣會漸漸培養出自己看人識人的獨到方法,長遠來看,將會是最重要的專業本事之一。


又,「要怎麼從看一個人講話來對他做出適當的判斷呢?

幾個方式參考:

1. 看場合
講話的方式要合於當時場合的氛圍與自己所代表的角色,太過與不及都不宜。

2. 看對象
講話的對象與自己的關係很重要,這也是選擇用語以及在必要的時候為配合對方(立場或程度)而需要放緩速度或補充說明。能夠敏銳地察覺這些細節的人,都是格外用心且以大局為重的人。

3. 看儀態
有自信、準備充足者,多半在講話或對話的全場能夠保持儀態自若,輕鬆自然。

4. 眼神
除了有特殊生理狀況或個人長年獨特的用眼習慣者之外,一般來說,眼神足以顯示一個人最未經修飾、最難以隱藏的人格特質,當然最是對一個人作出判斷的最後一道關卡。

那要找什麼機會去對一個人做以上的觀察與判斷呢?

能夠真正碰到面實際觀察、互動當然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但如果時空上不允許,另一個在現代可以使用的方法是去看這個人的影片,例如 youtube 或個人臉書上的分享,只要能透過觀看一個人實際講話的樣子,同樣從「看場合、看對象、看儀態、看眼神」這四個面向去逐一省視、評量,像這樣就算只是看影片,所得到的判斷結果相較於只看書面的個人資料而言,仍然具有極高的參考價值。

2015-08-19

「真正的幸福」,幾人懂?

No comments:

Image Credit: inkedin

Albert Weng

跟幾位朋友聊到「幸福」這個話題,提到在台灣,「幸福」的定義可能「很物化、很物質、很物慾」,而造成大眾認定的幸福竟然如此只看重表象、更缺乏深度的原因,多少跟早年的經濟條件不足有關,而目前代為決定台灣主流社會意識的世代,正是在這樣經濟條件不足的時代長大的,這樣的成長背景也造就他們許多的主觀思維,但是,在經濟已大幅改善、舒適的物質享受隨處即是的現代,除了金錢換得的物質享受與刻意炫耀之外,有幾人理解自己認為的「真正的幸福」是什麼?

幸福可大可小,舉簡單的例子來說,第一個先說大的。

如果找到自己人生的理想,有人想成為作家、音樂家、藝術家、老師、律師、明星、商人…,任何朝向理想前進的路上,或許在物質上還不全然感到所謂的幸福,但在朝向實現自己的理想的那個「心境」上,每一天中的每一刻都應該是幸福的。

或許覺得這個例子太大了,沒關係,那換說個小到幾乎不起眼的:「呼吸」。能夠正常的呼吸對我來說,也會是一種很大的幸福,這對於曾經有過因病或被水嚴重地嗆到、差點喘不過氣的人來說,「能夠正常呼吸」這件事簡直有如天大的恩賜、是再幸福不過的事。在構成生命的三個要素:「陽光、空氣、水」之中,缺陽光或缺水幾小時或幾天都還可以維持生命,但一般人超過 1 分鐘沒有空氣就可能致命。

這個 1 分鐘空氣的生命奧義算是常識大家都懂,但可能沒那麼直覺會跟「幸福」聯想、連線在一起,沒關係,這裡來一個小實驗,人人都可立馬連線成功。

很簡單,每個人自己試著閉氣 1 分鐘就知道我在說的是什麼,試過 1 分鐘還是不明瞭的,就試試閉氣 2 分鐘不要呼吸,肯定會「很有體會啦!」但是,能真有人能夠輕鬆閉氣超過 1 分鐘的話,那我要說您有很高的機率根本是一尾「魚」!還可能是尾「神奇寶魚」呢!

前者大的例子看到的是幸福在「心境」上的面向;而後者小的例子則是看到幸福在「感受」上的面向,除此之外,幸福還有許許多多的面向,無窮無盡,想要就有。而在這麼多的面向中,有一個共通的特質決定我們找到的是真的幸福,還是假的幸福,那就是:「發自內心的自我認同」。

任何由外部事件或外在條件所決定的情況都不是真正的幸福,像是住豪宅、開名車、做大官通通都不是,這些靠的是別人的認可才能間接地來認同自我的事,充其量不過是假的幸福,且如一開始所言,很多人卻只能理解到這個很表面的層次,不得真正的幸福之門而始終不能踏進一步。

「幸福」跟「心」有關,而也只會在「心中」發生、發現、發酵。

找到自己的幸福了嗎?還沒的話,試著先從找到自己的「心」開始吧!

2015-07-10

怎樣才算是「專業經理人」?

No comments:

Image Credit: izquotes.com


文:Albert Weng 翁溓松


這一篇來談談對專業經理人的看法,第二段再加碼說說專業經理人在轉職時的迷失。(想看?)

「專業經理人」是指具有一定專業能力的人擔任專責職務的管理工作,而這個角色的關鍵在「專業」二字,想要知道怎樣才算是「專業經理人」,就得從瞭解什麼是「專業」來看起。

在談專業是什麼之前,先說一下「專業」不是什麼。



1. 單是年資不能算是專業

專業不是在一個領域裡待上個幾年就是專業惹!(不管是二年或二十年的經驗,都不必然能和專業劃上等號。會覺得驚訝嗎?為什麼有二十年經驗還不算是專業?原因很簡單懂,有不少人,是用樣的工作做了二十年,「而且」,重要的是這個「而且」,而且也沒有從中把這份工作變得更精熟,二十年來每天只是重覆,也只是重覆,這樣的經驗,最多只算是熟練,但不能就視為專業。)


2. 單是能力也不是算是專業

專業不是在一個領域裡感覺很會、看來很懂就是專業。(有沒有覺得這一條就可以硬刷掉一半自稱專業的人惹!但是為什麼有不少人常常能夠輕易地掛上「專業」的稱呼?一方面是因為這樣的「專業」自稱可以讓其他人對他略表敬意,而這樣的敬意對他很有利、很需要;另一方面,是因為跟其他人或一般人一比較,他只要「相對地」多懂一些,就因為資訊不對稱可以自稱(比對方)專業惹!但,這算是真專業嗎?我認為不是)

如果單看年資或能力都不一定必然是專業的保證,那專業到底是什麼?

用一個問題來找這個答案,試聽,『什麼「東西」會讓人覺得「很專業」?』


想到沒?


我的答案是:「機器」(Machine)

阿為什麼會認為「機器很專業」?因為,排除特殊狀況,同樣的事,做一次與做一萬次,「機器」會產出的結果最趨近相同,也就是誤差最低。而這樣的效率是我們最期望的結果,所以可以說機器的可靠度、可信度最高,

從機器的例子裡可以得出關於專業的定義,有一套明確、穩定、高效的程序,而且產出結果具有高度的可預測性與可靠性,讓人放心持續使用。

以此再回來看「專業經理人」,什麼樣的經理人會讓人覺得專業呢?

基本的要求同樣應該是有一套明確、穩定、高效的程序,而且產出結果具有高度的可預測性與可靠性,讓人放心持續把工作交給他。

但人不是機器,就不該只能做機器能做的事,所以,除了這個基本的要求之外,「專業經理人」更要能表處理實際執行過程當中關於「人」的因素,這一點就是機器難以企及的。



「專業經理人」在轉職時的迷失


特別是找 headhunter 挖來的高階主管,多半是被定位、期待是「專業經理人」,但是,實際的情形卻多是不如預期,不是一下子就適應不良、水火不容立馬走人,就是這位當初被高調挖角的空降高管到了最終被公司冰凍起來什麼也不給做,為什麼當初雙方合意的專業招募、入職,卻多數是落得失望、失敗的下場?

這個問題有一個很簡單的答案:『這位專業經理人的「專業」是在原公司有效,而在新公司不完全有效,或根本是無效。』背後的原因就在於雙方同時誤認為彼此以為的專業是同一件事,但其實從頭到尾就從來都是兩件事。

這位面談新工作的高階主管認為自己的專業一定可以幫新公司做出一番成績;新公司認為這位來面談的高階主管一定會好好評估新工作需要的專業,但是,這兩邊對於新工作上的挑戰普遍都缺乏足夠的討論與確認,最後,就在彼此對「專業經理人」中的「專業」存在巨大的隱藏認知差異,因此看錯人、用錯人、換錯工作的現象,未來仍會層出不窮。

那怎麼樣的專業經理人才能在轉職的時候找到合適的工作更上層樓?



1. 面談前

首先,要能夠自己先行研究新公司與新工作的現況與挑戰,如果這點都做不到,表示自己的主動性不足,或者新公司、新工作並不夠吸引你,這是第一個檢查點,過不了就不該勉強。


2. 面談時

所有的對話與討論,都應該環繞在同一個課題上,「你怎麼在新工作上能有夠好的表現?」根據這一點,來談自己過去的經歷,而不該是沒有方向的自吹自擂,這一點越有成功經驗的人高階經理人越容易陷入當場拼命放送自己曾經的豐功偉業,一心以為這樣可以讓面試的新公司主管看出自己的本事,認為這樣自己被錄取的機率高,更可以談到更高的薪資待遇,但實際上,過去在原公司的表現不必然與未來在新公司的情況有關聯,在面談時只需要針對「你怎麼在新工作上能有好的表現」這個部份拿自己過去的例子來證明或支持就好。

2015-06-29

提出蠢問題,幫助解問題

No comments:

Image Credit: statusmind.com


文:Albert Weng 翁溓松

關於「提出蠢問題」,就能「幫助解問題」這個觀點,我的推論是這樣的:

1) 沒有人喜歡承認自己比別人笨(即便事實如此,也不會想要承認)


所以,如果目的是為了解決大家的問題,而且清楚知道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大家一起來」的話,提出一個會讓大家跳進來的問題,遠比所提的問題高明到讓其他人覺得「這麼會,你自己去做就好啦!」,反倒讓原本需要別人出手相挺的情況,變成別人把手收得更後面而造成無人參與的窘況,人手不足、沒人出手是問題無法有效解決的主因之一。

2) 蠢問題其實是被忽略的事理本質


真正夠蠢的問題是指那些人們習以為常到近乎完全忽略的事理本質,一旦被公然提出時,一則引來眾人的訕笑,或者讓眾人啞口無言,整個驚呆惹!

另外再補充一點,關於「政治」。

二個人以上,就有政治問題,這句話很常聽到,但我認為,大多數人,即使是從事政治這個專業領域的人,對於這句話可能都有誤解,政治不是算計,或應該說,算計只不過是在政治裡,遇到必要的時刻才需要運用的一種手段,但絕不是全部,誤以為算計是政治的全部的人,最後就是變成政客,在此不談。回來看二人以上就有的政治到底是什麼?我個人認為,是「人際」,或完全的說因為二人以上各自擁有不同的立場與利益,因此會有不同的「狀況」出現,而如何判讀與因應這個隨之而成的「人際狀況」,即可稱之為「政治」,也就是說,依廣義的定義來說,政治是普遍存在而且根本就應該正面看待的事,甚至,每個人都應該培養自己的政治力,其實也就是「人際力」。

那,政治力、人際力跟蠢問題有什麼關聯要在這裡一起講?

如果,政治力、人際力的背後都是為了解決「眾人的問題」,這樣的話,試著以提出「蠢問題」、為事件的利害關係人提供一個「跳進來的缺口」(坑)的作法,就會變很有用,而且,要記得,「夠蠢才夠力」。

關於上述第二點的「蠢問題」,引用「猶太人的思考技術」一書的段落:

「在這個世界,徹底的傻子比半個聰明人要好;無知與愚蠢可以揭露知識一些始料未及的層面。這是一種意不在解決問題的知識,這種知識往往出之於為答案製造好問題的機敏。」(p.129)

有人會說,「平常光是提一般問題就常被白眼、被當笨蛋了,更何況是提出蠢問題,怎麼可能有助於問題的解決,這邏輯根本不通嘛!

以上情況的假設是「把提問當成目的」,所以,提出問題所得到他人對於這個問題與提問者的評價,就決定了這個提問是好或壞、成功或失敗。

但是,我一開始的假設不是在「問題品質」的評價上,而是在於能不能促進跟眾人有關的問題得以獲得解決,因此,提問,甚至是提出蠢問題都是手段,而目的是在真正解決當時的問題。

所以,搭配著提出蠢問題之後要跟進的事,就是一步步引導大家的注意力與建設性的參與,直到最終把問題真正解決了,這時候,或許由其他人主動想到,或者可由自己提出,當初提出蠢問題的用意與用心,幫助大家對於解決眾人之事有不同的體會,自然會還給當初蠢問題的提問者一個公道、公平的評價。

如果還是擔心自己做這種「提出蠢問題、幫助解問題」的事會在真正成功解決一個顯著的問題之前就先被旁人視為腦袋笨、能力差的話,要在想清楚之後,先相信自己,務必「以終為始」,堅定在目的「幫助解問題」之上進行「提出蠢問題」,這樣持續做下去,旁人會漸漸看出我們的行為模式(Pattern),從而以不同的角度來看待與對待我們。

想不想要今天就找件事,來試試「提出蠢問題」?

2015-06-11

你一定要知道的「換工作真相」,更不能不知如何破解的「換工作心態」

No comments:

Image Credit: jobsandcareersmag.com

文:Albert Weng 翁溓松

講在前頭,這裡指的是「一般情況」的換工作,「特殊情況」的說明在最後 (疑,強迫/誘使看完…XD)

「換工作的真相」只有兩個:

1. 舊自己不夠好
2. 新工作不夠好

註:這裡指的是「不夠好」,而不是「不好」,特此強調。

不同意的人會說:「我聽你在__!反過來的情況也會換工作啊!」

例如:

1. 舊自己很好的人,「想為自己找更好的機會」,就會換工作啊!
2. 新工作很好的人,「想離開目前較差的環境」,也會換工作啊!

對,但實情是:

1. 舊自己很好的話,公司該會「想盡辦法」要留住你!
2. 新工作很好的話,會淪得到「非親非故」的人選嗎?

依據以上的推論,總結一下,『找工作就是從「不夠好的舊自己」邁向「不夠好的新工作」的過程』,疑,怎麼好像聽起來整個很慘、很負面啊?

不!不!不!

這只是事情的現象、真相,但臨事的心態與處事的策略,才更是我們要探討與學習的,以下是我的看法。

「換工作的心態」可以這樣:

1. 以前的自己不夠好

面對下一個新工作,想想自己有哪些要改進與加強的,以這個更好的「新自己」(New Self),找出「新工作」(New Job) 不夠好的地方,向新工作的主管說服為什麼「新自己」可以讓這個不夠好的新工作變得更好,特別是只有你做得到、而一般應徵者做不到的部分,絕對會加很多分。

2. 未來的工作不夠好

會加以考量的新工作機會多半已符合一定的條件,所以誘因就無須多提,反倒是一般人會無意、甚至有意地忽略新工作的缺點或說是陷阱,而如果把這些缺點或陷阱一一找出來檢視,有時候能夠避免自己無腦地掉入一個更糟的工作裡,或者,就能發現我想特別強調的重點,那就是這份新工作不夠好的真相裡,你正好能夠 (某種程度上) 「完美」補上的獨特契合之處。

例如:

1) 「流動率過高」:很可能因為前幾位都住離公司太遠遠,而你正好住在公司附近。

2) 「受不了主管」:主管要求很多很細,有經驗的人受不了,而你沒相關經驗,正好需要母雞帶小雞一步一步幫你學會行業經驗,而且,為了把新領域的本事學起來,你自己會特意放低身段,起碼願意蹲個二年,這點,很可能就是被錄取的關鍵,特別是有工作經驗的人,少有人能夠認清這點、做到這點的。

3) 「薪水太低」:薪水不高、或不夠高的工作,多半是因為老闆覺得這個工作是「營運作業」類型的工作,所以這類型的薪水是「支出」(Expenditure,當然是越低越好,在這樣的認定框架之內,這點幾乎沒得商量。因此,面對這種情況,有二種因應的方法建議:

3.1) 先從這份工作進入這家公司,再設法找到轉換成「商機開創」類型 (銷售、BD…) 的工作

3.2) 直接換成是找尋「商機開創」類型的新工作

因為,從老闆的角度來看,「商機開創」類型工作的薪水不是「支出」,而是「投資」(Investment),因此,如果能帶給老闆一個新的商業視野 (Business Outlook),論述有據地說服老闆你能為他開出一塊更新、更大的商機,再回頭以合理估算的商業報酬推估自己希望爭取的薪資 (結構),往往能夠為自己談出更好的身價,這時候,原本認為在這份新工作會有薪水太低的「不夠好」問題,也以更高明的因對方式迎刃而解了。


除了這裡提到的「一般情況」之外,如果是專家、高手、強人、大神之流被八人大驕恭請挖角者,不在此列。


歡迎交流不同想法或心得,就醬!

2015-06-08

個人電郵「命名」的好壞,可是會要人命的!

No comments:

Image Credit: brandlective.com


文:Albert Weng 翁溓松

又到了畢業季,新鮮人的履歷又開始無差別的各自飛出,滿心期待能夠平順降落到一片富饒、優沃、又有自己發揮空間的土地,而正在期待這等美事發生的同時,有一件自己從來沒注意到的小事,可能正大辣辣地摧毀著自己的這個夢想,這件是就是新鮮人求職者的「個人電子郵件帳號名稱」。

除非是使用學校提供的學生電子郵件帳號,如果是個人申請的 gmail, yahoo之類的電郵帳號,有不少學生(在職人士也不少就是了…)都是在申請時一時興起想到一個好玩、喜歡的文字組合就先用了,也沒想那麼多。


電郵帳號的蝴蝶效應


但實際上,個人電郵在日後申請工作、學校或其他的競賽、入會等程序上,都會需要使用得到,一個當年申請時的淘氣、隨性念頭,就會讓這個或許有時候會讓初期從文件上接觸到當事人的審查者、面試官、潛在合作對象,因為當事人的這個有點怪怪的電郵帳號,而無法制止地對他這個人貼上一種「帶有負面或帶著疑問的標籤」,而這一切,即使到後來被判出局、失格、沒了機會,當事人很可能從頭到尾都不知道其實他的電郵帳號已經把他出賣了。

為什麼?

只有非常優秀的人選會被略過小節的審視,在一般的情況裡,特別是在最後的人選如果各方面的條件都符合要求,且彼此間的實力都不相上下時,從審查者的這一邊來看,履歷文件、面談技巧等很多都是可以學習、可以準備的,簡言之就是「可以包裝的」,但是一旦決定核准通過,這個人就是要每天碰到面、常常要互動的對象,這樣的話,在這些可以包裝的事物之外,有什麼是「沒有包裝的」?

其中,那個早在一個人想到日後要升學、就業、入會等很多未來的事以前就做的一個微小的決定,像是為自己個人的電子郵件帳號取個名字這件事,就可以看出他最真實的一面之一。

這是在這幾年看過很多申請重要機會,卻用著讓人啼笑皆非的電郵帳號而有的感觸。


砍掉重練,為時不晚


補救作法就是馬上重新申請一個新的電郵帳號,想清楚這次要為自己的個人品牌取個什麼名字,申請之後未來非私人興趣的事物,都以這個新的品牌名稱對外溝通,

「經營個人品牌,是長久之計、是細微之事」,很重要,唸三遍。

2015-06-07

為什麼要「閱讀」?

No comments:

Image Credit: blogs.edweek.org


文:Albert Weng 翁溓松

很多人鼓吹「閱讀」,但提出的原因往往略顯空泛或偏向個人經驗,不容易讓更多人,特別是本來不太閱讀的人能夠找到自己的閱讀動機 (開始) 與動力 (持續),我想就自己的體悟與心得,試著分享淺的看法,歡迎好友們指教與交流。

對於還不知道閱讀的用處與樂趣的人,直接說閱讀的好處是不會有效果,因為這中間找不到閱讀與他們自身的關聯,沒有這一個切身感受,就很難激發這群人的動機,沒有動機就更不用談繼續為之的動力了。因此,這個親身感受就要從與他們習習相關的「生活」裡來找。


邏輯是這樣的,「想法 -> 行動 -> 結果 -> 興趣」。

其中「想法」這個動作想的其實是下兩個階段「行動 + 結果」的簡述,也就是「如果…這麼做,就可以得到…這個」,因此,有了足夠的想法,就可以開啟「行動」。而得到「結果」,則是能夠發展與建立下一個階段「興趣」的關鍵,會有興趣是因為從這個「結果」中得到的好處讓人想要繼續擁有、甚至會想要擁有更好、更特別的結果,所以產生出「興趣」。「興趣」指的是「一個領域會讓人保有持續參與的期待與願意主動投入的動力」。

從上述的四個階段看「閱讀」,閱讀是哪個階段?

我認為閱讀是「行動」,因此,要找到閱讀的動機與動力,要從「想法」、「結果」著手,特別是「結果」。或說是以「結果導向」來思考。

「閱讀」這個行動會產生出的「結果」是什麼?

「閱讀」是帶動「思考」的重要前置動作,而「思考」是產生「綜合結論」與「自我觀點」的唯一途徑,能夠釐清複雜的事物而得出「綜合結論」,以及在混沌的狀況與訊息當中提出「自我觀點」,則是能夠讓自己「提升生活」的重要手段。

所以,從結果講起,『我為什麼要「閱讀」?』

簡單講,就是為了「提升生活」。

這個「提升生活」所用的方法是透過彙整分析來看出其他不閱讀的人看不到、看不明的綜合結論,再加上不斷精煉自己的觀點,能見人所未見的機會與風險,而要能這麼做,「閱讀」是很重要的基礎養份。

而我在這裡指的「閱讀」是廣泛的閱讀定義,閱讀的標的包括書籍、文章、人物、社會現象、國際情事都可納入其中,端看自己想要的「結果」是什麼,而由這個「結果」形塑出來的「想法」,則會決定一個人要不要閱讀,會想如何閱讀,在閱讀後,對自己、對旁人,對社會,想做出什麼「提升生活」的事了!

2015-06-03

「臉書履歷」(Facebook Profile),除了「臉書名片」之外,臉書還可(會)以(被)這樣用

No comments:

Image Credit: ibrandstudio.com
文:Albert Weng 翁溓松

越來越多人,跨越了年紀、專業、喜好與習慣,開始大量使用臉書 (或Instagram, Twitter等) 來把自己的生活記錄和對事物的看法一一註寫在網路上之後,想到去一個人的臉書牆上看看這個人在網路上呈現的是什麼樣貌的這種「再認識」的人際動作,已經從過去看人看情況只是偶爾為之,到今日幾乎快變成越來越自然的反射動作了。

在這種社會網路化、網路社會化的進化過程中,很多人身處其中卻沒有同步的自覺,我是指每個人自己在臉書上的行為表現。

先看「人」


臉友 (Facebook Friends) 多半不會完全是在實體世界就已經認識、甚至熟識的朋友。多半是過去在因緣際會之中,彼此曾因某段時期的共同關係 (同學、同事) 或某個共同關注的主題 (同好) 而互加為臉友 (有一種定義稱此為「弱連接」(Weak Tie/Link) 的人際關係),因此有了能夠常看到彼此的臉書動態的機會,但,這並不表示彼此的熟識度足夠到在對方的版上可以想講什麼可講什麼。

再看「行為」


不論是出於正義之聲,或甚至是對方的發文已對自己產生實質的負面影響,除非對方表明了邀請多方意見,否則都不宜在對方公開的臉版上留下輕佻、不負責任的言詞或各種有前述意味的表情符號。

理由很簡單,這就像在實體世界的公開場合發言一樣,在公開版上的留言,就像留在公共廣場的一塊佈告欄上白紙黑字的公告,而且,就技術上來說,除非有人主動刪除,否則這些留下的內容將會「永遠」存在。

這個永遠的「存在」,會像每個人的「隱藏版臉書履歷」一樣,雖然不會有人特別強調,但必要的時候,全部會被看得見。

試問,是不是每個人的每一則訊息都在寫好按下發文或留言時有想過,如果在某個時間會被特定的對象 (老師、家長、朋友、主管,想要追求的對象、還有,就是自己的小孩,現在沒有的可以想成現在的發文如果以後有小孩的時候) 看到的話,是不是還會發出一樣的內容?

而如果是換個方式,都是想清楚了才寫,並且明白所寫的內容將會跟自己連結在一起,很久很久,也認為有更多的人看到的後果是自己已預期好的情況,那這樣子在臉書上的行為就是一種自我負責的表現,等同於在實體世界的言行要求。這種表裡如一、言行一致的作法,才能長長久久。

會想到寫這篇觀察心得,是在幾次有人介紹合作對象與新創團隊,看看我能給什麼建議或協助時,在介紹的當下很習慣就互加彼此的臉書,但之後我一刷才發現,對方在初次見面時的自我介紹和在臉書上呈現的樣子實在是落差太大,而我相信前者容易準備 (裝也要裝一下),後者才更接近這個人真實的樣子。

理由很簡單。

制式的自我介就像應徵工作或申請學校時拿出來的「個人履歷」,不僅可以事前花盡心思好好準備,還可以請高人指點精心製作而成。但是,每天所思所想的或是個性、或是喜好全寫在臉書上,這之中可看出一個人的個性、自律、程度,以及期許自己與這個社會的關聯為何,是掠奪?還是互利?或是貢獻?總之,這個每個人自以為是隱藏版的個人臉書履歷,其實就技術上來說,已經是公開版的了。

有人說,「我只限定某些對象看得到,所以是封閉的,不算是公開。」沒錯,現在是封閉的,那如果未來有一天想要公開了,那之前的內容是不是洽當?再開一個臉書帳號也不是不行,但是一切都要重新再來過。另外,別忘了有「截圖、備份」這種作法。更別說是在別人版上的留言,早就都公開了!

最後,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若明人會知,言行請一致。

2015-05-30

從「眼神」看一個人的心智品質 (Quality of Mind)

No comments:

Image Credit: izquotes

向來對人有很高的興趣(誰不是呢?),以前多半會注意的是一個人外在的言行舉止,真要講起來,這也夠複雜了,所以這個研究功課永遠做不完,永遠很好玩。

最近,又試著再深入一些,開始留意另一個更能代表一個人的心理素質與當下精神狀態的要素,我稱之為「心智品質」,這個要素就是:「眼神」。


「眼神」是什麼?


這個很簡單的問題,先別急著看我的解讀,先想想你自己認為的「眼神」是什麼。

… (時間過了15秒,好了,應該有想到吧!那我們繼續…

我認為,「眼神」是指一個人以張開的眼睛(閉起來應該不算有「眼神」吧?)為軸心,同時結合臉部所有的動作所傳遞出來的「思緒」與「情緒」;所以也可以看成,「眼神」是快速傳達與看出一個人的思緒與情緒最簡單、最有效的單一觀察重點。

除了這個概念上的定義之外,「眼神」實際上是由什麼組成?又該如何觀察?或從另一個角度來看,要怎麼培養自己能有適度合宜的眼神呢?(這麼看來細微、卻是大辣辣呈現在外、再加上算得上是有點隱誨的小地方好像還沒聽有人教過?那就讓我來說說我的觀察與心得)

「眼神」的組成真要說起來,跟「眼球」唯一的關係就是「看著哪裡」,也就是眼睛看的方向和焦聚,其他的就不關眼球的事,而是包括眼皮張開的幅度、眉毛與額頭是壓下或上推,再來就是嘴形張合程度搭配臉部肌肉的整體變化。


該如何觀察「眼神」?


因為眼神不只是眼睛,所以在觀察一個人眼神的時候,不能只光看眼睛,而是要同時留意整個面部表情散發出來的訊息,最好還能一併看到當時的場合與環境因素,一個人會有什麼表情,跟他當下對於所處的環境會有或想要有什麼樣的反應有絕對的關係。一開始先練習把一個人的眼神加表情讀得更細、更多些,有了這一層基本的讀人功力,再開始同步增加當事人所處的環境因素這個觀察項目。結合後者一併觀察需要加倍的腦部運算能力(CPU),最好也一邊訓練裝備多核 CPU 才不致到時候遇到腦力跑不動的情形(我是認真的!)。


自己的「眼神」怎麼培養?


綜合以上,要先破題直接切入這個提問的關鍵來回答,以免誤導。

那就是,我想說的眼神培養是指真實、真誠、有助於人與人之間正面、有建設性的相處的那種眼神,而不是用來欺騙自己、矇騙別人的那種口是心非的眼神。

曾有朋友說,「每個人原本的眼神就是最真的啊!為什麼還要什麼特別培養才算是真實、真誠的眼神?難道不會越刻意越假嗎?

我的回答很簡單,『一個人在他對當下的環境感到自在的時候,就可以很自然、真實的表現出自己最原始、最直接、最真實的眼神;但是,隨著年紀漸長,會有越來越多的場合與狀況是沒辦法讓人感到輕越自在的對吧!就像在工作上、在會議中、在客戶面前、在主管面前、在一堆陌生人面前、在外國人面前…等等,還有很多很多時候都是這樣,更讓人抓狂或膽怯的事還不止如此,而是在面對這些讓人感到不自在的人或環境時,最要命的是還得同時跟這些人互動,就是一邊還被逼著你盯著我、我盯著你的「眼神交流」,再加上你聽我講、我講你聽的「思想交流」,在這樣的時刻,請問,有幾個人可以繼續維持在很輕鬆自在時才呈現得出來的那個「很真實、很真誠」的眼神?

至於要怎麼培養自己的眼神,才能同時表現真誠、而又要能夠兼顧當下與人溝通時在「眼神」上所需要的「專業與精準」,以下幾點是我覺得簡單有效的自我養成訓練…


(未完待續)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