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2-17

別再把「Interview」當「面試」,成功謀職從搞懂「對等」開始

No comments:

Image Credit: thetiquetteschool

文:Albert Weng 翁溓松

[登登Lifehack看到這篇 The Secret Behind Typical Job Interview Questions和我在文中分享的很多觀點十分相近可以對照比較希望有幫助到]

把 Job Interview 當成是「面試」,其實更像是以學生的姿態去應試,心理上,就是準備去被「考」的,想當然爾,在面試時,出現像是考前焦慮、考時手心冒汗、口試時心神不寧、講話結巴等考試症狀,就幾乎是每個人都曾有過的難忘回憶。



「求職」 vs 「謀職」


但說真格的,不知是亞洲或是華人社會的文化束縛,亦或是一直以來,「求職」這件事,一直被當成是求識者向徵才企業「懇求一個謀生的職務」,而不是由求職者自身出發去「追求一個想要的職務」,也因此,「求職面試」這件事,就真的像是去接受另一個能否被錄用的考試,主考官在上、求職者在下,幾輪的個資填寫、心理測驗、職能筆試,再加上重頭戲的口試下來,多半是身心俱疲,再加上錄取與否也顯少在面試的當天就正式告知,就造成面試後,整個人像是被剝了幾層皮,卻仍不知付出後的收獲是否對等,而整個過程都令人產生極大的心理壓力。

這樣的經驗光是用想的就令人頭皮發麻、望而生怯,但其實,「面試」可以不用這麼累,而且會更有效。



求職面試 = Job Interview


先來看看另一個說法。

Interview在媒體界中,常見的中譯是「專訪」或「訪談」,是指在節目中邀請來賓(一般是專家、學者、名人或官員),以媒體提問、來賓論述的方式進行對談,目的在於透過媒體的提問設計,讓來賓的特定經驗或獨到觀點可以有鋪陳、有系統,同時有意思地或是以文字稿、或是以影音型式製作成訪談的節目內容。

讓我們再一起重新看一遍「面試」這個詞,如果要用英文的觀點來看,中文「面試」的英文是Interview,綜合來自媒體對 Interview 的定義與用法,在找工作上的 Job Interview,最合適的應該是譯為徵才「面談」,而非「面試」。



「面談」 vs 「面試」


面談與面試,雖僅是一字之差,但就是在這一字的選擇之間,決定了兩個全然不同的心境與準備方式,更不用說結果會是天差地遠的了。而我想特別強調的是,你的那一場,倒底會是「面談」還是「面試」,其實有幾件事你自己可以控制,這也是我寫這篇要分享的重點。

徵才面談這個安排,是出自於徵才企業的用人需要,針對特定的職缺,在一定的資格與能力篩選程序後,安排符合一定資格的應徵者透過當面交談,由雙方個別或共同評估與確認彼此有無締約(雇用契約) 的機會。從客觀的角度來說,在面談中,雙方的立場是對等的,實際上,也必須維持這種對等性,才能完成一個有效與成功的雇用。



「對等」,把握這個關鍵思維,才能一關過一關



「謀職面談」的定義


選定符合自己職涯規劃的職缺,並以徵才方的職務需求為重點,透過適當的交流,充分展現自己的特質與價值,以尋求錄取的機會。

而之前提到的對等,就得從開始做起,一個一個逐步到位。



對等一:選定的職缺符合職涯規劃


從前述的「選定符合自己的職涯規劃的職缺」,就要開始採「正面表列」的作法,也就是瞭解職務需求與自我評估後,屬於符合興趣專業與職涯規劃才算。如果沒作功課、好像差不多就都去談,這樣浪費彼此的時間不打緊,更大的問題是這麼做找到合適工作的機率很低。很多連續謀職者共同的核心症狀都是這一項。

選擇職缺時,有三個一般性的關鍵決定因素,「市場」、「產業」、「職務」。市場的規模會決定投入其中的企業數量與競爭程度;而越是成長型的市場,配合開創型與衝次型的發展需求,在企業內也會有較多發揮的空間;而「職務」,則是決定工作的屬性與挑戰性最直接的因素。找到能勝任又符合自我興趣的職務,才有機會全心投入、越做越好。


對等二:著重在職務需求瞭解後的對談,而非個人資歷的八字解盤


面談時常覺得被不斷要求自我介紹、或被再三詢問過去工作經歷的細節會感到很無力,甚至有時會有種被X光機掃描過的不適嗎?這樣的經驗其實大可不必。方法不是當場斷然拒絕,立馬走人,而是從心境上著手,從準備中出手。

面談的重點是「職缺」與「應徵者」,兩者缺一不可。

這是面談成功的關鍵。在面談時,所有的話題與討論,都需要同時呼應到職缺與應徵者,也就是說,只有在提問的問題與職缺內容有關時,才算是在面談中主要的對談範圍,其餘的應被視為是閒聊,而這樣的問題,就是可依個人(特別是應徵者)的意願選擇回答與否,當然,很多的問題看似不直接相關,其實可能有間接相關,起碼一般情況皆適用。



要這麼做


因此,面談時,專注在徵才方的職務需求,特別是開缺的原因與此職缺在計畫中需要達成的工作成果。所有的對談,都應主動圍繞在這件事上。實例上,也常發生是面談的主管自己聊開了,這時候,也可適時在接話或回話的時候,藉由一個提問,順勢把話題帶回面談的重點。怎麼做?就是始終專注在「現在談的話題,是不是可以幫助彼此評估『我們有機會一起共事嗎?這個重點上」。


別這麼做


特別是別陷入一問一答中,單單回答自己的背景與工作經驗就停下來,等著被問下一個問題。再次提醒,別把 Interview 當面試,重點在「談」,而要怎麼有效地「談」,就得在一來一往的對話中,先是一邊觀察與拼湊出來自對方的資訊與訊號,再看看自己預計的目標與當下的判斷,藉由回答與對談中,呈現自己希望達到的印象分數與實質分數。

實務中常遇見應徵者無法針對職缺的需求進一步提問,僅以對職務說明書或面談的片面理解,就一股惱地細數自己過去的豐功偉業,一發不可收拾,這種情況,特別常見於行銷業務類型的應徵者身上。更別談也有很多人,根本是看職稱就先應徵,連職務說明書的內容都沒看清楚,還要面談主管先介紹一下,經驗中甚至有外商或大公司10年、15年資歷者也是這樣。像這樣不尊重自己、更不尊重別人的情況,也怪不得面談主管給臉色看了。



對等三:面談主管有「雇用意見」,那你有「雇用提案(Job Proposal)」嗎?


在面談中表現主動、且能有效自我推銷絕對是加分也是需要的,但,若不是對準了特定的職務需求,提出有效的經驗佐證來加強對面談職缺的契合度,而只是一味地自我澎漲,往往只會是反效果罷了。因為,拼命「說」或「吹(噓)」不難,但「聽」的足夠與「想」的到點後,足以針對面談主管在面談中需要建立對應徵者在錄用判斷上的「雇用意見 (Employment Comment),其實是需要由應徵者自己藉面談的機會與對談的內容,提出一個「雇用提案 (Job Proposal)」。

在面談中,一邊確認與收斂面談主管對職缺的需要所提出的問題與條件,並一邊針對自己的特定經驗與人格特質,清楚說明在未來若有機會加入,會採用何種作法與行動,為該企業創造某個特定的「機會」或解決眼前遭遇的「問題」。

簡單說,應徵者的「雇用提案」若準備的恰當、表達的有效,就有很高的機會在面談主管總結這次面談的「雇用意見」時,在最後一刻給刻給序一個最直接有力的影響。


而之前提到面談主管的「印象分數」,有一大部份,可以在最後一刻的「雇用提案」,把握機會給自己加分。因為,一場面談下來,真記得的細節其實不多,應徵者若能清醒地把握最後的關鍵時間,幫自己總結最有力的亮點,不僅是幫自己,更是幫忙面談主管能更明確地下筆,把他的雇用意見完成。

還有,在一場費心耗神的面談最後,還有充足的精氣神能簡單、清楚、有信心地推銷自己,絕對會給另一頭也累了的面談主管留下一個深刻的印象(分數)。


機會(成長) vs 問題(痛苦)


面談的範圍是以職缺與應徵者的交集為主,除此之外,還有什麼是最主要的方向呢?

很簡單,就兩個,記不起來我也幫不上忙了。

1) 創尋「機會」
2) 解決「問題」

你沒看錯,就是「機會」與「問題」而已,這不僅是面談時的重點,更可以說根本是企業經營的最核心工作。而任何的徵才動作,其目的也就是在尋求這兩者之一,甚或是兩者皆有。

面談,就是為了瞭解與評估應徵者在該職缺上,是否有可能:

1) 為徵才企業創造機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程度?
2) 若有機會加入,他成功率有多高?
3) 可能有什麼風險會讓應徵者在加入後無法達成這個目標?
4) 是否有機會排除這些風險?
5) 而這一切,所需花費(含有形與無形)的成本會有多大?

最後,在徵才期限內,所有可能的應徵者中,哪一位的成功率最高,且需付出的成本在徵才預算之中?


「原來另一邊的景緻是這樣啊!」


你參加的一場面談,就是上述這個程序的一小部份,而這個場景,才是徵才企業內部幾位人資與用人主管之間真正衡量或擔心的狀況。進階一點的謀職者,如果可以在這些較複雜的問題上也找機會在面談時幫自己也幫面談主管出出點子、或者能進一步解除他心中的疑慮,這樣的細心加貼心,肯定會加很多分啦!


「不再只獵大頭,現在是好頭就獵!與獵才顧問(Headhunter)的面談


過去印象中,以 Director, VP, CXO, CEO 為主的獵頭行業,隨市場與產業的變動,近年來,獵頭顧問的服務範圍也開始有部份開始擴展到企業中基層的高潛力專業人才了。特別會鎖定具備特殊專業技術能力、或擁有高度跨區域、跨領域的領導與管理能力者,已經有特定的獵頭業主因應委託企業的需求,開始積極接洽在30~35歲的潛力人才。有志更上層樓者,可及早準備;而眼光瞄準國際市場的人,最起碼先把商業英文的級數拉高,還有,也該有個專業、犀利的 LinkedIn Profile

回到面談這個主題,在和
獵頭顧問接洽時,更應該把握「對等」的原則。透過獵頭顧問的專業與其握有的資訊,幫助自己進行職缺合適程度的評估,同時把與獵頭顧問的面談時,作為預演,同時可請獵頭顧問幫個忙,給自己一些改善建議,他們都是專家級的,閱人無數(包含各式各樣的 CV 與實際面談)不打緊,更重要的是,他比你瞭解徵才企業的需求,甚至特定主管的用人偏好,有這一層的預檢與修正,除了準備可以更確實外,也對加強面談時的信心有很大的幫助。


「謀職面談」的影響很大,但被大多數人忽略了


「從找第一份工作開始,每一次的謀職與轉職,都是人生最關鍵的時刻之一。」這樣的觀念,很多人都能理解,但真正去想個清楚、做好準備的人,在真實生活中,少之又少,而且不會因工作資歷的長短有太大的差異。也正因如此,就常看到很多人,多是在非自願性、而沒準備的情況進行謀職或轉職, 這樣當然很難如質、如實、如期地找到合適的工作。所以,是不是要好好瞭解、學習一下「謀職」、「面談」!


「好人才找到不好工作,好工作找不到好人才」別再逗了!


每個職缺都是不一樣的,甚至同一個職缺在不同的時間點所需的能力與條件也是不一樣的。目前職場上人才與職缺的供需失衡與謀合不易的現象,有很大的一部份,其實是徵才公司基於職缺所需,希望或要求應徵者要能盡量符合職缺的要求,但在應徵者這邊,往往缺乏足夠的認知與準備,能夠在面談時一方面確認可符合的職務範圍,一方面可以突顯自己獨到的雇用價值。而這樣的資訊不對稱,正是謀職與徵才這件事一直以往始終難以提升有效性與效率的主因。這麼大的題目,我暫時無解,但就整理分享一些個人經驗,希望有幫到需要的人。

---
延伸閱讀The Secret Behind Typical Job Interview Questions
以下是本文一開始提到在 Lifehack 的文章中所附的資訊圖解,請看!

2014-02-14

你「面試」很強嗎?先看看沒人告訴你的「潛規則」再回答

No comments:
Image Credit: cnn
聽到「面試」兩個字,你的心中有沒有明顯感到有一股巨大的壓力襲來?


如果有,恭喜你,你一點都不孤單,起碼我認識的大多數人 (包括我自己) 都和你一樣;如果沒有,那你要不是沒面試過,就肯定是大神,趕快現身 (留言回覆一下咩!),讓大家膜拜一下。

進一步想,面試之所以會讓人不安、緊張、甚至產生深度的恐懼、避之為恐不及,絕對和社會風氣過度重視「考試」脫不了關係。但,面試 (Interview) 不是考試 (Exam/Test),用面對考試的心態和準備去面試,結果就真會如同去參加考試一樣,難以預測與管理。


先搞清楚:「面試是在找機會,考試是在測程度」


以準備考試的方式準備面試,多半就會從「考古題」、「標準題型」、「應答技巧」等方式下功夫 (「考試控」是嗎?),這樣的準備會讓面試的過程,像極了機械式的你問我答,不僅回答的內容缺乏辨識度 (「你」是誰?),更少了面試過程中最最最重要的元素,「為什麼要錄用你?

再者,這樣「應考式」的面試回答,明擺著就是把自己過去的經歷與成績攤出來讓人「評分」,就要靠這樣得到「偶佛 (Offer)」慈悲,這種從頭到尾被動挨打的姿態,肯定對影響結果起不了作用,因為這種作法,「評分表是別人定的,分數是別人評的」,而你,是來「被烤」的。

但面試非得是這付場景嗎?

當然不是。先來看看「面試到底是在做什麼?

面試其是一個「徵才公司與謀職者雙方在『尋找機會 (Hunting for Opportunity)』的相遇」(請自行在腦中產生畫面畫面)!始於徵才公司出現了一個職缺,需要尋找一個找到合適人才的機會;另一方面,來自準備就業或待業中的人才,需要尋找一個足以付出工作能力或實現專業技能的工作機會。因此,面試對雙方來說,都是一樣要「尋找機會」。

想要面試成功,一定要先了解徵才公司在該職缺徵才背後的需求 (是打算要解決問題創造機會,又或兩者都有?),然後重點是要設法在面試的過程中,找到好機會展現你的「職務提案」 (Job Proposal),這個提案的結構大致上是這樣的,「根據我對目前職缺的初步了解…,如果有機會加入貴公司/團隊,在此職務上,我會怎麼怎麼做…,請問主管對於我剛提出的工作構想與安排,不知就這個職缺以及您的角度來看,合不合適?或有什麼建議有機會做得更好?」這種提案策略可以主動創造有效又有利的面試對話架構,更可從一般被動接受問題,也只以回答問題為主的面試模式,有效將「面試 (當面測試) 翻轉成面談 (當面對談)」。

再進一步說,上述所提的這個過程,其目的就是創造與面試主管一同藉對談來建構與設計這個「共同面試評分表」的面談效果,更好的就是能在對談中一起打分數,並能夠一起確認最終評分 (面試主管所認定的分數)。這會有助於在打完分數 (面試結束) 後、由面試主管做出最後錄取的決定之前,藉由在面談中一路俟機建立與鋪疊的個人特點或優勢,在爭取錄取的機會上有較多元與較有效的「切入點與施力點」。

如此一來,就會比一般把面試當考試的應徵者,樹立更好的比較優勢,也相對有機會「把面試轉為面談」囉!

Successful Proposal Made Easy, a Framework that Works for Everyone.

No comments:

Image Credit: echoadvertisinginc

Posted by: Albert Weng

After the 3 key criteria of making a proposal, here's a more complete step I'd like to share for a daily basis while making effective proposals.

These steps are very well considered and developed by my own experience and experiment, which start from a high level view and angle, with a purpose to make a quick check on its business case, following on that, to take further steps to go one level down to subsets, and continue to the next. The whole process will always keep the big picture alongside the zoom-in and detailing, while maintaining a solid structure from top to bottom. Here're the steps.

Steps of proposal generation:
1. Idea
2. Draft
3. Prototype
4. Template
5. Guideline
6. Proposal
7. Plan

More detail here.

1. Idea
At this very beginning stage of an idea, it could be orally or by a quick script/ sketch to brief/ pitch, mainly to make a good sense about its business case, in order to get a green light for next.
1) The problem
2) The solution/ product
3) Alternative
4) Prospect
5) Why you (the team and yourself)?
6) Resource
Output: free format of making the idea pitch, depends on the case and who to pitch to

2. Draft
The first context of the proposal in a written format, which covers the conclusion of the Idea stage, includes the agreeable feedback from stakeholders.
Output: a brief written doc of the case.

3. Prototype
Make a very simple but complete work of the desired output, this is a starting point of MVP practice. A prototype shall include:
1) Feature sets (to complete as a work/ product, and those to highlight/ or was unique)
2) Look and feel (describe or present in a way that's enough to be evaluated for a go/ no go.
A prototype is a short form of the work, with clear indication of the highlight and difference between those that's been ignored intentionally. No need to make a full version.
Output: a simple, short form of the work/ product

4. Template
The formal stage of making the work/ output close to the final one. Especially when there're a series of work/ product to be made by a similar guideline. Template normally contains a real work/ product as a full example, and the template itself with clear design in line with guideline.
Output: A complete form of the work/ product

5. Guideline
A clear description of the rules and styles from inside out the the work/ product so far as the baseline while the development of its template followed.
Output: a supporting doc to the work

6. Proposal
As a formal stage of making a proposal pitch to anyone involved, the proposal shall contain all essentials, include:
1) The business case
Background, opportunity, solution/ product, alternatives/ competition, team, timeline, resource, cost/ ROI.

2) A ready prototype
So the formal evaluation of design idea, architecture, structure, feature sets, look and feel, user experience could be taken into practice and thus full consideration for getting final/ formal approval to kickoff.
Output: a written doc with full pitch, attached the ready prototype

7. Plan
After the proposal was formally approved, its associated resources, budget could be then recruited and thus, the plan will be completed for further execution.
Output: a solid project plan to guide for execution to produce the work/ product as planned.

It's a quite long process, however, this applies to most of the possible proposals within the workplace, when you're doing it, or when you're helping others to make one.

2014-02-13

創業者,沒有挑工作的福利,我是指會成功的那種

No comments:

Image Credit: icestentatious06

文:Albert Weng 翁溓松

以為創業後就可以「當老闆」,然後開始分配工作,只做自己有興趣、或就是當個「老闆」管人就好?

實情絕非如此,特別是在最大宗的微型或小型創業更是,原因很簡單,因為是創業,本來就是創造一個原本不存在的事業,不論是構想、計畫、組織、通路、或客戶等,也許有幾個部份是全新的,或甚至這幾個關鍵版塊完全都是新的。因此,初期根本不可能完全想清楚所有的工作內容與職務安排,一定會有很多工作是當初沒想到或就算有想到,但找不到合適的人去做的,怎辦?這時候,如果創業者自己無法快速接手,不論是暫時或得接一段時間,會依這種工作的重要性對營運產生對等的衝擊,幾次下來,營運就會開始出現問題、危機。


其實,真正全心投入的創業者都會「自動淡化自己對工作偏好的挑食思維與習性」

反之,他們總是想著「什麼事是必須做的?」「有沒較好的資源 (人或錢) 去完成?」

若無,就會直接捲起袖子動手做先。


若遇上較複雜的工作時,就會帶頭找幾個同仁訂好大致方向與工作框架後,就先發動引擎開始前進,在進度中一邊學習與修正。

之中的關鍵思維

若重要的工作創業者自己完全不會,聘人來做恐會引發未來完全受制於人的潛在管理難題。
若重要的工作創業者自己不甚熟悉,聘人來做則會遇上未來難以深化細化與優化的成長瓶頸。

從這觀點來看,如何識別一個優秀的創業者?

只消問一個挑戰性很高、無法以單一回應解答的企業實務問題,看看得到的回答是「Well, it depends」、「這問題無法在這裡簡單的回答!」又或者,可明顯地看出,他的眼神由平視切換到凝視的作戰模式,接著的是坐挺身子,或連袖子也象徵性拉了一下,然後開始以簡單的一問(逐一確認「策略假設」)一答(依假設成立的條件提出對應的建議),對話的最後以建議提案的「目的、假設、策略、資源、時程,風險」,帶著專業上的本事與態度上的自信,作出總結,之後,對於此建議提案在實際案例企業中的可行性與成功率,展現出十足的關切與渴望得到回應與討論。

A conversation is not just a conversation, the successful businessperson sees and seeks every opportunity to make all possible and positive progress from the time and effort they spent on, even from "just" a conversation. For whom who pay clear attention, very likely you'll observe and spot on this phenomena while taking every breath.

---
Reference:



"...平庸的創業者通過聘僱人來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而出色的創業者則會做任何他們認為是對公司有利的事情,即使他們不喜歡做。..."

Dirty Work 也得吞下去創業家什麼事都願意幹才會成功



Original Post by Sam Altman

2014-02-08

創業模式開啟,心態與作法先要到位

No comments:

Image Credit: amsterdamcurated

文:Albert Weng 翁溓松

心態上,面對「事業」相較於「工作」,會永遠追求更好的可能,同時會持續精進過去的缺點、現在的能力與未來的實力,而不單單只是完成被交辦的任務就轉成閒置或切換成事不關己的模式。

作法上,更是要「不分彼此、自動補位*」,以達成最可能的成效為目標,因此,也自然需要學習與精通多元的領域與專業,常聽到的校長兼撞鐘,差不多就是這個意思。

註:「不分彼此、自動補位」是我對協同作業 (Collaboration) 在實際職場的真切體悟。

創業在小公司與大公司的體悟

No comments:
Image Credit: brandonalter

文:Albert Weng 翁溓松

小公司拼的創業 (新創),沒手 (資源) 沒腳 (資金)


一磚一瓦都得自己親手建起來,事業起來了,手腳也長齊了,更重要的是,這付全新的手腳,已是經過千錘百煉、強壯何止百倍的「金鋼身手」了。反之,就算這樣的徵型創業最後以失敗收場,反正本來就是沒手沒腳啊!但這趟難得的人生經歷,絕對是場帶得走的嚮宴。

大公司做的創業 (內創),綁手 (政治) 綁腳 (溝通)


更是什麼事都得自己親自串起來,但可能更複雜。

沒有哪一個比較好、或比較簡單,都是當下面臨產業轉型的必要之務。

2014-02-07

台灣產業面臨的關鍵議題與可能的解方

No comments:

Image Credit: izquotes

文:Albert Weng 翁溓松


1. 眼前最關鍵的產業問題,「人才短缺」與「產業變動」


1.1) 人才短缺

台灣產業 (尤其是科技產業) 正面臨重大的世代斷層挑戰,第一代打天下的一群人多半年事已高,放眼未來十到二十年,領導空缺將是最重大的核心經營議題 (沒了領頭的人,再多的專才、人才亦是群龍無首的散沙困境,試想台積電張忠謀與鴻海郭台銘近來在接班議題的例子皆是);再者,過去極度缺乏有計畫、有系統地培養各層級的領導與管理梯隊人才,因此,僅是沒有高階接班人計畫,就連屬於中流砥柱的中高階主管的養成同樣處於極度匱乏的窘況。

1.2) 產業變動


過去,多數企業以「拼命、照做」為最高指導原則的經營策略,在以中國為主的後進者以青出於藍、更勝於藍的「比狠、更拼追趕之下,台灣產業已明顯遭遇來自相同代工、低價、高效的強力競爭威脅,因應市場競爭而必須轉型與升級的壓力已然迫在眼前

帶領企業,需要人才;帶動企業因應產業變動進行正確的改變,更需要最優秀的人才,才能成功地突破重圍、開創新局。在企業本身難以自救的困境中,結合深厚產業經驗的「新學術力量」,將是其中有機會在此關鍵時刻扮演重要的突圍領航人 (Breakthrough Navigator) 角色。

2. 關鍵議題的可能解方:「管理教育與再教育」、「新事業發展」、「內部創業」


2.1) 管理教育與再教育


過去至今,台灣企業的管理能力多半來自「有機養成」,鮮少有整體計畫與確實導入,多半是型式上的點綴上課、或短視地只以獲取學位或累積所需的上課證明為目的,整體而言,管理教育養成的成效普遍不明顯,更不持續。因此,急需有計畫地注入管理教育或再教育來重新打造好的組織管理基礎

2.2) 新事業發展


既有的企業在面臨產業重大的變動而需要突圍,其中一個經常採用的手段就是推動「新事業發展 (New Business Development, NBD)」,藉由 NBD 的獨立性、卻又可策略地運用原組織在資源與資金的奧援,較有機會在新戰場快速開出新局,提高成功機率。

2.3) 內部創業


另一種更積極的新事業發展,則是直接採取內部創業,視情況,以幾乎完全獨立的事業單位 (Business Unit, BU) 或獨立營運 (Spin-Off) 等模式,以更大的營運自主權自負營虧,其中,需要由在企業內部具一定資歷與足夠信任基礎的高階主管擔任 BU Head,否則多半會在中途卡住或被迫提前下車。

雖然內部創業在台灣仍是一個相當概念化、理想化、且仍未具體發展完備的一個關鍵對策,原因多半出於組織本身的整體管理能耐不健全,導致內部創業的相關準備與執行流程皆難以有系統、有紀律地推動,故而產成信任危機,因而未能普及,但,內部創業是中大型企業在面臨轉型與升級的選項上,特別是以風險管理為優先考量的情況下,可主導其策略佈局以在未來的營收或技術的發展上,有效地為母公司帶來助益的較佳選擇。

上述問題,對於對科技產業投入甚多的台灣來說,已對許多的工作者與其家庭產生重大的影響,面對這個全球趨勢發展所造成的巨大典範轉移衝擊,從過去的經驗可以明顯的確定,別再指望與等待特定單位或對象來主導與負責,才被動地選擇、配合其轉型、轉職 (如果有的話,最近公開的 Nokia 裁員法應該難有台灣版) 的安排。反之,可以由每個關心與受影響的人自身出發,先找出自己的專長與興趣,提早培養具未來競爭力的能力組合,主動為自己鋪新路、開新局。

摘錄自網路
- 做不會做的事叫「成長
- 做不肯做的事叫「改變
- 做不敢做的事叫「突破

打造一個更好的明天,我相信,以上三者缺一不可,還得要不斷交互發功一段時日才真成得了事,而串接其中的通道是理性與嚴謹的「自持」,所需的養份則來自內心想定了兵來將擋、水來土淹的「自信」,最後,成事的關鍵在於遇事能不驚、不亂、不急、不傲的「自在」。

2014-02-06

發文行銷:由領頭的人親自說個好故事

No comments:

CEO IM Translation small resized 600

Image Credit: blog.hubspot

文:Albert Weng 翁溓松

「發文行銷」:我的故事對你的意義

寫文章,或說寫好的文章,在這個無限分享 (狂轉、瘋傳) 的網路時代,相較於精美的型錄與費工的影片,應該是最柔性、最經濟、也有機會產生重大效果的行銷動作。一個好的行銷故事,其實不在說清楚、講明白自己的訴求,反而是點出與強化目標讀者腦中那個百思不解的疑問、或心中那個渴求共鳴的聲音,從 SPIN 帶出 AIDA,自然能夠得到相對的回響與轉發效果。


「說什麼?」:主題、品牌、見解、企圖


有計畫地以一波波的發文來「創造話題」,增強「品牌識別」、建立「獨到見解」與展現「市場企圖」,直接與間接為未來的「重點產品上市」與「重點業務推動」來開路與持續鋪路。

「由誰來說?」:誰領頭誰親自說


越來越多的企業,希望透過其高階領導人的親身說明,給予市場與客戶更多的 Human Touch & Human Care,從建立對「人」的認同與興趣,進而產生對「品牌的拉力」,同時,亦可活化一般品牌行銷過渡制式化、僅著重「產品」的設計與包裝等同質高的行銷窘境,而開始著重「以領頭人物為主題」的行銷規劃與設計。


「怎麼做?」:故事、發文、閱讀、啟發、分享


在商業行銷中,主流、大宗且同質性高的產品,往往很難在常見的產品行銷上真正實現「差異化」,若是由其企業、品牌、產品的領頭主管親自說明,特別是透過文字的方式,因為文字的解譯需要透過「閱讀」這個唯一且關鍵的方式來取得訊息內容,而閱讀本身就是一個主動整理以建立理解的過程,其中可由讀者本身在閱讀時自行依個人的背景、專長、疑問與偏好等產生很多的聯想與啟發,並以之建立一個讀後的印象或心得,更有機會在這樣的深度整理後,造成廣大的分享效應。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