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6-03

「臉書履歷」(Facebook Profile),除了「臉書名片」之外,臉書還可(會)以(被)這樣用


Image Credit: ibrandstudio.com
文:Albert Weng 翁溓松

越來越多人,跨越了年紀、專業、喜好與習慣,開始大量使用臉書 (或Instagram, Twitter等) 來把自己的生活記錄和對事物的看法一一註寫在網路上之後,想到去一個人的臉書牆上看看這個人在網路上呈現的是什麼樣貌的這種「再認識」的人際動作,已經從過去看人看情況只是偶爾為之,到今日幾乎快變成越來越自然的反射動作了。

在這種社會網路化、網路社會化的進化過程中,很多人身處其中卻沒有同步的自覺,我是指每個人自己在臉書上的行為表現。

先看「人」


臉友 (Facebook Friends) 多半不會完全是在實體世界就已經認識、甚至熟識的朋友。多半是過去在因緣際會之中,彼此曾因某段時期的共同關係 (同學、同事) 或某個共同關注的主題 (同好) 而互加為臉友 (有一種定義稱此為「弱連接」(Weak Tie/Link) 的人際關係),因此有了能夠常看到彼此的臉書動態的機會,但,這並不表示彼此的熟識度足夠到在對方的版上可以想講什麼可講什麼。

再看「行為」


不論是出於正義之聲,或甚至是對方的發文已對自己產生實質的負面影響,除非對方表明了邀請多方意見,否則都不宜在對方公開的臉版上留下輕佻、不負責任的言詞或各種有前述意味的表情符號。

理由很簡單,這就像在實體世界的公開場合發言一樣,在公開版上的留言,就像留在公共廣場的一塊佈告欄上白紙黑字的公告,而且,就技術上來說,除非有人主動刪除,否則這些留下的內容將會「永遠」存在。

這個永遠的「存在」,會像每個人的「隱藏版臉書履歷」一樣,雖然不會有人特別強調,但必要的時候,全部會被看得見。

試問,是不是每個人的每一則訊息都在寫好按下發文或留言時有想過,如果在某個時間會被特定的對象 (老師、家長、朋友、主管,想要追求的對象、還有,就是自己的小孩,現在沒有的可以想成現在的發文如果以後有小孩的時候) 看到的話,是不是還會發出一樣的內容?

而如果是換個方式,都是想清楚了才寫,並且明白所寫的內容將會跟自己連結在一起,很久很久,也認為有更多的人看到的後果是自己已預期好的情況,那這樣子在臉書上的行為就是一種自我負責的表現,等同於在實體世界的言行要求。這種表裡如一、言行一致的作法,才能長長久久。

會想到寫這篇觀察心得,是在幾次有人介紹合作對象與新創團隊,看看我能給什麼建議或協助時,在介紹的當下很習慣就互加彼此的臉書,但之後我一刷才發現,對方在初次見面時的自我介紹和在臉書上呈現的樣子實在是落差太大,而我相信前者容易準備 (裝也要裝一下),後者才更接近這個人真實的樣子。

理由很簡單。

制式的自我介就像應徵工作或申請學校時拿出來的「個人履歷」,不僅可以事前花盡心思好好準備,還可以請高人指點精心製作而成。但是,每天所思所想的或是個性、或是喜好全寫在臉書上,這之中可看出一個人的個性、自律、程度,以及期許自己與這個社會的關聯為何,是掠奪?還是互利?或是貢獻?總之,這個每個人自以為是隱藏版的個人臉書履歷,其實就技術上來說,已經是公開版的了。

有人說,「我只限定某些對象看得到,所以是封閉的,不算是公開。」沒錯,現在是封閉的,那如果未來有一天想要公開了,那之前的內容是不是洽當?再開一個臉書帳號也不是不行,但是一切都要重新再來過。另外,別忘了有「截圖、備份」這種作法。更別說是在別人版上的留言,早就都公開了!

最後,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若明人會知,言行請一致。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