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Credit:
在和好友小聚時,習慣性都會聊聊彼此最近都對什麼感興趣、對什麼開始不感興趣,其中大家先後提到的心得,正是大家認為聚在一起該是什麼樣的型式,已經開始變了。
(「閒聊」是好友相聚永遠的必須品,在此就不多說了。)
以前呢,可能是當學生當成精成型了,因此,最接近上課模式的「演講」型式活動在一開始較廣為接受,反正只要有人要上台去講,其他人就是坐下看前面,有沒有在聽、在動腦也不會有人知道,心裡想的是只要 Q&A 的時候不要被點到要發問或回答就好 (仍試著保有一種不算存在的存在感…),參加演講這種活動就是去加減聽一些有趣、或偶爾碰運氣聽到一些有料的就行了。
但是,聽多了、聽久了「演講」,不免開始讓人覺得好的講者多半「匠氣過重」(不好的講者就該回家多多練習,不好多說…),越聽越發現很多都是精心準備的「罐頭話語」(Canned Talk),口條是很流暢、語調是很優美、聽完是很享受,但,但是有人平常是這樣講話的嗎?(平平仄仄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的…) 這種精采地像一場演出的演講,說真的啦,就是想要當講師、需要上台商演的人才需要學的,同樣不是一般人覺得實用、可以學得來的。所以一般人在看完一場「秀」之後,除了筆記拍手驚呆之外,好像沒辦法真的學起來什麼 (肯定有很多可以學的地方,只是優秀講者的程度不是一般人可以立馬學上手的,光是記一些名言金句效果反而會有東施效顰的危險!)。
那不想聽那麼多演講,什麼型式好?「分享」就是一個在網路社群時代快速興起的新型式,因為,不要在那麼明顯區分台上的講者比較厲害,台下的聽眾比較肉腳,而是邀請「當事人」來分享自己親身的經驗,台下的人此刻是來「聽故事」、而不是來「聽課」的,所以,型式會鬆散一些,氣氛也輕鬆許多,在這種型式裡,最重要的是「分享」的真實性,而不是像演講時要求說話漂亮、還要專業的肢體動作,麵~,越真越好。此時,因為台上台下沒有優劣強弱之分,因此,如果分享者「給問能答」,參加的人相對會更願意提問,因為,此時的提問更像是交流,想知道的也多是當事人對特別事物的觀點或判斷,這類的問題沒有標準答案,更有機會激盪與會人員不同的思路與創見。
那「分享」有什麼不足之處?它的優點也正是他的不足,因為型式鬆散提供了開放多元的交流,相對地在這樣的自由討論當中,就很難聚焦在一個特定的主題上深入探討,或許在場有些人不想深入,而想繼續隨意發想,多聽聽別人更廣泛的看法,而不想停在一個點上。所以,分享之後,就開始出現另一個選擇:「個案」。
個案的型式就是從 Case Study 延伸而來,因為,大家碰面久了,除了閒聊之外,如果多以「分享」為主,有時像隔靴搔癢,總是覺得停在事物的表面光是看著,卻碰不著也使不上力,但事實上每個人在生活上與工作中明明就有一堆相關的個案狀況,要嘛是痛苦不已,要嘛是機會難得,怎麼不拿一兩個個案來深入研討,聽聽大家不同領域的觀點,也藉機請教不同背景與經驗的好友一些切身的問題,此不妙哉?的確是妙呀!而且,這樣的型式仍然是好友間的非正式聚會,充其量就還是朋友間的閒聊、討論,也算不上是正式的給予建議或分析診斷,所以,認真的人就多聽一點,用得上再感謝也不遲。
有人會拿自己真實的個案出來談嗎?
不一定,如果是小型、限好友參加的聚會,當然較沒問題;要是參加的成員是某種的「弱連結」(Weak Link/Tie),就可以調整一下,方法是,選定一個和與會成員不直接相關、但有一定關聯的個案,例如:找一個知名的同業公司過去或目前所遭遇到的真實困難作為個案主題,就不會涉及與會人員的切身敏感問題,又能一邊由不同的與會人員從各自的領域與專家提出不同的觀點與評論,這種討論雖然較費功夫、也費心神,不過,在偶爾為之的高質量小聚活動中,來個「個案研討」時刻,應該也是挺「補」的吧!
第一:演講
以前呢,可能是當學生當成精成型了,因此,最接近上課模式的「演講」型式活動在一開始較廣為接受,反正只要有人要上台去講,其他人就是坐下看前面,有沒有在聽、在動腦也不會有人知道,心裡想的是只要 Q&A 的時候不要被點到要發問或回答就好 (仍試著保有一種不算存在的存在感…),參加演講這種活動就是去加減聽一些有趣、或偶爾碰運氣聽到一些有料的就行了。
但是,聽多了、聽久了「演講」,不免開始讓人覺得好的講者多半「匠氣過重」(不好的講者就該回家多多練習,不好多說…),越聽越發現很多都是精心準備的「罐頭話語」(Canned Talk),口條是很流暢、語調是很優美、聽完是很享受,但,但是有人平常是這樣講話的嗎?(平平仄仄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的…) 這種精采地像一場演出的演講,說真的啦,就是想要當講師、需要上台商演的人才需要學的,同樣不是一般人覺得實用、可以學得來的。所以一般人在看完一場「秀」之後,除了筆記拍手驚呆之外,好像沒辦法真的學起來什麼 (肯定有很多可以學的地方,只是優秀講者的程度不是一般人可以立馬學上手的,光是記一些名言金句效果反而會有東施效顰的危險!)。
第二:分享
那不想聽那麼多演講,什麼型式好?「分享」就是一個在網路社群時代快速興起的新型式,因為,不要在那麼明顯區分台上的講者比較厲害,台下的聽眾比較肉腳,而是邀請「當事人」來分享自己親身的經驗,台下的人此刻是來「聽故事」、而不是來「聽課」的,所以,型式會鬆散一些,氣氛也輕鬆許多,在這種型式裡,最重要的是「分享」的真實性,而不是像演講時要求說話漂亮、還要專業的肢體動作,麵~,越真越好。此時,因為台上台下沒有優劣強弱之分,因此,如果分享者「給問能答」,參加的人相對會更願意提問,因為,此時的提問更像是交流,想知道的也多是當事人對特別事物的觀點或判斷,這類的問題沒有標準答案,更有機會激盪與會人員不同的思路與創見。
那「分享」有什麼不足之處?它的優點也正是他的不足,因為型式鬆散提供了開放多元的交流,相對地在這樣的自由討論當中,就很難聚焦在一個特定的主題上深入探討,或許在場有些人不想深入,而想繼續隨意發想,多聽聽別人更廣泛的看法,而不想停在一個點上。所以,分享之後,就開始出現另一個選擇:「個案」。
第三:個案
個案的型式就是從 Case Study 延伸而來,因為,大家碰面久了,除了閒聊之外,如果多以「分享」為主,有時像隔靴搔癢,總是覺得停在事物的表面光是看著,卻碰不著也使不上力,但事實上每個人在生活上與工作中明明就有一堆相關的個案狀況,要嘛是痛苦不已,要嘛是機會難得,怎麼不拿一兩個個案來深入研討,聽聽大家不同領域的觀點,也藉機請教不同背景與經驗的好友一些切身的問題,此不妙哉?的確是妙呀!而且,這樣的型式仍然是好友間的非正式聚會,充其量就還是朋友間的閒聊、討論,也算不上是正式的給予建議或分析診斷,所以,認真的人就多聽一點,用得上再感謝也不遲。
有人會拿自己真實的個案出來談嗎?
不一定,如果是小型、限好友參加的聚會,當然較沒問題;要是參加的成員是某種的「弱連結」(Weak Link/Tie),就可以調整一下,方法是,選定一個和與會成員不直接相關、但有一定關聯的個案,例如:找一個知名的同業公司過去或目前所遭遇到的真實困難作為個案主題,就不會涉及與會人員的切身敏感問題,又能一邊由不同的與會人員從各自的領域與專家提出不同的觀點與評論,這種討論雖然較費功夫、也費心神,不過,在偶爾為之的高質量小聚活動中,來個「個案研討」時刻,應該也是挺「補」的吧!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