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Credit: university.which.co.uk
文:Albert Weng 翁溓松
參加演講或座談要真的有收獲,只是靠坐在台上被動地從頭聽到尾是不會有太大的效果的,為什麼?很簡單,因為一份演講或座談的內容不可能讓台上幾十到幾百個有著不同背景、不同處境、不同未來、不同需求的人都得到個別想要、有用的資訊或養份。所以,單純被動地接受台上的資訊是不夠的,而是要靠自己找機會主動出擊,這裡要分享的是在 Q&A 的時候,幾個簡單實用的作法。
1. 預先想好提問的題目
題目可以在決定要參加活動時、活動進行的過程裡、或是留意講者在演講或座談過程中有意、無意釋出的話題或訊息,都可以先記下來作為到時候要提問的題目庫 (不該是等到 Q&A 時才正好想到或硬擠出來的,這種問題多半很普通、很破碎的「爛問題」)。
2. Q&A 一開始就立刻舉手
因為在前一個步驟把要問的題目已經準備好了,所以,在 Q&A 的一開始就能立刻舉手,而這個閃電般出現的「搶問手杖」會直挺挺地電到台上講者,特別是在台灣,講者很可能立刻覺得有人這麼專注在他剛剛的演講內容,以及準備好要提問交流,對於真正用心分享的講者來說,台上出現這種反應是求之不得的 (來踢館的例外…)。
3. 提問前,先簡短自介
在台灣相關的活動裡,幾乎沒有這樣的習慣,除非主辦單位或台上的主持人有特別要求或提醒,很少看到有人在提問的時候會自我介紹,但是,這個自介非常重要,也有許多好處,例如:
1) 藉機可讓講者與全場認識提問的這個人。
2) 幫助講者知道提問者的相關背景 (自介的洽當很重要),藉以推敲提問背後的動機與目的 (如果提問時沒講清楚的話,自介是很好的補充)。
3) 講者知道提問人的名字後,很可能會在之後的說明或補充裡帶到提問者的名字,這在無形之中,就在建立講者與這位提問者的「隔空對話」,有助拉近彼此的距離。
4) 在活動結束後,當這位提問者前去找講者再聊聊時,就已經有基本的熟悉感,對比其他不知姓名的聽者來說,這位提問者好像已經是講者的新朋友,很可能立刻就能加入臉友、立刻約下一次碰面的安排…。
4. 自介後,才正式提問
不論想問什麼問題,在這種公眾的場合,最洽當的題目要能滿足這幾個條件,才算適當與上道:
1) 跟講者當天講的主題與內容有關 (不然會被當成是來亂的…
2) 跟提問者自己的背景或專業有關 (否則,講者會抓不到清楚的角度來回答,畢竟同樣的問題可以有很多種回答的角度和方法,台下人這麼多,一般而言講者對於問不清楚的問題既不能也不會清楚回答,為了大家好,盡量少提問那種「我是幫朋友問的,或我是幫大家問的」這種爛問題)
3) 是講者和提問者有機會進一步討論的題目
在滿足前兩個條件後,如果能同時也滿足第三個這個條件,這絕對是講者高興、提問者開心、全場感興趣的題目,因為講者會知道可以先找個對的開頭,其餘的會後再聊,這樣回答起來又清楚又有意義,還可能有後續交流或合作的機會,在場其他人也可以從這樣的題目與回答裡聽到完整、有目的性的論述。
以上,是看到目前各式主題的演講與座談活動風潮越燒越旺,但是整體來說,除了增加人脈 (Networking) 之外,希望藉以上的分享讓大家回到參加演講與座談的活動本身,也試著學習新的參與方式,讓自己從聽者與提問者的角色,提升活動的互動品質,也讓自己同樣是參加一場活動,從更深入的具名對談當中,得到更多。
---
你也會想看看:演講要這樣聽才有效
---
你也會想看看:演講要這樣聽才有效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