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Credit: www.playthera.com
文:Albert Weng 翁溓松
我想,很可能是受到教育現場總是老師一人在上,學生一群在下,台上講道、台下筆記,考試就是考上課有講過的,也大多只限於有講過的,若是考沒講過的很可能還會被學生集體抗議等等的民情使然,造成在台灣,「舉手發問」這件事常被認定是「不懂的人才會有的行為」,也就會被解讀成「發問的人就是不懂的人、就是程度能力不足的人、就是比較差的人,甚至就是需要幫助的人。」
但真的是這樣嗎?
「不是、不是、不是,絕對不是!」
先看為什要發問
發問,不過是這位提問者想要學習或探討這個題目可能會有什麼樣的連結,或是解譯、定義、經驗、啟發,也可能幫助其反思等等動機的一種呈現,各種可能與這個題目有關的線索,都可能是提問者的好奇心或學習心想要藉由發問來與人對話與互動的目的,依著這樣的邏輯,這從頭到尾的發問與回應都是交流與相互學習的過程,發問與回應的雙方是以交流的型式為溝通的架構,而不是「求教」與「指導」的關係,因此,從雙方在交流時的期待來說,更希望的是激發出來的「新思路」、「新火花」,也就當然不會只是為了得到一個「標準答案」而已。
從可以「學到新東西」來看,其實每個人都是老師,特別是網路資訊開放的現代,而「發問是刺激對話,不是尋求 (唯一或最佳) 答案,對話才是首要!」
日前與友人的一席精采談話中,先是談到「每個人都是老師,無時不刻人人都有互相學習的機會」,所以,別把自己身為師者的身份看得那麼重,換個舞台,彼此的稱呼就要互換了,況且,現今社會資訊發達、生活領域豐富,還真的很難有人可以靠一個特定的專長就能永久當一群人唯一的老師。日常相處時,之所以稱人為「老師」,也不過是傳統社會裡常以他人至今曾有過的最高、最富聲望的職位稱之的一種社交慣例罷了,在現代開放的社會環境裡,被稱為老師者自己別把這樣的敬稱再看得那麼重,以免在社會型態與達人處處的現象湧現時,恐會更受衝擊,更感失望,而屆時心情難以調適,反是無妄之傷。
與友人談到的第二個議題,就是關於「發問」,有一個心得很有趣。
怎麼問、如何答
一位好友之前 PO 了個問題,之後各方好友的回覆狀況大多傾向「給一個答案」,這和我自己之前也是 PO 文發問得到的經驗類似,就是留言時仍是以「你發問,我就答」的方式來「給一個答案」,不論是留言的人自己知道的答案或找 Google 問到貼上的,但顯少出現這樣的留言,「想知道為什麼問這個問題耶?」「在我的經驗中…」,「我不確定,但認為是…」「你查 Google 或 Wiki 會得到 xxx,但我的看法是…」等等之類看得出來留言者有真的想過,也試圖對話與交流的回覆。
退一萬步想,發問是認識世界、認識別人、認識自己的一個最基本的手段,帶著好奇心與包容心與人交流,不論是發問或答覆的哪一邊,讓更多互相啟發的對話常常出現,就有更多的機會助人進步、助己成長。
最後,請問您是否也同意,「發問是為了激發有意義、也有趣的對話,而非只是要一個標準答案」的這種想法,會對彼此的交流與成長更有幫助?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