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2-17

跨領域謀職與轉職的一個新型重裝武器,你學會了沒?


Image Credit: linkedin.com

文:Albert Weng 翁溓松

找到想要的新工作,但自己的資歷卻不完全相符,這有解嗎?

這是在上週於台科大的職涯座談一位學妹問到的,正好在一旁的一位學弟也舉手加問,我的回答比這篇文章中的說法更直接、更有效。


這個問題的問題點,其實是「我沒有新工作需要的特定專業能力,還有機會補救,被錄取嗎?

我的建議,別再只是美化自己的「應徵信、履歷、自傳」了,這三個基本文件最多就是看看能不能得到面試 (面談) 的機會,但真會讓徵才公司的 HR 或用人主管能夠眼睛一亮、卻甚少被重視的一個新祕器是:「專業作品」(Professional Work)。

「專業作品」是指在自己選定的目標職缺裡,也找出這個職缺需要什麼樣的專業產出,然後試著做幾個擬真的專業作品,並且在應徵信時以這個「專業作品」當作自我推薦的重點。



具體來說,「專業作品」是什麼?


當天提問的學妹對廣告業有興趣,我就延伸舉了日本的企管與策略專家「大前研一」在第一份工作任職於日本麥肯錫時的小故事。大前在每天上下班的通勤時間,會主動研究電車上的廣告,一次選擇一則廣告藉由與自我對話來深入探討,最基本的問題是,「如果我也任職於廣告公司,會如何向這位業主重新提案?」新的提案會分析目前的廣告設計有什麼優缺點 (產品、主題、訊息、美工、配色、曝光位置、曝光分布…),為了達到更好的銷售或宣傳成效,自己設計一個新的廣告海報提案。你沒聽錯!就是重新設計一個相同專業規格要求的廣告海報提案。

聽我這麼一說,學妹身子微向後傾,「可是我並不會設計廣告海報啊!」噎!這是真的嗎?先問一下,「什麼才算『會』設計廣告海報?」

「所有的專業,全都是從不專業的時候開始的。」不開始,永遠到不了。先開始,就能更快追上更好的機會。

那不專業如你我者,對於剛才提到的廣告海報設計,要怎麼著手邊學邊做出一個擬真的「專業作品」?恩,這才是好的問題!

如何從不專業出發學習做出專業作品?

我的建議是這樣的:

  1. 找出有幾個有代表性的專業作品。
  2. 先將這些作品進行分類 (分類的依據可以是產品定位、價格、客層、目的…等)。
  3. 在類別中解構這些專業作品的共通點與差異點。
  4. 比較並找到這些共通點與差異點的設計思維 (創新、保守、精準、模糊…)。
  5. 整理出一個專業作品需要具備的元素,各元素的設計選項有哪些,並且可約略指出不同的設計選項所適用的情況與不適用的情況 (參考作品看得夠多,這一步就越紮實)。
  6. 試著以到目前為止的發現,找到其中一則專業作品,試著自己全新設計一個。
  7. 找人幫看一下剛完成的這個試作的專業作品,並且請對方給予批評與建議,以如果他是業主、消費者、同事、主管,甚至是競爭者的不同立場,提出不同角度的觀察。
當天我還依學妹實際的目標職缺,以上述的程序,實際一步一步舉例可行的具體作法,剛開始學妹一直說「可是我不會這個…,我不懂那個…,我也沒做過耶…」之類的話,這樣的反應主要是因為在心態上對於不熟悉的事物都是先採取「退縮以自保」的策略,但再我們繼續把可行的作法講到要 Google 什麼關鍵字、查尋哪家公司的網站找到目標的廣告作品、看到一則廣告作品要先看什麼、找出什麼、做什麼樣的比較與分析時,學妹也漸漸鬆開了原本「沒做過的我不會」的心態,而開始跟著加入還可以怎麼做的討論,最後也大致把做出的專業作品要怎麼向業主或面試主管提案都重點式地模擬了一遍,直到這個時候,她才真的有被點通原來很多所謂專業的作品,其實在不專業的時候都有機會可以自學試做來完成。

最後,借一句在本文一開始所引用的圖片中,福特汽車的創始人 Henry Ford 的話:

It's not the employer who pays the wages. Employers only handle the money. It is the customers who pay the wages.
- Henry Ford 
最頂級的說服就是幫你要說服的對象說服他要說服的人畢竟最後真正負責或付錢拍板定案的人通常都不是眼前坐在對面這位看似是最出決定的人常常都是背後的某個人或某群人花點心思找出決策者背後的決策者 (The Real Decision Maker Behind the Decision Maker at Sight)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