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5-15

去犯點錯吧!那是你能成長與創新唯一的路

No comments:
Handle a Mistake Step 1.jpg
Image Credit: wikihow

文:Albert Weng 翁溓松

華人的教育裡不鼓勵犯錯,甚至是刻意壓抑以不犯錯為最高原則。但這真的是好的、對的嗎?又所謂「犯錯」,是真的有什麼「錯」嗎?


到底什麼是錯?是對?


令人洩氣的是,在華人社會裡,到底是錯還是對的標準,往往不是建立在一個公開且可接受公評的價值基礎上,常是因人而異,而「這個人」,通常就是指相對權位大的人。

更簡單點說,這種「不能犯錯」的氛圍,是為了讓主事者或所謂的權貴派易於控制其他人罷了。這種不能犯錯的教條,絕對不真是對組織或對個人較好的選項,更無法讓組織與個人在這日新月異、快速變動的世界發展趨勢裡,持續掌握高度的競爭優勢。

這一現象,可由台灣各大知名企業自2008年的全球金融海嘯以來,在國際市場節節敗退的衰弱表現可見一斑,而冰凍三尺非一日寒,犯錯竟然和台灣的產業衝擊有如此大的關聯!


決定對錯的那把尺


在學校裡,對錯是由課本、考卷與老師決定,而對一個學生的評價也多半就是以成績當成主要指標。問題是,在日常的生活裡,或畢業後到職場工作,都不是這種相處模式啊!因為,生活中與職場裡所遇到的「狀況」,基本上都是「動態」、且「持續在改變」的,所以,鮮少有像考題一樣,具備完全確定與精準的題目描述,再加上讓你有充足的理論與對應的邏輯來「解題」。

場景換到職場裡,面對的狀況很多、很雜,而且總是變來變去,在學校裡學的那一套派不上用場。

來看一個典型的新鮮人初入職場會碰到的「菜鳥撞牆」現象。

當剛進入職場的新鮮人在工作上遇到一個問題,正想靜下來想想這個狀況 (心裡套用的是在學校熟悉的「題目」這個意念) 在問什麼、要怎麼解 (這時會自行啟動「解題模式」),當想得差不多正準備採取下一步的時候,怎麼這個才剛「分解、判讀」完、看出點眉目而已的「題目」,居然就這麼招呼一聲不打說變就變了!碰上這樣的狀況,當事的職場新鮮人除了在心理上是當場傻眼之外,在當下是更加深不知該怎麼回應這個突如奇來的改變所形成的新任務,另一方面,心理的 OS 是,「阿會不會下一秒,就又變了?」

看到這裡,有沒有立馬聯想到一句常常聽到的話,「計畫趕不上變化」,沒錯!這就是反應了現實中的鮮活場景,而這種無力感飽滿的體悟,其實正也讓許多職場老鳥產生強烈的「計畫恐慌症」,是能不計畫就不計畫,能少計畫就少計畫,就算真有個不錯的計畫,也是能少講點就少講點,多留一下當避險準備 (Risk Avoidance Reserve)。


犯錯與計畫的相對論


上述種種的原因,造成台灣的職場普遍缺乏完善與專業計畫能力的創新戰力貧乏窘況,而這也正是歷來的整體產業結嚴重偏向製造、代工、或以勞力密集、破壞環境為主,同時反應在近來的產業發展上,仍少見能夠創新突圍至開創新局的主因之一。

但,等等,前面那句「計畫趕不上變化」的後面,好像還有一句?

對齁就是「變化趕不上老闆的一句話冰斗不是啦是恭喜囉連線成功「冰果 (Bingo)

這一篇,是寫給目前是或未來有志成為主管、老闆或任何組織與情況中的主事者看的。

集眾人之力,方得以完成單一個人難以獨力成就的大事業,也就是 1 + 1 > 2 的效果。要能有效組織與動員一群不同職能與專業的團隊,就一定需要一個清楚有效的計畫,而流於形式的計畫,若是在計畫定版之後就被丟在一邊,真正的執行仍舊是以臨時起義、臨場反應為主的話,實際的執行成效必定不佳,而這個組織則肯定無法持續有效地成長。

別意外,台灣的職場這種把計畫在拍版當天就「封存」起來,能不拿出來就不拿出來的集體慣性,是具有國際競爭力滴!別忘了,這還是在能不計畫就不計畫,能不講清楚就不講清楚的情況,還是要「封存」。


該計畫卻不計畫!為什麼要這麼做?


因為,這樣未來的實際執行狀況若與原計畫不符,才能有「空間」解釋,才能加減躲過幾個炮彈的攻擊啊!

可是,明明要一群人一起做事,就需要有一個能夠讓每個人清楚知道要做什麼、與要在什麼時間彼此得如何配合的必要資訊與指引啊!沒有清楚完善的計畫,一夥人是要怎麼「團隊合作」?硬要這麼做也不是不行,但就得看領頭的人怎麼安排與分派,還是有機會能動得起來,只不過,這樣的作法,就是英雄主義那一套,不僅風險過渡偏向人治,更是讓計畫執行過程中所產生的知識難以累積、經驗無法傳承。

依循這樣的心態與作為,幾十年下來,台灣的產業界就喪失了許多在特定專業領域與企業經營管理的組織資產 (Organizational Asset),當然也沒有東西可以作為開創新局的基礎,造成了,要做什麼,很多都是得重新來過。而在投入開創新局時,碰上的都是凡事歸零重新起步這種每每都是輸在起跑點的早期投入劣勢,其實正是嚴重影響整體產業界眼前面臨強大的國際競爭,別無他法非得轉型與升級的時候,仍舊明顯無技可施而在其背後的一個沉重課題。

這些都知道啊!但現實環境就這樣,能怎辦?


帶頭犯錯!鼓勵犯錯!學習犯錯!


回答這個問題前,要先想想,這個「不能犯錯」、「計畫貧乏」的現象如果持續不變,會怎樣?而那樣的後果是你要的嗎?

這種問題,就像是問「為什麼要改變?」在知道現況的問題後,答案是,「為什麼不改變?

人們不是厭惡改變、排斥改變,而是不想「被改變」。所以,想法上是要把改變的主導權拿回來,就可以從有計畫的改變中得利,所以,就有可能會自主推動自己想要的改變。

試想個人為了增加財富,而去學習理財,之後開始嚐試進行投資,也許有賺有賠,犯點錯之後,從中學習與養成原本前所未有的理財能力,這樣的過程,就是一種自發的改變。

而在職場上,針對眼前或未來所需的能力與發展機會,同時需要這樣以養成特定能力或發展特定機會為目的,自發性啟動學習、犯錯、修正、成長這種勇於嚐試、無懼犯錯的精神,才能從自身做起,逐漸樹立出一個以追求成長為主的個人職場識別,再進一步,也鼓勵身邊的人,在一定的限度之內,多嚐試、獎勵創新型的犯錯表現,同時,並要督促固步自封的沾沾自喜。

鬼才管理大師 Tom Peters 這句說得好:「獎勵卓越的失敗,責難平庸的成功。


Reward Excellent Failure, Punish Mediocre Success

- by Tom Peters

2014-05-14

還在想第一份工作要找大公司還是小公司?真正重要的是「找到對的主管」

No comments:

Image Credit: recruitmentdad
看到在找機會成長的人,心中總是有無比的感動與興奮,如果還能幫點小忙,可真是與有榮焉 (我是個重視「目的」與「過程」,更甚單獨只看「結果」的人,所以看到目的與過程好,就先「榮了」 XD)。

以下是一位學妹的提問,選大公司或小公司是一個常見問題,我試著說說一些思考的角度 (這種問題很「展開」,無法就這樣給它什麼明確的「建議」),也誠摯地邀請學長姊與臉友業界先進們,不吝提供您的見解一同交流。

---

Albert學長 您好:

想請問您一個問題,大學畢業新鮮人進大公司的機率大約多少?

我現在在小公司實習,電子商務新部門,人數3(正職)+2(工讀)沒有主管,再上去就是執行長。先前我提出提前離職的要求,想要好好準備自己的第一份工作,可是公司有留我轉正職的意願。

公司小,同事相處融洽,有問題可以直接問,執行長也表示,如果我想學數位行銷,他可以教我(雖然我不確定執行長是否有很多這方面的經驗)。

我一直想到大公司看看,想看完整的制度,學習到確定的東西,(現在公司比較像是做中摸索,比較沒經驗),但以行銷來說,擔心新鮮人比較無法進到大公司裡面學習,但在小公司卻有機會實際操作。

不知道該怎麼辦,想請問學長,謝謝學長

---

先談談心境。

當了一輩子的學生,在畢業後,這個身份就得「大改造」,轉換成上班族,面對這樣的「身份轉換」,對很多學生來說都是很巨大、很可怕的心理衝擊,因為不知道那條線過去後的職場到底是什麼場景?

這種不確定性,就會讓人自然產生焦慮與不安,但如果能夠對職場的現況取得必要的資訊,這樣的心慌慌就會減低,自然能夠以較平常的心理去面對。

回到問題。

一般大學生進大公司的機率多高我不知,也認為一點都不重要,真重要的是如果自己想進大公司,要「怎麼提高自己進大公司的機率」。

「大公司與小公司,該怎麼看?」


依經驗,大公司用人更偏好有準備的人,因為職務需求較明確,也就較容易對症下藥,這一點,可以簡單的看出,例如:大公司面試的題目或問題,多半比較屬「封閉型」,就像「是不是具備 XXX 專業能力?有沒有 XXX 經驗?」只要把這些明確的職務需求挖出來,就容易依自身的相關能力與經驗來呈現自身的能力或潛力相對於這些需求的「契合度」。至於小公司的用人要求,有機會再說。

接續原問題。

在目前實習的小公司中相處融洽也表現優異,主管也就是老闆更是表明希望留任並轉正職,應該選擇這個嗎?

我的看法是不要單獨陷在當下個別選項的好壞作為考量,而是要以「未來職涯發展」的角度來思考。

透過之前特別介紹的 PTM (Passion, Talent, Money) 思維,想想 10年後、20年後自己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包含在專業領域與私人領域,然後依序回推各階段的職涯目標,最後會得到畢業後的第一份與第二份工作大致應該是什麼樣的性質與內容,這個規劃中的第一份工作的樣貌 (Profile),也可同時反應在 PTM 分別各佔多少比例,再從這樣的結果,列出符合這些條件且有機會接觸得到(人力網、就輔組、學長姊學長推薦…)的職缺機會,從中評估並排出自己想要的優先順序,最後的這個順序,就可以回答自己到底是選大公司或小公司的利弊分析。


然後,當然要選 Z > B的啊!

*關於找出未來自己想成為什麼樣的人,有一個簡單的方法,從身邊認識或接觸的到的人,找出自己未來樣貌的「學習榜樣」(Role Model),例如某位在職場上已有一定成績或具有特殊貢獻的人士,一般來說,建議找二到三位,而且最好年紀不要比自己長太多,主要原因是一般人多半很難想像自己三十年後的樣子吧?選擇學習榜樣的目的在於學習其個別的優點,而不是把自己變成他們的樣子(這麼做不僅沒必要,也絕對做不到)。找到個別的學習榜樣,設定學習其個別的特質,並形塑成自己想要的未來樣貌。而這個學習榜樣組合(Role Model Mix)更應該隨時間與自己經歷的轉變而同步跟著調整。總之,這個作法是在自己對未來還沒有明確想法時,簡單到像是每天吃飯喝水一樣、人人都可做得到的小事。



大公司或小公司哪一個能學到比較多?


答案是:看是哪一家公司,大小不是關鍵。

大公司固然制度流程完整,但很可能是僵化、過時、難以改變與進步的「卡卡」族,再者,加入的只是一家大公司的一個部門,在職務上能真碰到且有學習機會的大公司流程全貌,其實也有限。除非是有計劃在未來幾年內爭取輪調。

小公司肯定需要一邊成長一邊發展制度,每天都在找機會、建作法看似沒清楚的方向與具體的工作內容,但也許有機會讓自己能做與想做的事都搬出來試試,潛力與實現夢想的機會相對高出許多。

怎麼聽起來好像偏向小公司?



「對的人,對的主管」


我想講的重點其實是「人」。

不論大公司或小公司,特別是找第一份公司,「找到對的主管、老闆絕對是最重要的考量。」


在大公司,多半的主管也都是在公司規劃中的職掌裡,負責一定的工作,較難完全發揮自己的全部戰力,也因此,大公司的主管在與同仁的互動相處上都會較有限,因為他自己也是被某種程度的限制了。

而在小公司,就像這次提問的學妹一樣,有很大的機會是直接與創辦人共事,小公司的創辦人在草創期,為這個新事業、自己的事業,勢必會全心貫注、全力以赴在方方面面的困難排除與成長創造上,因此,有機會較完全地看到這位創辦人較全面、真實的樣貌,能較清楚地瞭解與判斷是否符合自己想要共事與學習的主管。


「對的主管需要具備什麼樣的條件?」


每個人的回答都不一樣,這裡是我的,參考即可。

選擇工作時,對的主管具備的條件:


品性好、能力強、職級夠、願意教、戰績佳、前途優,和你對味(Chemistry)」

而其中,我個人是以同樣的排列順序作為選擇的優先順序,但,最後一項的對味(Chemistry)則是在有兩個以上的選項難以抉擇時,作為關鍵的比較項目。

因為,人與人之間要能對味,往往是合作綜效與合作能否愉快最主要的關鍵,也是這段經歷在未來是否會給自己帶來一個難忘回憶的主要影響因素,不可不慎啊!

2014-05-13

「信任」是一切人際發展的基石,特別是職場

No comments:

Image Credit: accoladecommunications

文:Albert Weng 翁溓松

繼前篇發文談「Pattern (言行慣性)」在華文臉書圈引發的廣大迴響 (有嗎?),趕快藉這個機會延伸說說另一點:「信任」。

「信任」在人際相處中的重要性應該無需多言,若是缺乏來自高層的「必要信任」,在一組織中,鮮少有人能晉升至高位的領頭 (Head) 或決策 (CXO)主管,常見的就是,專業能力再好、再認真賣命工作的,最多就是升到中階的功能型主管就止步,這之中的眉角在哪?

選任高階主管的首要條件「不在能力」,這點可能會讓很多人傻眼或不認同,且聽聽背後鮮為人知的「瑞許乃爾定律 (Rationale)」。

先想想,高階主管的主要工作是什麼?


是制定遠大的競爭策略、組織並帶領團隊創造最佳績效、有效並精準地評估與晉用人才…?

果真相信是如此,只能說越認真就輸越慘~

< 不腦殘聲明:以下談的是「真實的」職場現象,不是書上教的那種!>

上述的描述只是高階主管在形式上的主要工作,而真正的主要工作是這些:


1. 了解老闆真正想做什麼
2. 了解老闆真正想要他 (也就是這位主管自己) 做什麼
3. 盡可能地讓老闆知道他正在做老闆重視與期待他做的事
4. 在可控的風險之下 (安全第一),小規模地試試一些可能的創新
5. 在這些小創新有些許成果時,向老闆回報並再次確認老闆的意向
6. 持繼在可控的風險之下,維持小規模的創新嚐試 (因為,安全第一)

至於什麼策略、團隊、用人、決策…,不過是這些「核心要務」的包裝或附屬。



噎~那這些「高層景觀」和「信任」與「晉升高階」有什麼關係?


瞭解了這些真實的「核心要務」之後,再想想「高階主管」是如何選出的?
1. 是有缺額,所以要有人遞補?
2. 有新的任務,需要有人接任?

以上兩者是常見的原因,但是不是也常聽聞完全不知為何,就突然有人「立地成佛」,被選任為高階主管?

怎會這樣?

因為,選派「高階主管」的主因,是因為老闆 (組織的最終決策者) 有需要

這麼簡單?是的。

你沒看錯,「是老闆有需要,而不 (一定) 是組織有需要。」也是指,當兩者有衝突時,一定是以老闆的需要為優先,原因無他,就因為「選派」的權利來自老闆,他當然會從自己的立場與需要出發,真有大器度、完全 (像書上寫的那樣) 以組織為優先的老闆,鮮矣人。



那對於想要成為高階主管候選人的人,有啥廢言一曬?


回到「信任」這件事,「信任」其實和「穩定」有高度的相關。當一個人值得別人信任時,也代表這個人在某一方面的言行舉止有一定程度的「穩定度」,對信任他的人來說,相對得以預測這個人的一些行為表現,所以對他的「信任感」油然而生。

試想,高階主管擁有極大的權力,再加上其言行對組織將會產生蝴蝶效應的影響衝擊,老闆有可能選派一位言行「穩定度」很低、常常不按牌理出牌的小蠻牛 (Maverick) 擔任這樣的職位嗎?

除非這位老闆已發出「不自 X 聲明」,否則,沒人會放顆炸彈在這麼靠近身邊的地方,要也是放在敵人那裡。



所以,穩定 = 信任 = 正面的言行慣性 (Positive Pattern)


有志者,無需捨近求遠,就從日常中養成值得信賴的言行慣性開始,這麼做看似簡單,但長年的積累,就是無法取代的終極價值,誰也拿不走。

2014-05-05

不可無感的關鍵決策思維:機會成本與沉沒成本

No comments:

Image Credit: readytomanage


文:Albert Weng 翁溓松

每個人在生活當中都得不斷面臨各式各樣的決策時刻,小至買個幾十元的餐點,大的甚至是上百上千萬的房子,最終,這一個個的決策到底好或不好,常常不是依照當時的那個選擇本身是好或壞而定,往往是被那個在做出特定選擇的當下所採用的決策思維給左右了。而又是怎麼樣的決策思維有關鍵的影響?


「機會成本」與「沉沒成本」


這是兩個在作決策時非常基本的評估動作,可用來檢視最近幾個重大的議題。

機會成本 (Opportunity Cost, OC)」是指如果要在A, B, C三個選項之中選一個,當決定要選擇 A 的時候,原本評估如果選擇 B 或 C 可能產生 的預期效益,就是選擇 A 時所需要付出的機會成本。更精準的定義,是選 A 而放棄 B 跟 C 時,B 與 C 哪一個的預期效益最大,就是選 A (所需要付出) 的機會成本,因此,「機會成本」也可說就是做出一個選擇之後會產生的「最大潛在損失」。

沉沒成本 (Sunk Cost, SC)」是指在作決策時,過去與該決策相關的作為與投資等,所有已經發生或付出的有形無形成本加總起來,就是所謂的「沉沒成本」。之所以被稱為是「沉沒成本」,正是這些已發生的行為皆已是既定事實,已無法回復、改寫,就像已沉沒了一樣。

把機會成本與沉沒成本放在一起想,會是怎麼樣的決策思維?

1. 無論如何,都需要在做決策的時候,從當下可能選項之中,挑選一個機會成本最低的,因為這表示選擇這個項目的預期效益較高,且可能的相對損失最小。

2. 不管怎麼樣,都不要被已發生或投入的時間與成本給牽制住,也就是「沉沒成本」,造成無法從機會成本的角度作為決策的主要依據,為什麼呢?因為古有明訓:「往者已矣,來者可追。」

「機會成本」與「沉沒成本」這兩個有關成本的術語在平常就常聽得到,尤其是在台灣這個凡事都要降低成本 (Cost Down) 的社會氛圍,但是這兩個成本概念卻有更多人誤會、誤用了,所以,值得睜大眼看清楚、想明白,起碼下次別被別人以「xx成本」的說法給唬弄了!

當每個人都努力在準備「履歷」,你要如何出奇致勝?

No comments:
A curriculum vitae
Image Credit: guardian


文:Albert Weng 翁溓松

最近很多即將畢業的學弟妹都在問,「履歷表 (Curriculum Vitae, CV」要怎麼寫得好?
我的回覆是,「別再光想著履歷表了,那不是錄取的關鍵!」

先說說為什麼。

履歷表呈現的是「過去」的你,裡頭一堆活動事蹟、社團頭銜、專業認證、甚至優異的考試成續或頂尖的入學排名…等等,寫上的這一切可全都過去了。

這些個人簡史不是沒用,但只是代表你「曾經」在哪些事努力過,漂亮的戰績的確相較於欠缺相關事蹟與資歷的人來說,必定有助於在「應徵資料篩選」的這關,容易在書面上有較佳的優勢突圍,而得到參加面試的機會。

但,光靠這樣的準備是不足以「錄取」的!

因為,錄取的關鍵不是相較於其他的應徵者,單純只因為你「比較優秀」就錄取。這種以「競爭」為唯一考量的思維,長久以來的確是在謀職上一個可怕的迷思。



那什麼是「錄取」的關鍵?


直接一點的說,徵才企業與用人主管最尋尋覓覓的「不是過去是怎樣的人」,而是「若有機會加入我們,這個人未來會變成什麼樣的人?

這些要素包含「與主管同仁的相處」、「運用所學的知識與專業在團隊合作的現場會是怎麼樣?」「學習新知識與新能力的意願與程度如何?」「界定上會是屬於領導者、執行者或跟隨者的性格 (安排)?」…等等。

一般面試主管就是得從履歷的內容,逐一從應徵者的這些「過去」的紀錄裡去尋找與確認相關且足以支持所需要件的「資格與事蹟」,並在面試過程中「自行建立」他對該應徵者合適與否的主觀評斷與評價。

也就是說,這些面試主管真正決定錄取與否的訊息並無法在履歷這種以「發生事蹟」為主的格式中呈現,而是需要靠著另一個在台灣職場被長年忽略的祕技:「應徵信 (Cover Letter, CL)」,但不是你想像中的那種傳統制式的「應徵信」。

應徵信扮演一個重要的功能,用來協助面試主管在上述這些需要靠他自己「自行建立」的錄取要素評量上,由應徵者在一開始即透過「應徵信」表達依職缺需求在自行評估後所作的「預先入職宣告」,藉以證明自己對應該職缺的「合身」程度與預計的「著裝戰鬥 (入職計畫,On-board Plan)。

好的應徵信會清楚地直指一個關鍵的「錄取我 (Hire Me)」訊息,例如:

「依我對貴公司與目前目標職缺的瞭解,以我下列的幾個已經實證的人際特質與專業能力,我將會是最合適的人選之一,請問我們何時可以藉面談進一步討論?」

聽起來很重要啊!但為什麼「應徵信」明顯地在主流的職涯發展討論中未受重視?


標準化 vs 個人化


因為「應徵信」是「完全客製化、個人化、個案型」的作品,每個人面對每一個職缺時都不一樣、也不該一樣;而「履歷表」則是採一體適用的標準格式就搞定啦!簡單講,就是制式的「履歷」很容易教或給意見,但「應徵信」會需要較深入的個人化討論,不是每一位「專家」都有能力、有意願坐下來「幫忙指導」滴。

所以說啊!「自己的職涯自己建」,這個重要的「應徵信」更是要自己一字一句做足功課才能寫得好。若真要找人諮詢或請別人給你的「應徵信」意見與建議時,自己還是得先把目標職缺與目標公司的功課做足了,再寫出自己初步的「應徵信」草稿構想,才能有效與請教的對象好好聊聊。



有效謀職,CL (應徵信) > CV (履歷)


「這個,有幫到你嗎?」

座談分享:「把這隻筆賣給我!現在!」

No comments:
6 Reasons Why You Aren't Getting Hired
Image Credit: saleshq

文:Albert Weng 翁溓松

編按:以下內容為 4/29 在台灣科大舉辦的 「2014 Interview Hacks 謀職面談教戰座談會」的會後記事

---

在應徵業務銷售職缺時,有一定的機率會遇到類似這種的「銷售實戰題」。面試主管多會無預警地提出這個要求,因為臨場反應正是這個測試很重要的一部份。

對於從來沒有銷售經驗的新鮮人應徵者會來說,當場常見到的反應多半會先是瞪大了眼、再來目光會慢慢轉移到那隻筆,試著找看看筆上有沒有什麼「產品亮點」的,這時別說亮點了,根本是是連一丁點的微弱光影也找不著,因為,阿…那就是一隻再普通不過的筆啊!(心裡的OS:「這…根本整人!」)之後,就會開始一邊搔著頭一邊向面試主管表示「嗯…這個…那個…ㄟ…我沒想到要準備這個耶!不好意思。」

好,那現在知道會有這道「銷售實戰題」,怎麼解?


「上帝」開口了


這個問題其是我在昨天的座談裡,特別舉例讓在場對業務銷售工作有興趣的學弟妹感受一下的 (錯誤的開始…唉),結果,萬萬沒想到,居然有一位自稱是上帝的學弟當場要我「親自示範」一下 (大膽~~~,可是祂祂祂是「上帝」耶)!


先「心法」,再「方法」


開始示範之前,我先強調銷售的重點不在產品本身、更不是單憑業務人員的經驗與能力就夠了,因為最重要的因素是掌握「客戶是誰?」這個銷售致勝思維。更要確保在銷售過程中,始終要從面前的這位客戶身上出發,最後,也必須合理圓滿地在這位客戶身上完成這個銷售動作,也就是成交。

常見的「I Can Sell Anything to Anyone就是從這個原則延伸的銷售概念

接著,在實際的示範上,是以 SPIN & FFAB 的銷售方法經過與上帝扮演的奧客在幾番攻防的來回之後,完成了這次的實戰分享。

面試時的競爭與對策,立即「秒懂」突圍錄取

No comments:

Image Credit: speshelb

文:Albert Weng 翁溓松

可以這麼說,一般在應徵一份工作時會遇到的競爭情況,差不多是這樣:

- 80%的應徵者算是「沒準備的
- 20%的應徵者算是「有準備的

有準備或沒準備指的是,有無針對這份工作做了充分準備的意思。

經驗中,不論是新鮮人,甚至是有多年工作經驗,包含透過獵頭找來的中高階人才,在面試時的準備情形,差不多都是這樣的比例。

驚訝嗎?

我是感到很傻眼啦!這真不知是不是受整體社會的「服從」氛圍影響,有很高比例的人在面對陌生或未知的事時,都不習慣或根本就是懶得提前花時間心力去探路、探討、探究一下,這種遇到越未知的情況,卻反而越不準備的矛盾情結,認真想想,著實令人感到不解也憂心不已 (整個佛心來的…)。

回到面試的競爭。

在知道即將面對的競爭者大約的狀態區別之後,就是要個別找出相對應的「攻防對策」了。

簡單說,對上「沒準備」的,就是靠「有準備」的表現,讓面試主管一看就馬上把你列入「有準備」的一邊,一下子就進入20% 的候選名單之林。

接著面對同樣是「有準備」的,就得深入探索該職缺的職務說明裡,沒有在直白說明的「真實需求 (Untold, but Real Demand to the Job Opening)」,例如:主管很硬、客戶很奧、同事難搞、目標頂天…等等 (編按:工作現場其實都是這幾種狀況的不同集合啦!只是一般不會在面試談這麼深入,所以如果應徵者沒有主動試著透過一些「好方法」來切入這些面向的討論,面試主管其實也就沒必要提早把這種敏感的狀況拿出來,也就比較不會主動提起了),所以,在知道這些狀況後,就是應徵者要依自己對該職缺的喜好或渴望加入的程度,自行決定是否從自己的優點或可配合之處,對症下藥,才有機會從同樣是「有準備」的競爭中突圍「錄取」。

2014-05-01

20140429 - 「2014 NTUST Interview Hacks 台科大謀職面談教戰座談會 (三)」後記

No comments:

Image Credit: livingoasis

文:Albert Weng 翁溓松

昨晚座談心得記要。

昨晚的座談裡我一再強調也透過數個實際舉例示範的關鍵思維就是First, Break All the Rules.有興趣者可以看看這本同名的好書

台灣的學生在「守規矩」這件事上幾乎都有特異功能,以至於,即使在強調沒有規矩限制、歡迎自由發揮的情況下,所看過的場景不見躍躍欲試、創意十足的表現,反倒是個個呈現出面面相覷、低頭不語的窘樣,若時間拉長些,甚或會出現手足無措的明顯不適。這是我在幾所頂尖的大學裡看到的共同現象。

也說說同樣的難題在職場現況吧!

台灣的產業要升級,必定得從人力素質的翻轉同步進行,缺乏足夠能力與數量的充沛人才流入,再多的產業創新構想都只是口號。

與長年下來針對上班族的職訓方案相比,選擇花更多的心力直接協助大學生與研究生上,將會更直接、有效。

幫助大學生、研究生在產業接軌這件事情上提早構思、讓他們於在學期間可以逐年準備、一直到畢業時能以「我準備好了」的心態與能力順利進入理想的職場環境,將會是解決當前重大議題的一個必要、也極度可行的作法。

但,這件事要靠誰來做?

政府 (還不夠忙)?學校 (恩~~~哪個單位要跳火坑)?還是,學生自己?

不要搖頭,更不可以笑!在昨天的座談裡,我和台科18 銅人一起討論也分享了數個簡單可行的作法,都是學生自己就可以做的,只是以前沒人提過 (部份已是歐美慣有的,立馬偷學現用),或沒人說可以那麼做。

「自己職涯自己救」,就醬!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