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Credit: ibtimes
作者:Albert Weng
因為最近一再聽到高盛( Goldman Sachs),就花了點時間查了一下,卻意外發現這本另類談高盛的書《我為什麼告別高盛》(Why I Left Goldman Sachs)。
本書的作者 Greg Smith 從 2000 年爭取加入高盛的 summer intern 開始,並順利在隔年就如願錄取成為高盛的正式員工之後,一路按著在投資銀行晉升的職級楷階梯努力向上爬,從最一開始的 analyst 、到 associate、再到 vice president,前後總計 12 年的高盛人職涯,最後在 2012 年時因為發現這件公司不再以當初他入行時認同的那個說的理直氣壯地要「永遠要把客戶的利益擺在第一位。」(Business Principle #1: Our clients' interests always come first.)作為服務企業客戶的首要原則。一直到 2012 年時,讓 Greg Smith 詫異不已的是,這項像天條般幾乎永遠是被張貼在公司最醒目的地方的最高指導原則,卻是包含高層主管在內快要變成全公司沒人在重視、在談論、在繼續遵守的過時標語,多數人都只著重公司營收與個人分紅,甚至是而把客戶視為是俎上肉,而高盛這間當初喊著客戶至上的投行之首,更被戲稱為「吸血章魚」(Vampire Squid)。
一般來說當個人在自己選擇的行業裡碰上這種不成文的行內地下文化時,多半就是不管好壞也只能從眾如流(總是要顧肚子嘛!),但是這位 Greg Smith 老兄還真不是一般人,據說他在一年內接連詢訪幾位高盛的合夥人之後,他得到的結論就是,要想改變高盛這一切讓他無法認同、甚至越來越厭惡的投行潛規則現況的方法只有一個,那就是像他這樣的局內人願意站出來把高盛的這一切一一公諸於世。對!跟你想的一樣,就是「爆料」!
而他想到的起手式也的確罕見,但我個人不會建議就是了。
他是怎麼做的呢?
首先,他自己先寫了篇《我為什麼要離開高盛》(Why I am leaving Goldman Sachs)的文章投稿到紐約時報 The New York Times 的讀者投書(Op-ed),而這是在還沒向高盛提出正式辭職之前就先讓這篇文章見報,也因此,他在這篇文章開頭的第一句話就直接表明今天(也就是文章刊出的當天)就是他待在高盛的最後一天(2012/03/12),夠殺的吧!
正當我邊查邊看,看得津津有味時,竟赫然發現,去年就有人寫了一篇關於這本書的微導讀《頂尖銀行如何看待人才 -- 《我為什麼告別高盛》這本書所告訴我們的華爾街 (一)》
正當我邊查邊看,看得津津有味時,竟赫然發現,去年就有人寫了一篇關於這本書的微導讀《頂尖銀行如何看待人才 -- 《我為什麼告別高盛》這本書所告訴我們的華爾街 (一)》
(還有下集)了,而且這篇導讀的作者還是好友謝宇程,這也太神奇了!我想,寫網誌的長尾效應就是這樣吧!好文章總是不知哪個時間點、因為什麼原因,突然就幫了地球上某個在螢幕前敲著鍵盤查資料的人一把!
在書摘裡提到高盛的錄用原則之一:「判斷力」,正好是我之前在幾所學校的課程與講座上,特別跟同學強調在所有的職場實務力(面對、判斷、突圍、達陣)中,影響一個人在多數關鍵的職場任務(面試、銷售、提案、談判、招募、演說…)裡在最後是否能勝出的一項最具決定性的能力特質。而好的、厲害的判斷力其實必須同時結合高度的專業力與人際力、再加上多年的真實經驗積累才能培養的出來,也是我認為最複雜、最難學成的一項終極競爭力。
這本書看來很有趣,不信可以先看這篇書摘。
同場加映,幾個在投資銀行常見的主要職稱,一般人看到這些職稱肯定是霧傻傻。
1. Analyst
因為投行差不多都是在研究分析特定市場或產業,所以分析師 Analyst 就是一入行最開始的職級。工作內容基本上是類似一般企業裡部門助理的工作,除了跟大家一樣都要看一堆市場與產業資料外,文書上主要就是大量的用 excel 在計算各種財務模型以及編修客戶專案的 ppt,還有他資深同事交待的部門雜事也都要做。
2. Associate
可以看作是資深的 Analyst(或說就是資深助理),要做的事一方面是要負責帶其他的 Analyst;當然,同時也會需要做 Analyst 在做的事(很多很多的 Excel and ppt),所以說是資深的 Analyst。
3. Vice President
VP 副總裁?這應該是外界最看不懂、最不清楚、最容易誤解的角色。VP 在投行裡實際上就類似其他產業的 Account Manager/Director,要直接對責任範圍內被指派要服務的企業客戶提供所有必要的服務,部門裡的 Associate 與 Analyst 也歸 VP 管。
4. Managing Director
在書摘裡提到高盛的錄用原則之一:「判斷力」,正好是我之前在幾所學校的課程與講座上,特別跟同學強調在所有的職場實務力(面對、判斷、突圍、達陣)中,影響一個人在多數關鍵的職場任務(面試、銷售、提案、談判、招募、演說…)裡在最後是否能勝出的一項最具決定性的能力特質。而好的、厲害的判斷力其實必須同時結合高度的專業力與人際力、再加上多年的真實經驗積累才能培養的出來,也是我認為最複雜、最難學成的一項終極競爭力。
這本書看來很有趣,不信可以先看這篇書摘。
同場加映,幾個在投資銀行常見的主要職稱,一般人看到這些職稱肯定是霧傻傻。
1. Analyst
因為投行差不多都是在研究分析特定市場或產業,所以分析師 Analyst 就是一入行最開始的職級。工作內容基本上是類似一般企業裡部門助理的工作,除了跟大家一樣都要看一堆市場與產業資料外,文書上主要就是大量的用 excel 在計算各種財務模型以及編修客戶專案的 ppt,還有他資深同事交待的部門雜事也都要做。
2. Associate
可以看作是資深的 Analyst(或說就是資深助理),要做的事一方面是要負責帶其他的 Analyst;當然,同時也會需要做 Analyst 在做的事(很多很多的 Excel and ppt),所以說是資深的 Analyst。
3. Vice President
VP 副總裁?這應該是外界最看不懂、最不清楚、最容易誤解的角色。VP 在投行裡實際上就類似其他產業的 Account Manager/Director,要直接對責任範圍內被指派要服務的企業客戶提供所有必要的服務,部門裡的 Associate 與 Analyst 也歸 VP 管。
4. Managing Director
可以視為是 top sales,主要是找到新客戶、拿到新生意,當然,發展與維繫重要的政府、市場與客戶關係也是重要工作之一。更因為投行拿的都是大生意,因此,也只有像 MD 這樣具備深厚的產業經驗與廣大的人脈網絡才夠資格去找同樣等級的頂級客戶、談大生意。
關於投行的職級說明,可以參考:
"From Analyst Monkey to King of the Jungle MD: The Investment Banking Hierarchy"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