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Credit:
作者: Albert Weng
道德是一個看似神聖卻又何其沉重的觀念。
先說結論,道德跟自律是翹翹板的兩端,一邊多,另一邊就少。有道德問題的人,都是缺乏自律的人。
我覺得道德在台灣或說華人社會扮演一個很微妙的角色,幾乎每個人都會講、都在講,但是卻很少人敢大聲說自己在這件事上做得很好。於是乎,「道德」一詞幾乎都是用在要求別人、攻擊別人上,但這是道德這個觀念的本意嗎?不應該是用來作為自我要求為主的嗎?
自律、他律與道德的關係
自律是指一個人對自我的要求(態度、作息、禮儀…)
他律是指一個人受外在的要求(例如法律、規範等)
在自律與他律中間的是什麼?
我認為是「道德」。而「道德」又是什麼?
我的理解是「道」是指一個觀念或作法,而「德」是指好的品性,因此合起來的道德就是指「遵守某個觀念或作法,就能夠讓一個人在這件事上維持好的品性。」
再把道德放到一開始的自律與他律來看就會發現,假設外在的他律維持不變(例如佔 30%),則當一個人的自律甚高時(60%),他會用到道德的比例會較小(10%);也就是說,這個人因為有較高的自律,而這樣的自律已經讓他自己把大部分的事情都有自我要求的一套方法在進行了,所以會碰到需要特別拿道德出來作判斷、作抉擇的情況就會越少;反之,自律甚低的人(10%),就會常常遊盪在道德與不道德的判斷之間(60%),這種人就會常常出現言行不一、說到卻做不到、一再自毀承諾的窘況,說到底,就是不懂得培養足夠的自律習慣所造成的後果。
沒有道德的人其實是自律先出了問題
看到一個人沒有道德感,其實也同時看到這個人缺乏自律的面向,而就影響的層面來看,後者,也就是自律這件事,其實比前者道德對於評斷某一個人能不能照顧好自己、會不會把事情做好、是不是可以跟別人好好相處,是另一個隱藏卻更重大的人格指標。
道德是一個看似神聖卻又何其沉重的觀念。
先說結論,道德跟自律是翹翹板的兩端,一邊多,另一邊就少。有道德問題的人,都是缺乏自律的人。
我覺得道德在台灣或說華人社會扮演一個很微妙的角色,幾乎每個人都會講、都在講,但是卻很少人敢大聲說自己在這件事上做得很好。於是乎,「道德」一詞幾乎都是用在要求別人、攻擊別人上,但這是道德這個觀念的本意嗎?不應該是用來作為自我要求為主的嗎?
自律、他律與道德的關係
自律是指一個人對自我的要求(態度、作息、禮儀…)
他律是指一個人受外在的要求(例如法律、規範等)
在自律與他律中間的是什麼?
我認為是「道德」。而「道德」又是什麼?
我的理解是「道」是指一個觀念或作法,而「德」是指好的品性,因此合起來的道德就是指「遵守某個觀念或作法,就能夠讓一個人在這件事上維持好的品性。」
再把道德放到一開始的自律與他律來看就會發現,假設外在的他律維持不變(例如佔 30%),則當一個人的自律甚高時(60%),他會用到道德的比例會較小(10%);也就是說,這個人因為有較高的自律,而這樣的自律已經讓他自己把大部分的事情都有自我要求的一套方法在進行了,所以會碰到需要特別拿道德出來作判斷、作抉擇的情況就會越少;反之,自律甚低的人(10%),就會常常遊盪在道德與不道德的判斷之間(60%),這種人就會常常出現言行不一、說到卻做不到、一再自毀承諾的窘況,說到底,就是不懂得培養足夠的自律習慣所造成的後果。
沒有道德的人其實是自律先出了問題
看到一個人沒有道德感,其實也同時看到這個人缺乏自律的面向,而就影響的層面來看,後者,也就是自律這件事,其實比前者道德對於評斷某一個人能不能照顧好自己、會不會把事情做好、是不是可以跟別人好好相處,是另一個隱藏卻更重大的人格指標。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