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26

提案的能力:普迫手

No comments:


原文發自個版

「台灣人很不會說服別人?」同意嗎?

在台灣,如果有一件事需要得到別人的同意,一般會用什麼方法?請示、拜託、撒嬌、耍賴,還是硬闖?

這些方法不論好壞,真要講都只能用在熟識的對象,如果要提案說服的對象是陌生人,客戶、合作夥伴、新主管或新同事,這才是真實世界的更常會碰到的情況,剛剛講到的那些一般常用的方法不僅沒用,更可能會有反效果。

如果要提案說服別人,特別是面對陌生的人,工作上或生活中都一樣,快速有效的提案說服能力是任何工作與專業都非常稀缺的專業本事,但台灣人從小到大幾乎沒有相關的學習(建立知識)與訓練(養成能力),也正因此,多數人只能直覺的或勉強的把剛提到的那些慣用的熟人方法移轉到面對陌生人的提案說服上來用,但效果常常變成缺乏熟識關係的陌生人高高在上看其當下心情(臉色)決定要不要同意這個提案,而只會使用這些個人版熟人方法的自己則總是要面臨卑屈、膽怯、看人臉色、一肚子委屈悶怨的處境,這其實是雙輸的局面。

好的提案需要做足功課、發揮創意,給對方一個絕無僅有的「獨特美好未來機會」(a unique opportunity for a better future),對方想要就要加入你或支持你,否則他將失去實現或得到你描繪的這個美好未來,他想失去這個機會嗎?當然,這個獨到的提案需要絕佳的創意、設計、判斷跟對對方需求的研究與喜好的掌握,這是另一個題目。

提案說服的方法很多,我也一直苦於沒辦法讓大家更有效掌握到幾本要領,所以想了一個簡單的名詞,就是「普迫手」,對,也許你也想到了,就是proposal的音譯加上我的選字策略。

普:普及的語言
迫:迫切的需求
手:手刀的支持


普:普及的語言

換位思考,用對方能懂的常識、事件跟故事起頭,而不是你自己覺得有趣、重要、專業的話題,重點始終在走進對方的世界,讓他們明顯感受你的提案對他很重要。

起手式要先跟對方建立「連結」(connection),而且要從對方的反應確定必要的連結已建立而且彼此間有足夠的訊號、對話或眼神流通過了,這裡有一些checkpoints的點數要收集,確定點數足夠才表示必要的條件已滿足,這時才能準備進到下一步。切記,不要輕易端出牛肉,點數不夠時機未到,急不得。


迫:迫切的需求

當對方展現願意接受你,準備看你今天要演什麼時,才是上菜的時機,但你不一定知道對方「今天」想吃什麼菜,因為影響他「今天」要什麼的因素可能剛剛才發生,這時候要預想幾個對方真正迫切需要的東西,經由「對話」(這個能力很難,是進階程度的)中的試探(test or I actually prefer the idea of "discover"),找出一個最佳的需求破口來切入,如果你提的點對方不痛不癢也不急,就一定要有其他提案可以替換重新試探(re-discovery,千萬不要在對方沒反應、沒興趣的點一直講下去,有人一開口中過程中完全沒有試探調整,就像開高鐵一路從台北開到高雄中間一站不停,結果常是悲劇一場),直到找到對方出現眼睛一亮、眉頭一皺、下巴一掉、桌子一拍等的明顯訊號後,自己內心一笑,就要見好就收,進入下一個階段。


手:手刀的支持

提案的目的在得到支持、同意、授權、核准或委託,而不是把對方教到會,或讓對方肯定你的努力或專業,對方再怎麼口頭肯定,都不會比同意你、核准你的案子,或把訂單給你重要,不要被迷惑,也不要聽兩句好話就自嗨起來。

提案說服的最後一段,也是達成目的的關鍵動作,就是要講到讓對方在「情感上」當場現在馬上就要得到你所提的作品或成果,所以不用你拼命拜託、撒嬌、耍賴,對方都會想趕快支持同意你的提案,甚至比你還急著要你趕快去做,這裡的指標就是對方當下就提議或要求安排合作後的下次進度會議時間。

下次陷在提案的困境時,在雙手一攤放棄以前,或許還可以試試這個「普迫手」!

照片是上個月到FITI創新創業激勵計畫的分享,講的很多也是關於商業思維怎麼用在面對團隊、客戶、投資人、合作對象時的提案說服準備與實戰,當天提到一個自創的YMC Model,算是簡易版的快速提案架構,有些團隊後來試著用在最後的結訓簡報,從當天全場的反應來看,效果不錯。

當天的團隊沒聽到我今天想到的這個「普迫手」技巧(沒人是臉友),而今天我沒細講YMC Model是什麼,這兩個一個當架構,一個做技巧,應該可以快速整理出一個有效的提案跟說服策略。

動態答案

No comments:


Image: https://centerschoolpa.org/speaker-series-making-growth-mindset-work-child/

離開學校不再是學生身分,進入到五顏六色的真實社會後,幾乎所有會面對到的問題都是動態問題,因此這些問題的最佳答案或說回應之道,當然也都是動態的。但一般人好像多半認為一定要是「清楚、正確、非黑即白」才是好答案?這是教育出了問題?

好的動態答案是具備清晰的方向、靈巧的架構、必要的支撐、應變的選項,以及對於當事人來說必須是一個可行的途徑,缺一不可,英文對話在回答一個動態問題常說的 it depends ,就是動態答案常見的起手式。

如果學生的任務是學習未來進入社會需要的知識與技能,那是不是應該在在學期間就教他們動態答案的觀念與心態,即使這些不會列入考試範圍,說不定學生反而會覺得這些可以用在現在跟未來的現實生活中,還挺有趣的?

常常花時間跟心思和女兒們學習觀察跟思考,很期待看到教學現場的改變與進步。從美國搬回來後感受更直接。

Dynamic response:
- Clear direction
- Scalable framework
- Essential support
- Strategic options
- Feasible approach

2016-05-26

開發新市場常會聽到「接地氣」的英文你會怎麼講?

No comments:

Image Credit: Xboxera
作者:Albert Weng

先說我的答案,接地氣的英文我是用「be grounded」!!!

大家的回覆上,最多人想到 local, localize = (一般慣用的翻譯)在地(化)這個字。可我認為,在地跟接地在原意上並不全然相同。

「在地化」是指一樣產品或生意要進入當地市場時較完整的一套作法。實務上,大約會針對目標的當地市場從以下幾個面向逐一進行在地化的工作,包括市場(屬性)、文化、語言、定價、法規、行規等等,也可以說是進入新市場的一套比較龐大且正規的專業必要程序。

而「接地氣」,我覺得應該視為是在整個在地化的作為當中,特別針對幾個影響成敗的要素要確實跟當地市場串接、融入,或用我的說法,就是要能「通電」的關鍵動作,例如:


1. 重要人脈

一開始進入新市場,快速建立必要的生態夥伴關係 eco-partnership 至關重大。

2. 在地思維

瞭解當地人的思維,提出對方較容易認同、接受的合作提案,這一個部分也多會在跟當地的重要人脈接觸後,從這些人身上快速學習跟驗證出一套可用的在地思維。

3. 商業手法

有的地方生意是在辦公室正式地談;有的喜歡有認識、信得過的人引見、隨同一塊兒談;更有的,非要有第三方或稱掮客居中牽線到一定程度才會約碰面…,在商業手法上尤其需要接地,也就是在地有效。

類似的這些動作要做得好,有一個重要的條件就是要跟當地的市場(土地)確實搭上線,然後就是我形容的才可以通上電,因此,這段接地氣的動作就讓我聯想到電力需要有的接地線 (ground wire),所以,接地氣我就想成是 get grounded。

這說法很怪嗎?

這要先說,「接地氣」這個說法對台灣人跟中國地區以外的人來說都是一個新詞,更別說它的英文應該是什麼了。面對這樣的新詞要用英文跟外國人溝通的時候,我習慣上多半會在先弄清楚原詞的本意之後,自己想一個聽得懂又能解釋得過、最好還要容易被記得的說法,因為這樣,在我說出這個新詞的時候,對應該也是第一次聽到這種說法或用法的外國人來說,一般的反應是疑惑或者好奇,而這個反應會為我創造一個「對方洗耳恭聽」的重要時刻,如果後續的說法能讓對方覺得我這人能想到這種解釋還算挺有意思、挺有見地、挺能接地的,這麼一來,就有機會在對方的心目中把我植在一個特別的區域,在接下來的相處之中,彼此才有機會產生不同的火花,這一點,不論是交友、談生意都很有用。當然,我是指看到對的人才需要特別花這份心思。

好了,有了以上看待「新詞」的態度,就回來看為什麼接地氣我是用 be grounded。

Ground 當動詞有(電線)接地、(物體)落地、(身心)安頓、甚至還有一個意思是指(把人)禁足,對,就是父母限制子女不得外出的那個禁足之意。

用 be grounded 的說法主要是取第一個電線接地(另一個英文用字是 earth,但這個字一般會被聯想到地球,用在接地氣這裡怕是會解釋不完所以另選 ground 來用)的意思,再加上我認為接地氣的主要且也是最終的目的,就是要能跟當地的重要資源和情勢能開始流通,就是我之前說的能通上電、開始運作,因此,我認為,加上必要的補充說明,接地氣這個新詞的英文用 be grounded 來解譯算是能聽得懂、也解釋得過、而且還很容易被記得的說法。你覺得呢?

2016-05-14

把報告寫好,遠比你想像中的還重要

No comments:

Image Credit: pqsl
作者:Albert Weng

「報告不只是報告」
「能寫好報告,遠比想像中重要」

跟工作有關的各種內外部的「正式文字紀錄」都可以被視為是一種報告,包括工作進度、工作成果、會議紀錄;更廣義地來看,就連商業(創業)計畫、募資簡報等也都可以算是。

從報告(文件)品質的好壞,可以很容易看出一個人對自己的「職責認知」跟「用心程度」的高下。

在動手開始寫報告之前,至少要先想清楚、並據以擬定以下的「報告策略」。

1. 為什麼要寫這份報告?

1)是定期報告?
2)還是臨時需要的報告?
3)或者是你自己主動額外提出的報告?

越是後者的,越要想仔細後續該怎麼寫才能達到預期的目標。

2. 做這份報告(於公於私)的目的是什麼?

1)讓對方清楚狀況(盡到告知的職責)?
2)讓對方肯定你的認真(期待能被嘉許)?
3)讓對方認定你已掌握狀況(願意在原訂計畫內繼續由你負責這個任務)?
4)讓對方相信你能完全妥善處理後續發展(包含各種可能的突發狀況),然後會同意授權給你全權處理?

以上四個層次的寫法都不同,但常見的情況是多數人事先沒有清楚的設定,後續在寫報告的時候也就只能做到呈現事實的表述,而缺少能夠達到第二層以上足以說服對方的論述鋪陳。

3. 要給誰看?

1)彼此之間的關係(選擇用語跟應有的訊息完整度)
2)對方的作風與偏好(決定該附圖表、強調數字、論述邏輯...)

4. (被要求、被期待、自己想)要達到什麼目標?

最好是設定在要能得到對方明確的支持。最少也應該是能得到對方表示「無無聲的支持」(無異議),就是職場常見能得到對方「給個綠燈 green light」的回應。

再來,就是「報告格式的選擇」與「報告呈現的安排」,找時間再寫。

2016-05-11

英文創業諮詢感覺很需要

No comments:

Image Credit: foxgrp
作者:Albert Weng

「關於英文創業諮詢,有人也可以幫忙嗎?」

昨天被安(設)排(局)去跟一家新創公司進行創業諮詢,地點在台北市政府一樓的一個開放式辦公室(有沒有很潮、很矽谷風!)一旁的會議-桌(對!不是室哦!就說了是開放式的嘛!疑!有人知道這是哪?),我提早到,被指示等等要把諮詢重點打在一台電腦的表格裡(顧問除了嘴炮也是一種文字工作者!),正在研究這個表格設計(我表格控…每次都很想 hack 別人的表格設計計計計),都還沒 hack 過癮,就有兩位高大上的年輕帥哥走了過來,承辦人優雅地走到我桌邊,簡短介紹一下,「那你們就自己開始吧!」她人就又靜巧巧地飄向遠方。然後計時開始(我的鐘點人生…)。

才先相互介紹一下,就發現對方其中一人是英國人(可明明長的很華人啊!),英國!怎說以前也算是我的私房灶咖,一年去個七、八趟不止前後跑過三、四十個大小城市,現場索性就小聊一下來開場,接著,穿著西裝筆挺的台灣籍創辦人很自然地就用英文開始進行簡報(我猜他事先應該沒預期到這場要用英文講,還說咧!我才更沒想到好不好!不然那個鐘點費的幣別就應該換成美金或英鎊啦!),接下來就是全場英文飛來飛去,在一旁認真辦公的北市府同仁被這一來一往的猛烈英文炮火轟到應該很想趕快把我們趕走!!!

在聽完以產品介紹跟募資需求為主的創業簡報後,我給了關於行銷計畫的策略選擇、接地作法,還有他們其實最在乎、最需要的募資策略與募資簡報修改建議,說了幾個修改的原則之後,我用他們的素材與剛剛的討論,當場擬了一個 15 頁的新版募資簡報內容,以常見的 AIDA 原則,配合每頁採取區塊設計,從圖到關鍵字以流暢的商業說服邏輯在一頁一頁之間串起清楚的故事軸線 (storyline),最後,再來個小轉折,讓目標是創投的聽者會產生興趣、疑問、渴望,想要再多瞭解一點的情況,見好就收,把簡報精準地結束在這裡。

再來,所設定的預期就要能創造來自聽者立即的發問,而這接續在簡報後的討論,正是所有 pitch 這個動作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幫助進入談生意、談投資的階段!」

所有在創業計畫裡有納入國際市場的創業團隊都應該有能夠進行高效的英文創業簡報的人,當然,這也是指,在劊業團隊裡需要有能負責國際市場開發的人才,這應該是所有的創業諮詢、顧問、業師都要特別注意的關鍵。我看了不少創業簡報都特別強調國際市場的商機規模,卻很少看到團隊能有足夠的國際實戰經驗,更少能以英文 pitch 跟對談的。

相信有不少創業團隊很缺,我或許可以幫忙兩邊相互介紹諮詢顧問的機會,當然是要以正常行情收費的那種。

讓「私人管理教練」成為種流行

No comments:

Image Credit: take5videolibrary
作者:Albert Weng

深深以為,在講求實效與實戰的時刻,對想要成長、需要進步的人來說,到目前都還是主流的一對多的授課模式其實不是最好的學習選擇,而是私人教練(private coach)。

高階經理人需要的是 executive coach
而創業者需要的是 management coach

為什麼不是常聽到的 mentor?


Mentor 多半是志願性質,也就是不拿錢,但這也代表了 mentor 不需要對被協助者之後的成效負任何的責任。所以常常是閒聊,然後不知不覺就淡了、散了,這整個就是來交朋友的,不是來做生意的。

真正要做好生意,就是要去量測、管控各個關鍵的成效,對於創業者自己該有的成長,當然更需要務求「精準」(可是剛開始的創辦人常覺得自己終於當老闆了,就是不要再跟著別人的要求做事啊!ㄜ…這只能意會無法言傳因為都聽不進去,再久一點就會「終於懂了」)。

「這種非主流的意見很刺耳耶!那你說外面那一群群優秀的 mentor 是怎麼著?」

怎麼著?還不就是一堆人,美其名是講創業為艱、財力吃緊,又想沾一下高大上的 mentor 給點指導(有學到有賺到,反正沒花到錢,歐耶~),順便從 mentor 哪擴充一點同樣是高大上的人脈,又或更精明一點的是拿某某某是我 mentor 的說詞在外面撈點好處,不就是這樣嗎?

只是你叫其中那些真的有才有心的(我沒說所有的)mentor,看著微薄甚至是完全免費的回報,是會有多少心力跟熱情拿出自己多年實戰的真功夫來指導啦!到最後就是大家蜻蜓點水交交朋友,彼此的資歷上加了一項 mentor 跟被 mentor 的經歷,結束。

一開始提的這個雇用(請注意這裡是用「雇用」,hire 這個字,而不是你本來可能以為的「聘請」這個說法) private coach 是用錢買對方實務、實用、實戰經驗的一種商業發展上必要的交易,國際市場上是常用、更是必要的策略手段,用來縮短計畫完成所需的時程,加速學習直接有用的能力,以及擴展更大的事業格局,這些,如果只靠創辦人自己花時間從自己的小生意慢慢試、慢慢學不是不行,而是成功的機率很低,做大的潛力更是微弱。

「創業就是要換腦袋,自己換不來,花錢找人幫忙強制升級。」

「創業的成長速度,跟創辦人的換腦速度成正比。」


「要怎麼開始這個 private coach?」有一個作法是,如果你身邊已經有 mentor 這樣的人物,而且你在過去也有一段時間得到他很具體實用的幫助的話,先自己想一個合作模式,選定你自己想要對方指導的成長領域,設定諮詢指導的時間長度,例如依個別的發展需求設定三~六個月,採每兩週或每個月定期碰面諮詢,其間可以通訊方式溝通,然後以上述的合作內容暫估一個諮詢指導費用,主動跟自己的 mentor 提出這個構想,我料想,光是主動提出這個 private coach 構想,就會讓這位 mentor 對於原本認為很是雞肋的 mentorship,重新燃起想要好好傳承指導自己所能的那股心中的雄雄烈火!

2016-01-26

「為什麼有人就是不分享?」談不分享這個現象背後的人性思維

No comments:

Image Credit: siliconbeat

作者:Albert Weng

要談一般人較少主動分享,有些甚至是(死都)不願分享的這個普遍現象的話,我認為要從分享這件事的幾個特性來看這個提問背後的思維。

1. 手中有料
總是要真的有東西可以拿出來讓人覺得有點價值的,光這一點,就難倒一整票的複製人(無法開拓新局只會、只愛聽命辦事的人)了。這些複製人除了重製別人的東西以外實際上也拿不出什麼特別有價值的有料好物,所以往往也成了分享的絕緣體。

2. 言之有物
分享最常用的方法是口述或書寫,兩者都需要一定的表達力與邏輯力,而以台灣為例,表達力與邏輯力是多數學校沒教的,就算最強調邏輯力的理工科系,也常常是硬背出事件或反應的先後順序,而不是強調在訓練學生的邏輯思考能力。更別提要能依場合、對象、目的進行判斷、並且擬出有效溝通策略的表達力了。想要言之有物,特別是公開分享時完全不知道有哪些人、多少人會看到自己的分享內容,這種公開發言、發文分享,對多數沒嘗試過、不知道分享出去會發生什麼後果的人,勢必還是會對後果的不確定性有一定的心理障礙。

3. 價值稀釋
如果克服了上述兩者,再來會擔心的多半就是一個「私心」的問題。就是自己好不容易花錢花時間學起來,或者才發現的東西,如果分享出去了,加減一定會稀釋這個東西原本的價值,至少,又多了幾個人知道、會做,那以後其他人就不一定會來找我,不論想要的是虛榮心,或者是可以獲取實質的金錢,反正,「分享會對我原本擁有價值造成減損是必然的」,既然是這樣,「我為什麼要分享?」

4. 曝露缺點
就算過了價值稀釋這關,還是有一個隱憂,那就是,原本是出於好意要分享自己覺得不錯、對其他人會有用的東西,就是,不論就分享物的本身,或是分享的方式(口述、書寫、展示…),甚至是時機、地點,如果一個沒注意,有時的確是自己能力不足以掌握當時發生的狀況,而意外讓自己原本不在分享範圍的缺點反而因此被其他人看到,這是種賠了夫人又折兵的倒霉事,料誰都不想發生在自己身上。所以,擔心因為分享而外意自爆的心理壓力,也是阻礙一般人想要分享的隱藏性原因之一。

5. 製造敵人
任何人,不論在任何時間、場合,都不會想壯大自己的敵人(前提是每個人對敵人的定義都不一樣,這裡指一般狀況)。而「分享自己覺得有價值的東西,是加倍壯大自己敵人的行為。」因為一來把自己覺得有價值的東西讓敵人知道、學去了,二來則是讓敵人知道你的思路與手法,甚至是對分享的這件事其中幾個關鍵要點的認知與認定(這屬心法的層級),這麼做的風險是讓敵人先知彼,而能在競爭上就所分享的這件事取得上風的優勢。因此,不想壯大敵人更是一般人不願分享的主因。

6. 挖坑自埋
我想到的最後一個,也是有分享經驗的人在分享過了一段時間之後多數都會遇到窘況,然後一般來說就是不會想再分享,這個窘況就是,有人跳出來說,「疑!你上次講的、寫的內容不是這樣耶!不信你看…」,然後就把你之前分享的文章、簡報、連結、截圖往你臉(書)上一摔,來一群人一付「來吧!看看之前的你怎麼打臉現在的你!」這種先挖坑後自埋的鳥事,只要發生過,很多人會就此打退堂鼓。

好了,先寫到這裡(什麼?還有?),我寫這些是想從不分享的那一端跟大家一起想想分享的好處說出來明明很多,為什麼學校裡、職場中、社會上的多數人,仍舊是傾向不分享呢?

下一個可以接著思考的議題是,「那又為什麼有那麼一群人樂衷於分享?」這之中的差異是什麼?又是什麼造成了這樣的差異?是跟每個人的出生與成長背景較有關聯(向後看)?還是跟一個人選擇怎麼看待未來想要的人生較有關聯(向前看)?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