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發自個版
「台灣人很不會說服別人?」同意嗎?
在台灣,如果有一件事需要得到別人的同意,一般會用什麼方法?請示、拜託、撒嬌、耍賴,還是硬闖?
這些方法不論好壞,真要講都只能用在熟識的對象,如果要提案說服的對象是陌生人,客戶、合作夥伴、新主管或新同事,這才是真實世界的更常會碰到的情況,剛剛講到的那些一般常用的方法不僅沒用,更可能會有反效果。
如果要提案說服別人,特別是面對陌生的人,工作上或生活中都一樣,快速有效的提案說服能力是任何工作與專業都非常稀缺的專業本事,但台灣人從小到大幾乎沒有相關的學習(建立知識)與訓練(養成能力),也正因此,多數人只能直覺的或勉強的把剛提到的那些慣用的熟人方法移轉到面對陌生人的提案說服上來用,但效果常常變成缺乏熟識關係的陌生人高高在上看其當下心情(臉色)決定要不要同意這個提案,而只會使用這些個人版熟人方法的自己則總是要面臨卑屈、膽怯、看人臉色、一肚子委屈悶怨的處境,這其實是雙輸的局面。
好的提案需要做足功課、發揮創意,給對方一個絕無僅有的「獨特美好未來機會」(a unique opportunity for a better future),對方想要就要加入你或支持你,否則他將失去實現或得到你描繪的這個美好未來,他想失去這個機會嗎?當然,這個獨到的提案需要絕佳的創意、設計、判斷跟對對方需求的研究與喜好的掌握,這是另一個題目。
提案說服的方法很多,我也一直苦於沒辦法讓大家更有效掌握到幾本要領,所以想了一個簡單的名詞,就是「普迫手」,對,也許你也想到了,就是proposal的音譯加上我的選字策略。
普:普及的語言
迫:迫切的需求
手:手刀的支持
普:普及的語言
換位思考,用對方能懂的常識、事件跟故事起頭,而不是你自己覺得有趣、重要、專業的話題,重點始終在走進對方的世界,讓他們明顯感受你的提案對他很重要。
起手式要先跟對方建立「連結」(connection),而且要從對方的反應確定必要的連結已建立而且彼此間有足夠的訊號、對話或眼神流通過了,這裡有一些checkpoints的點數要收集,確定點數足夠才表示必要的條件已滿足,這時才能準備進到下一步。切記,不要輕易端出牛肉,點數不夠時機未到,急不得。
迫:迫切的需求
當對方展現願意接受你,準備看你今天要演什麼時,才是上菜的時機,但你不一定知道對方「今天」想吃什麼菜,因為影響他「今天」要什麼的因素可能剛剛才發生,這時候要預想幾個對方真正迫切需要的東西,經由「對話」(這個能力很難,是進階程度的)中的試探(test or I actually prefer the idea of "discover"),找出一個最佳的需求破口來切入,如果你提的點對方不痛不癢也不急,就一定要有其他提案可以替換重新試探(re-discovery,千萬不要在對方沒反應、沒興趣的點一直講下去,有人一開口中過程中完全沒有試探調整,就像開高鐵一路從台北開到高雄中間一站不停,結果常是悲劇一場),直到找到對方出現眼睛一亮、眉頭一皺、下巴一掉、桌子一拍等的明顯訊號後,自己內心一笑,就要見好就收,進入下一個階段。
手:手刀的支持
提案的目的在得到支持、同意、授權、核准或委託,而不是把對方教到會,或讓對方肯定你的努力或專業,對方再怎麼口頭肯定,都不會比同意你、核准你的案子,或把訂單給你重要,不要被迷惑,也不要聽兩句好話就自嗨起來。
提案說服的最後一段,也是達成目的的關鍵動作,就是要講到讓對方在「情感上」當場現在馬上就要得到你所提的作品或成果,所以不用你拼命拜託、撒嬌、耍賴,對方都會想趕快支持同意你的提案,甚至比你還急著要你趕快去做,這裡的指標就是對方當下就提議或要求安排合作後的下次進度會議時間。
下次陷在提案的困境時,在雙手一攤放棄以前,或許還可以試試這個「普迫手」!
照片是上個月到FITI創新創業激勵計畫的分享,講的很多也是關於商業思維怎麼用在面對團隊、客戶、投資人、合作對象時的提案說服準備與實戰,當天提到一個自創的YMC Model,算是簡易版的快速提案架構,有些團隊後來試著用在最後的結訓簡報,從當天全場的反應來看,效果不錯。
當天的團隊沒聽到我今天想到的這個「普迫手」技巧(沒人是臉友),而今天我沒細講YMC Model是什麼,這兩個一個當架構,一個做技巧,應該可以快速整理出一個有效的提案跟說服策略。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