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Credit: pqsl
作者:Albert Weng
「報告不只是報告」
「能寫好報告,遠比想像中重要」
跟工作有關的各種內外部的「正式文字紀錄」都可以被視為是一種報告,包括工作進度、工作成果、會議紀錄;更廣義地來看,就連商業(創業)計畫、募資簡報等也都可以算是。
從報告(文件)品質的好壞,可以很容易看出一個人對自己的「職責認知」跟「用心程度」的高下。
在動手開始寫報告之前,至少要先想清楚、並據以擬定以下的「報告策略」。
1. 為什麼要寫這份報告?
1)是定期報告?2)還是臨時需要的報告?
3)或者是你自己主動額外提出的報告?
越是後者的,越要想仔細後續該怎麼寫才能達到預期的目標。
2. 做這份報告(於公於私)的目的是什麼?
1)讓對方清楚狀況(盡到告知的職責)?2)讓對方肯定你的認真(期待能被嘉許)?
3)讓對方認定你已掌握狀況(願意在原訂計畫內繼續由你負責這個任務)?
4)讓對方相信你能完全妥善處理後續發展(包含各種可能的突發狀況),然後會同意授權給你全權處理?
以上四個層次的寫法都不同,但常見的情況是多數人事先沒有清楚的設定,後續在寫報告的時候也就只能做到呈現事實的表述,而缺少能夠達到第二層以上足以說服對方的論述鋪陳。
3. 要給誰看?
1)彼此之間的關係(選擇用語跟應有的訊息完整度)2)對方的作風與偏好(決定該附圖表、強調數字、論述邏輯...)
4. (被要求、被期待、自己想)要達到什麼目標?
最好是設定在要能得到對方明確的支持。最少也應該是能得到對方表示「無無聲的支持」(無異議),就是職場常見能得到對方「給個綠燈 green light」的回應。再來,就是「報告格式的選擇」與「報告呈現的安排」,找時間再寫。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