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Credit:
作者
人生只會有一次,多看看多試試,總會讓自己的人生更精采、更有趣,因此,能夠有效開展人生的經歷就相對很重要。
若是說到要拓展人生的歷練, 最好的方式當然是自己積極去探索生活中接觸得到的各種不同廣度與深度的人事物, 而更好的則是可以在有計畫、 有系統的規劃之下, 或是透過閱讀、 又或經由行動, 靠自己一點一滴來累疊各式各樣的人生歷練, 一步步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路 (The Road Less Travelled, and Truly Unique to Yourself.)。
可是人生也不能全靠自己碰過的才算數。有一句話說,「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就能看得更遠!」對啊!除了自己身體力行去學習、去探索,其實另一種可說是捷徑的方法,就是經由瞭解與學習別人的知識與經歷,來加強或修正自己的人生歷練體系。
可是人生也不能全靠自己碰過的才算數。有一句話說,「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就能看得更遠!」對啊!除了自己身體力行去學習、去探索,其實另一種可說是捷徑的方法,就是經由瞭解與學習別人的知識與經歷,來加強或修正自己的人生歷練體系。
這之中,我最常用也最推薦的,就是去參加「演講」或「座談」,藉由「聽聽別人分享他獨到的人生歷練」與在「特定領域的獨門知識系統」,都是快速提升自己的祕技、捷徑!
先談談常見的會談型式:「演講」
一般在接受邀請進行演講時,從講者的角度來看,多半都會特別看重這樣的登台機會,一方面是因為深知這會是個可以為自己加分的機會,但另一方面來看,講者也深知,如果沒準備好則是會有數倍的反效果,尤其是在這個不論好事壞事都是以光速在社群網路上傳播的現代。
也因此,大部份的講者在面對演講邀請時都會特別留意與謹慎,尤以場面大、邀請單位很重要、或「邀請的禮數規格越高越到位」的邀約,一般來說講者都會先詢問以瞭解此次演講邀請的目的與預期效果等細節之後,就會依據不同的會談需求等級,自動拉高到相對的演講準備程度,而會這麼做,完全是因為「人敬一尺,我敬一丈」這種行家都懂的「卡門善思 (Common Sense)」!
(編按:這裡要說的是,若邀請單位的當次舉辦的場面不甚大、單位屬性很可惜也還不來不及稱得上偉大,但卻非常想要講者能同意出席、或甚希望講者可以認真準備,讓活動精采些,這裡要提醒的就是靠「邀請的禮數規格」。而說白的,特別是針對沒有出席費的場次,這「規格」就是指在邀請函的內容,需要讓獲邀的講者貴賓感到主辦單位的誠意與敬意,還有就是主辦單位負責接洽的人員,與講者貴賓聯繫時在應對進退上的禮數啦!這樣提醒有懂嗎?)
台上的情況是這樣的嚴謹與認真,那另一邊呢?
相較於即將上台的講者是如此地以如臨大敵的心態與規格在準備一場演說,然而,另一邊坐在台下的參加群眾,是不是也同樣做了對等的準備而來呢?
若是要去參加演講,建議在活動前,先查詢與演講主題相關的背景知識與近期的新聞事件,目的在建立初步的背景知識,若最近正好有相關的新聞事件,更可以一併看看以供對照。
這樣一來,就可以很快地對演講的主題先建立一個參與的知識基礎。再進一步的,更可能會產生對這個演講主題的自我省思與判斷,也許是列出自己同意或不同的論點、或是一些不清楚的疑問,到時候在實際參與演講的時候,就可以在聽講的過程中,一邊對照與整理自己的理解架構。若可以做到這樣,一般來說可以算得上是很好的參與效果了。
若是無法做到這樣主動自發的準備,甚至是完全沒事先查讀相關的資訊,然後一進場就一屁股坐下等著講者餵有趣、有料、有梗的不管是什麼東西的話,說真的,這樣什麼都沒準備,卻想要能有什麼有效的收獲,阿!這不是緣木求魚,什麼是?
發生這種情況真的是很可惜,因為不僅是來參加的聽者自己沒能從參加這場演講得到收獲,其實更可惜的是,這樣也喪失了原本這位聽者可能有機會,把活動心得藉分享再推廣讓更多人知道的機會。
參加演講的建議
若是要去參加演講,建議在活動前,先查詢與演講主題相關的背景知識與近期的新聞事件,目的在建立初步的背景知識,若最近正好有相關的新聞事件,更可以一併看看以供對照。
這樣一來,就可以很快地對演講的主題先建立一個參與的知識基礎。再進一步的,更可能會產生對這個演講主題的自我省思與判斷,也許是列出自己同意或不同的論點、或是一些不清楚的疑問,到時候在實際參與演講的時候,就可以在聽講的過程中,一邊對照與整理自己的理解架構。若可以做到這樣,一般來說可以算得上是很好的參與效果了。
若是無法做到這樣主動自發的準備,甚至是完全沒事先查讀相關的資訊,然後一進場就一屁股坐下等著講者餵有趣、有料、有梗的不管是什麼東西的話,說真的,這樣什麼都沒準備,卻想要能有什麼有效的收獲,阿!這不是緣木求魚,什麼是?
發生這種情況真的是很可惜,因為不僅是來參加的聽者自己沒能從參加這場演講得到收獲,其實更可惜的是,這樣也喪失了原本這位聽者可能有機會,把活動心得藉分享再推廣讓更多人知道的機會。
所以說,沒能好好準備去參加一場好的演講,可是會有「雙重損失」的啊!
一種比演講更困難的會談交流型式就是「座談」了。
因為演講約90%,是在可控制的範圍內講述事先準備好的內容,另約10%是採現場問答。相反的,座談倒像是10%的內容是大致可事前準備的,這10%差不多就是主題與其延伸出來的範圍、以及開場引言的部份。除此之外,座談中近90%的部份,就是靠主談人一邊談一邊依現場參加者的提問內容,直接進行回應與討論來進行。
另一種興起的會談型式:「座談」
一種比演講更困難的會談交流型式就是「座談」了。
因為演講約90%,是在可控制的範圍內講述事先準備好的內容,另約10%是採現場問答。相反的,座談倒像是10%的內容是大致可事前準備的,這10%差不多就是主題與其延伸出來的範圍、以及開場引言的部份。除此之外,座談中近90%的部份,就是靠主談人一邊談一邊依現場參加者的提問內容,直接進行回應與討論來進行。
這之中的座談品質與進行節奏,若不是靠安排好的暗樁提問,一般來說是開放自由提問,而這什麼樣的問題都可能出現的「自由提問」的場面,每一個回答能否到位,以及這一問一答之間是不是流暢與有組織性,就是對主談人的主談實力與應對功力最大的考驗了。
有經驗的主談人很清楚,若是回答的不妥,不單只是當下的問題難以圓滿,更是會連帶影響後續全場座談的進行。而且,不見得每一個座談現場都會安排主持人,缺少主持人可以在必要時候出手相助的緩衝,大多數的座談就都會需要主談人自行掌握全場的互動與回應。座談的主談人相較與演講的主講者,難度自是高出許多。
不過,台灣一般人參加活動都不主動發言發問則就是另一個議題了啦!
所以在此要補充一提。不論要去上課、聽演講或參加座談,先清楚自己為什麼要參加的「動機」絕對是最重要的。有明確、強烈的動機,才會激發自己要為去參加一場演講的學習之旅確實地投入必要的準備,而「有準備」才能有「好收獲」。
相反的,沒準備或準備不足,就算是把寶藏送到面前也都辨識不出,又怎會可能會有收獲?
談到收獲,有什麼樣的收獲會讓人覺得「不虛此行、相見恨晚、如獲新生」?
不論哪一種,可真有人遇過這樣收獲的事?答案是:「有的。」
看看參加過 I-Chen Tsai 所主辦的課程,那些來自不同學員在課程後所分享的 Lessons Learned。只消看過幾篇的心得分享,就可知道當天的課程內容有多精采,當場授課的講師的教課能力有多強大、多實用了。
看到這裡,會讓你立馬想要找尋並報名一場好的演講、座談或進修課程?
不過,台灣一般人參加活動都不主動發言發問則就是另一個議題了啦!
所以在此要補充一提。不論要去上課、聽演講或參加座談,先清楚自己為什麼要參加的「動機」絕對是最重要的。有明確、強烈的動機,才會激發自己要為去參加一場演講的學習之旅確實地投入必要的準備,而「有準備」才能有「好收獲」。
相反的,沒準備或準備不足,就算是把寶藏送到面前也都辨識不出,又怎會可能會有收獲?
參加這類的會談活動能得到什麼?談「收獲」
談到收獲,有什麼樣的收獲會讓人覺得「不虛此行、相見恨晚、如獲新生」?
不論哪一種,可真有人遇過這樣收獲的事?答案是:「有的。」
看看參加過 I-Chen Tsai 所主辦的課程,那些來自不同學員在課程後所分享的 Lessons Learned。只消看過幾篇的心得分享,就可知道當天的課程內容有多精采,當場授課的講師的教課能力有多強大、多實用了。
看到這裡,會讓你立馬想要找尋並報名一場好的演講、座談或進修課程?
先恭喜了!起而行永遠是對自己的人生最寶貴的禮物。
在準備去參加一場活動的同時,也可以一邊學習這些文情並茂、下筆精煉的 Lessons Learned 分享。特別是每位學員在活動中的觀察與思考的角度,以及會後實際撰寫心得的寫作功力,字字句句都是非常值得欣賞與學習的珍貴分享。
整體而言,準備好有效的學習態度,不論在任何的活動中,絕對會備增學習成效。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