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Credit:
「英文分數」不等於「英文能力」,可是在台灣大多數的人一直都沒搞懂這一點。
英文的問題在台灣一直都很表面、卻同時也很嚴重。
「會英文的就好棒棒!」
「英文差的就哭哭惹?」
先說個在企業英文內訓看到的例子。
曾經看過一家外籍人士開設的商業英文補習班,竟然把在企業客戶公司內的上課實況當成宣傳影片公然播出。
咦?用上課實況來宣傳有什麼問題?
一般來說是沒問題,但是那一段的內容是當天的外籍老師在對企業客戶內來參與課程的員工用責備的口氣「訓話」的錄影(對整段都是訓話,也只有訓話,根本是故意剪這段…),什麼「你們本來的做法永遠做不到生意」,「如果不用我的方法,就永遠別想做到美國人的生意…」,真有這麼厲害!我當下就很好奇,隨手在網路上找了那家商英補習班的網站逛一逛,啥!也還好嘛!官網上也不過就一堆網路上剪貼來的文章,真要認真講的話,這負責剪貼的人(小編?)若不是自己英文程度也不是很好,就是根本太懶了,所以都只放一些刪節過的短版內容,除了充充版面之外,文章本身都沒什麼價值。
那我又為什麼要說這個?
學英文除了在學生時期要拿到好分數才有助於及格、升學之外,另一個主要目的就是要用在職場上(啥?有人說其實國外旅遊還要排在更前面???),到了需要用到英文的職場,而實用的英文力還不夠的話,就很可能會在工作期間上英文課時,遇到剛剛提到的情況,說起來不會覺得很被「東亞病夫」嗎?
對一般人來說,「英文一種語言,而語言是一種工具,並不是知識」(走學術路線者除外),「而語言是用來與人交談,在對方能夠接受、忍受(時間、耐心…)的範圍內能聽得懂、談得下去就行了,不用得非要像BBC, CNN主播一樣才算英文好。」
論真的講,英文既然是工具,那就只要能用、好用、夠用就好,平常用英文的時候不會有人突然問對方英文考幾分的啦!
可是很多人看到英文就想到學生時期「學英文」的既定印象,就開始想「啊單字、啊文法、啊時態、啊會話…」就這麼啊下去,然後就想逃避、想放棄,最後幾乎都只是硬著頭皮應付,不管是公司安排的英文課、工作上需要開會、或接待外國訪客,然後就是幾年職場經歷下來就漸漸跟英文成為兩條行平線,成功順利地回到自己溫暖舒服的母語世界。
真正有效的學習,先決條件必須對任何事存疑,因為源自存疑、懷疑而自發的探索心,才能帶領自己向新知識、向新能力不斷扣關、不停發現,直到自己設法一點一滴找到最後的那個深藏在後頭的真實知識與能力,自己覺得「啊!原來這件事是這樣呀!我總算把它搞懂、學會了!」才算真正學會了一樣東西。
這層「遇事先存疑,學習靠探索(而不是記憶、背碩)」對學習的正確體認,才是能把東西學起來之後,還能夠帶著跟自己走一段、走一輩子的真學習。因此,即使是老師講的,身為學生也應該自己重新想清楚老師所說的這些訊息背後對自己的意義是什麼。單就考試來說,大可在每次的考試都為自己設定一個目標分數(90? 85? 80? 70?),每次考試都以拿到目標分數為目的就好,其他的時間就試著找到自己的方式去真正學好能在生活上用得上的「英文力」。
再說一次,走出課堂、離開學校之後,對沒有要往學術領域發展的人來說,英文最重要的功能在與人溝通,如果只能在教室裡考試,出了教室之後英文就差不多是跛腳、或者根本算是廢了,那之前拿到的那些英文考試的分數有什麼意義?
所以,想要把英文學起來,學到「能用、夠好、帶得走」,就要先把原本對於學英文的觀念整組打破、砍掉重來。
我的建議是:
- 「學英文」不等於「學知識」,而是學習使用英文這項工具。
- 「英文能力」才是重點,「英文分數」能過就好。
- 一開始學英文就要找到一邊可以「用英文」與人互動的機會,而不是學好了才敢找人「練習」。學英文就是要用出來,學習的過程中無時不刻都是在學習與練習,沒有什麼準備到一定階段才特別安排「練習英文」的時間,不用特別給自己這樣的壓力。
- 設定階段目標,每個目標都要有對象可以一邊學一邊用(練習),在真實的生活、職場環境中,讓英文自然而然變成自己生活力、人際力的一部分,才能有辦法真的能「帶得走」。
一點心得分享,若覺得可能有其他人會感興趣的話可以轉貼分享,更歡迎好友分享自己的英文學習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