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6-29

提出蠢問題,幫助解問題

No comments:

Image Credit: statusmind.com


文:Albert Weng 翁溓松

關於「提出蠢問題」,就能「幫助解問題」這個觀點,我的推論是這樣的:

1) 沒有人喜歡承認自己比別人笨(即便事實如此,也不會想要承認)


所以,如果目的是為了解決大家的問題,而且清楚知道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大家一起來」的話,提出一個會讓大家跳進來的問題,遠比所提的問題高明到讓其他人覺得「這麼會,你自己去做就好啦!」,反倒讓原本需要別人出手相挺的情況,變成別人把手收得更後面而造成無人參與的窘況,人手不足、沒人出手是問題無法有效解決的主因之一。

2) 蠢問題其實是被忽略的事理本質


真正夠蠢的問題是指那些人們習以為常到近乎完全忽略的事理本質,一旦被公然提出時,一則引來眾人的訕笑,或者讓眾人啞口無言,整個驚呆惹!

另外再補充一點,關於「政治」。

二個人以上,就有政治問題,這句話很常聽到,但我認為,大多數人,即使是從事政治這個專業領域的人,對於這句話可能都有誤解,政治不是算計,或應該說,算計只不過是在政治裡,遇到必要的時刻才需要運用的一種手段,但絕不是全部,誤以為算計是政治的全部的人,最後就是變成政客,在此不談。回來看二人以上就有的政治到底是什麼?我個人認為,是「人際」,或完全的說因為二人以上各自擁有不同的立場與利益,因此會有不同的「狀況」出現,而如何判讀與因應這個隨之而成的「人際狀況」,即可稱之為「政治」,也就是說,依廣義的定義來說,政治是普遍存在而且根本就應該正面看待的事,甚至,每個人都應該培養自己的政治力,其實也就是「人際力」。

那,政治力、人際力跟蠢問題有什麼關聯要在這裡一起講?

如果,政治力、人際力的背後都是為了解決「眾人的問題」,這樣的話,試著以提出「蠢問題」、為事件的利害關係人提供一個「跳進來的缺口」(坑)的作法,就會變很有用,而且,要記得,「夠蠢才夠力」。

關於上述第二點的「蠢問題」,引用「猶太人的思考技術」一書的段落:

「在這個世界,徹底的傻子比半個聰明人要好;無知與愚蠢可以揭露知識一些始料未及的層面。這是一種意不在解決問題的知識,這種知識往往出之於為答案製造好問題的機敏。」(p.129)

有人會說,「平常光是提一般問題就常被白眼、被當笨蛋了,更何況是提出蠢問題,怎麼可能有助於問題的解決,這邏輯根本不通嘛!

以上情況的假設是「把提問當成目的」,所以,提出問題所得到他人對於這個問題與提問者的評價,就決定了這個提問是好或壞、成功或失敗。

但是,我一開始的假設不是在「問題品質」的評價上,而是在於能不能促進跟眾人有關的問題得以獲得解決,因此,提問,甚至是提出蠢問題都是手段,而目的是在真正解決當時的問題。

所以,搭配著提出蠢問題之後要跟進的事,就是一步步引導大家的注意力與建設性的參與,直到最終把問題真正解決了,這時候,或許由其他人主動想到,或者可由自己提出,當初提出蠢問題的用意與用心,幫助大家對於解決眾人之事有不同的體會,自然會還給當初蠢問題的提問者一個公道、公平的評價。

如果還是擔心自己做這種「提出蠢問題、幫助解問題」的事會在真正成功解決一個顯著的問題之前就先被旁人視為腦袋笨、能力差的話,要在想清楚之後,先相信自己,務必「以終為始」,堅定在目的「幫助解問題」之上進行「提出蠢問題」,這樣持續做下去,旁人會漸漸看出我們的行為模式(Pattern),從而以不同的角度來看待與對待我們。

想不想要今天就找件事,來試試「提出蠢問題」?

2015-06-11

你一定要知道的「換工作真相」,更不能不知如何破解的「換工作心態」

No comments:

Image Credit: jobsandcareersmag.com

文:Albert Weng 翁溓松

講在前頭,這裡指的是「一般情況」的換工作,「特殊情況」的說明在最後 (疑,強迫/誘使看完…XD)

「換工作的真相」只有兩個:

1. 舊自己不夠好
2. 新工作不夠好

註:這裡指的是「不夠好」,而不是「不好」,特此強調。

不同意的人會說:「我聽你在__!反過來的情況也會換工作啊!」

例如:

1. 舊自己很好的人,「想為自己找更好的機會」,就會換工作啊!
2. 新工作很好的人,「想離開目前較差的環境」,也會換工作啊!

對,但實情是:

1. 舊自己很好的話,公司該會「想盡辦法」要留住你!
2. 新工作很好的話,會淪得到「非親非故」的人選嗎?

依據以上的推論,總結一下,『找工作就是從「不夠好的舊自己」邁向「不夠好的新工作」的過程』,疑,怎麼好像聽起來整個很慘、很負面啊?

不!不!不!

這只是事情的現象、真相,但臨事的心態與處事的策略,才更是我們要探討與學習的,以下是我的看法。

「換工作的心態」可以這樣:

1. 以前的自己不夠好

面對下一個新工作,想想自己有哪些要改進與加強的,以這個更好的「新自己」(New Self),找出「新工作」(New Job) 不夠好的地方,向新工作的主管說服為什麼「新自己」可以讓這個不夠好的新工作變得更好,特別是只有你做得到、而一般應徵者做不到的部分,絕對會加很多分。

2. 未來的工作不夠好

會加以考量的新工作機會多半已符合一定的條件,所以誘因就無須多提,反倒是一般人會無意、甚至有意地忽略新工作的缺點或說是陷阱,而如果把這些缺點或陷阱一一找出來檢視,有時候能夠避免自己無腦地掉入一個更糟的工作裡,或者,就能發現我想特別強調的重點,那就是這份新工作不夠好的真相裡,你正好能夠 (某種程度上) 「完美」補上的獨特契合之處。

例如:

1) 「流動率過高」:很可能因為前幾位都住離公司太遠遠,而你正好住在公司附近。

2) 「受不了主管」:主管要求很多很細,有經驗的人受不了,而你沒相關經驗,正好需要母雞帶小雞一步一步幫你學會行業經驗,而且,為了把新領域的本事學起來,你自己會特意放低身段,起碼願意蹲個二年,這點,很可能就是被錄取的關鍵,特別是有工作經驗的人,少有人能夠認清這點、做到這點的。

3) 「薪水太低」:薪水不高、或不夠高的工作,多半是因為老闆覺得這個工作是「營運作業」類型的工作,所以這類型的薪水是「支出」(Expenditure,當然是越低越好,在這樣的認定框架之內,這點幾乎沒得商量。因此,面對這種情況,有二種因應的方法建議:

3.1) 先從這份工作進入這家公司,再設法找到轉換成「商機開創」類型 (銷售、BD…) 的工作

3.2) 直接換成是找尋「商機開創」類型的新工作

因為,從老闆的角度來看,「商機開創」類型工作的薪水不是「支出」,而是「投資」(Investment),因此,如果能帶給老闆一個新的商業視野 (Business Outlook),論述有據地說服老闆你能為他開出一塊更新、更大的商機,再回頭以合理估算的商業報酬推估自己希望爭取的薪資 (結構),往往能夠為自己談出更好的身價,這時候,原本認為在這份新工作會有薪水太低的「不夠好」問題,也以更高明的因對方式迎刃而解了。


除了這裡提到的「一般情況」之外,如果是專家、高手、強人、大神之流被八人大驕恭請挖角者,不在此列。


歡迎交流不同想法或心得,就醬!

2015-06-08

個人電郵「命名」的好壞,可是會要人命的!

No comments:

Image Credit: brandlective.com


文:Albert Weng 翁溓松

又到了畢業季,新鮮人的履歷又開始無差別的各自飛出,滿心期待能夠平順降落到一片富饒、優沃、又有自己發揮空間的土地,而正在期待這等美事發生的同時,有一件自己從來沒注意到的小事,可能正大辣辣地摧毀著自己的這個夢想,這件是就是新鮮人求職者的「個人電子郵件帳號名稱」。

除非是使用學校提供的學生電子郵件帳號,如果是個人申請的 gmail, yahoo之類的電郵帳號,有不少學生(在職人士也不少就是了…)都是在申請時一時興起想到一個好玩、喜歡的文字組合就先用了,也沒想那麼多。


電郵帳號的蝴蝶效應


但實際上,個人電郵在日後申請工作、學校或其他的競賽、入會等程序上,都會需要使用得到,一個當年申請時的淘氣、隨性念頭,就會讓這個或許有時候會讓初期從文件上接觸到當事人的審查者、面試官、潛在合作對象,因為當事人的這個有點怪怪的電郵帳號,而無法制止地對他這個人貼上一種「帶有負面或帶著疑問的標籤」,而這一切,即使到後來被判出局、失格、沒了機會,當事人很可能從頭到尾都不知道其實他的電郵帳號已經把他出賣了。

為什麼?

只有非常優秀的人選會被略過小節的審視,在一般的情況裡,特別是在最後的人選如果各方面的條件都符合要求,且彼此間的實力都不相上下時,從審查者的這一邊來看,履歷文件、面談技巧等很多都是可以學習、可以準備的,簡言之就是「可以包裝的」,但是一旦決定核准通過,這個人就是要每天碰到面、常常要互動的對象,這樣的話,在這些可以包裝的事物之外,有什麼是「沒有包裝的」?

其中,那個早在一個人想到日後要升學、就業、入會等很多未來的事以前就做的一個微小的決定,像是為自己個人的電子郵件帳號取個名字這件事,就可以看出他最真實的一面之一。

這是在這幾年看過很多申請重要機會,卻用著讓人啼笑皆非的電郵帳號而有的感觸。


砍掉重練,為時不晚


補救作法就是馬上重新申請一個新的電郵帳號,想清楚這次要為自己的個人品牌取個什麼名字,申請之後未來非私人興趣的事物,都以這個新的品牌名稱對外溝通,

「經營個人品牌,是長久之計、是細微之事」,很重要,唸三遍。

2015-06-07

為什麼要「閱讀」?

No comments:

Image Credit: blogs.edweek.org


文:Albert Weng 翁溓松

很多人鼓吹「閱讀」,但提出的原因往往略顯空泛或偏向個人經驗,不容易讓更多人,特別是本來不太閱讀的人能夠找到自己的閱讀動機 (開始) 與動力 (持續),我想就自己的體悟與心得,試著分享淺的看法,歡迎好友們指教與交流。

對於還不知道閱讀的用處與樂趣的人,直接說閱讀的好處是不會有效果,因為這中間找不到閱讀與他們自身的關聯,沒有這一個切身感受,就很難激發這群人的動機,沒有動機就更不用談繼續為之的動力了。因此,這個親身感受就要從與他們習習相關的「生活」裡來找。


邏輯是這樣的,「想法 -> 行動 -> 結果 -> 興趣」。

其中「想法」這個動作想的其實是下兩個階段「行動 + 結果」的簡述,也就是「如果…這麼做,就可以得到…這個」,因此,有了足夠的想法,就可以開啟「行動」。而得到「結果」,則是能夠發展與建立下一個階段「興趣」的關鍵,會有興趣是因為從這個「結果」中得到的好處讓人想要繼續擁有、甚至會想要擁有更好、更特別的結果,所以產生出「興趣」。「興趣」指的是「一個領域會讓人保有持續參與的期待與願意主動投入的動力」。

從上述的四個階段看「閱讀」,閱讀是哪個階段?

我認為閱讀是「行動」,因此,要找到閱讀的動機與動力,要從「想法」、「結果」著手,特別是「結果」。或說是以「結果導向」來思考。

「閱讀」這個行動會產生出的「結果」是什麼?

「閱讀」是帶動「思考」的重要前置動作,而「思考」是產生「綜合結論」與「自我觀點」的唯一途徑,能夠釐清複雜的事物而得出「綜合結論」,以及在混沌的狀況與訊息當中提出「自我觀點」,則是能夠讓自己「提升生活」的重要手段。

所以,從結果講起,『我為什麼要「閱讀」?』

簡單講,就是為了「提升生活」。

這個「提升生活」所用的方法是透過彙整分析來看出其他不閱讀的人看不到、看不明的綜合結論,再加上不斷精煉自己的觀點,能見人所未見的機會與風險,而要能這麼做,「閱讀」是很重要的基礎養份。

而我在這裡指的「閱讀」是廣泛的閱讀定義,閱讀的標的包括書籍、文章、人物、社會現象、國際情事都可納入其中,端看自己想要的「結果」是什麼,而由這個「結果」形塑出來的「想法」,則會決定一個人要不要閱讀,會想如何閱讀,在閱讀後,對自己、對旁人,對社會,想做出什麼「提升生活」的事了!

2015-06-03

「臉書履歷」(Facebook Profile),除了「臉書名片」之外,臉書還可(會)以(被)這樣用

No comments:

Image Credit: ibrandstudio.com
文:Albert Weng 翁溓松

越來越多人,跨越了年紀、專業、喜好與習慣,開始大量使用臉書 (或Instagram, Twitter等) 來把自己的生活記錄和對事物的看法一一註寫在網路上之後,想到去一個人的臉書牆上看看這個人在網路上呈現的是什麼樣貌的這種「再認識」的人際動作,已經從過去看人看情況只是偶爾為之,到今日幾乎快變成越來越自然的反射動作了。

在這種社會網路化、網路社會化的進化過程中,很多人身處其中卻沒有同步的自覺,我是指每個人自己在臉書上的行為表現。

先看「人」


臉友 (Facebook Friends) 多半不會完全是在實體世界就已經認識、甚至熟識的朋友。多半是過去在因緣際會之中,彼此曾因某段時期的共同關係 (同學、同事) 或某個共同關注的主題 (同好) 而互加為臉友 (有一種定義稱此為「弱連接」(Weak Tie/Link) 的人際關係),因此有了能夠常看到彼此的臉書動態的機會,但,這並不表示彼此的熟識度足夠到在對方的版上可以想講什麼可講什麼。

再看「行為」


不論是出於正義之聲,或甚至是對方的發文已對自己產生實質的負面影響,除非對方表明了邀請多方意見,否則都不宜在對方公開的臉版上留下輕佻、不負責任的言詞或各種有前述意味的表情符號。

理由很簡單,這就像在實體世界的公開場合發言一樣,在公開版上的留言,就像留在公共廣場的一塊佈告欄上白紙黑字的公告,而且,就技術上來說,除非有人主動刪除,否則這些留下的內容將會「永遠」存在。

這個永遠的「存在」,會像每個人的「隱藏版臉書履歷」一樣,雖然不會有人特別強調,但必要的時候,全部會被看得見。

試問,是不是每個人的每一則訊息都在寫好按下發文或留言時有想過,如果在某個時間會被特定的對象 (老師、家長、朋友、主管,想要追求的對象、還有,就是自己的小孩,現在沒有的可以想成現在的發文如果以後有小孩的時候) 看到的話,是不是還會發出一樣的內容?

而如果是換個方式,都是想清楚了才寫,並且明白所寫的內容將會跟自己連結在一起,很久很久,也認為有更多的人看到的後果是自己已預期好的情況,那這樣子在臉書上的行為就是一種自我負責的表現,等同於在實體世界的言行要求。這種表裡如一、言行一致的作法,才能長長久久。

會想到寫這篇觀察心得,是在幾次有人介紹合作對象與新創團隊,看看我能給什麼建議或協助時,在介紹的當下很習慣就互加彼此的臉書,但之後我一刷才發現,對方在初次見面時的自我介紹和在臉書上呈現的樣子實在是落差太大,而我相信前者容易準備 (裝也要裝一下),後者才更接近這個人真實的樣子。

理由很簡單。

制式的自我介就像應徵工作或申請學校時拿出來的「個人履歷」,不僅可以事前花盡心思好好準備,還可以請高人指點精心製作而成。但是,每天所思所想的或是個性、或是喜好全寫在臉書上,這之中可看出一個人的個性、自律、程度,以及期許自己與這個社會的關聯為何,是掠奪?還是互利?或是貢獻?總之,這個每個人自以為是隱藏版的個人臉書履歷,其實就技術上來說,已經是公開版的了。

有人說,「我只限定某些對象看得到,所以是封閉的,不算是公開。」沒錯,現在是封閉的,那如果未來有一天想要公開了,那之前的內容是不是洽當?再開一個臉書帳號也不是不行,但是一切都要重新再來過。另外,別忘了有「截圖、備份」這種作法。更別說是在別人版上的留言,早就都公開了!

最後,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若明人會知,言行請一致。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