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Credit: pointofgeeks.com
文:Albert Weng 翁溓松
咦?自私與無私不是應該站在彼此的對立面,根本完全是二分法的選項嗎?怎麼會自私到了頂之後,就能變成無私了?這太不科學!太沒邏輯了!
是的,第一眼看到把自私與無私用這種概念或說法連起來,的確非常不符合一般定義上的認知與普世的道理規則,但,這麼說的背後有一定的根據與推演,且聽我說。
破題先問,「有『人』可以真的做到無私嗎?」
這個問題或許太直接,難以立即說出一個清楚又堅定的答案,那麼,再試著補充一點背景資訊看看。先來定義一下什麼是「無私」?顧名思義,無私指的是沒有私心,再延伸點說,是指一個人在言行上沒有個人的私心,或者是指遇到事情時,不以自己的利益多寡為主要考量的人,以及一個人如果是做了符合無私的行為,我們都會覺得這是無私的表現。
有了這個背景資訊,再看一次剛的提問,「有『人』可以真的做到無私嗎?」
我的答案是:「沒有。」而且,「絕對沒有!」
我的論點很簡單,因為這麼做違反人性,而且是嚴重違反普世的人性,所以想都別想,絕對不會有「人」可以發自內心就不顧自己的利益、只一心想為別人好。但是有人看到這裡一定會跳出來嗆,「哪是啊!明明社會上還是有一些人確實做了無私的舉動,例如:台灣首善陳樹菊女士、台灣阿嬤莊朱阿玉女士,還有台灣樹王賴桑賴倍元先生等等,沒錯,這些真實的故事的確完全體現了無私的精神,但這些我們所看到的無私,其背後仍然跟「自私」是有關聯的。而這,也是形塑我的原始論點最主要的支撐,我接著說。
「無私」,不是一種品格或能力,而是一種選擇,一種隨著人生歷練慢慢發展出來的「人生價值選擇」。
很抽象吧?來,試著想像一下。
「自我的小圓」:格局以自己本身的利益為主
如果把「自我」當成一個小圓,在這個「小圓」裡頭,這個人只關心在意跟自己的利益「直接」相關的事,這時候,也可以看作這個小圓的範圍,就等同於是這個人的「格局」。這個小圓,我稱之為「自我的小圓」。
先說一下,「格局」這兩個字,就中文來說其實對大多數人都是一個非常模糊的概念,明明常聽到,卻沒幾個人講得清楚,不信你自己試試,或問問身邊的人,「格局」是什麼?得到的答案通常是先沉默、再語塞,最後乾脆放棄。所以我試著換用英文的角度重新給一個定義,「格局」的英文解釋,我想到的是 Coverage of Care,指的是一個人「關注與照顧的範圍」。順帶一提,要有格局的前提是有足夠的「眼界」,因為要能先看得夠遠夠寬,才能在看得到的境界之內,選擇自己要關注與照顧的範圍,所以是「由眼界生格局」。而眼界的生成是另一個話題,不在此述,以免離題。
「無我的中圓」:格局擴增自己認識且重視的對象
回到「自我」的「小圓」,當一個人隨著閱歷的增加,發現這世上除了自己之外,有些人是值得對他們好的,像是家人、好友、戰友,或者是自認為值得為對方付出的人,這時候,這個人就會開始發展較大一些、且與「小圓」互為同心圓的「中圓」,我稱之為「無我的中圓」。
在這個「中圓」裡,除了原本的小圓裡只以自我利益為主的範圍之外,這時的格局也同時變大了,增加的是剛剛提到的這些自己認識也認同的人,在中圓的範圍 (即是這個層次的「格局」) 裡提出對這些已知且預期會有直接回報,這個直接回報是指你認識他、他知道你,所以你幫助他,有很高的可能性,對方起會向你說聲謝謝,而這就算是預期會有的直接回報的一種,而這個中圓,我稱之為「無我的中圓」,在這個無我的中圓以內的利他行為,是為「小利他」。
在這個中圓的對應稱呼上,之所以用「無我」,不完全是以精準的文詞定義決定,而是在字詞的邏輯上,從小圓的「自我」,到中圓的「無我」,核心字都是「我」,而形容詞先從「自」再到「無」;然後,接續發展到第三層的大圓,核心字從中圓的「我」轉升到字義更強烈的「私」這個字,而形容詞延用中圓的「無」,所以組合成第三層「無私」的大圓。
「無私的大圓」:格局拉大到包含自己不認識但可以幫得上忙的人
從「自我的小圓」只求自己好,再到「無我的中圓」開始幫助身邊認識與關心的人,在這個中圓裡,因為幫助的都是彼此認識的人,這個助人的效益回饋到自己身上的效率也算很快,所以會感到其實幫了這群人也像幫到自己,因為看到自己關心的人因為自己的幫助而開心,自己也會覺得開心是很自然的事。
但是,當一個人的人生停留在「無我的中圓」這個層次再多走一段時日之後,便會發現,不論是一開始的「自我的小圓」,甚至再加上「無我的中圓」,這兩個圓所涵蓋的範圍相較於自己要面對的這個社會,根本還有幾乎是無限大的一個超大的範圍,是自己不認識、也無從判定的各式各樣的人所組成的存在,而除非能夠選擇過著某種程度的「限定住居」 (非常有錢能住到小島與世隔離,或者註定被迫只能住在一個很小的區域範圍) 那種生活型態,否則每個人的生活中,大半的時間全是在這個「大圓」所定義的範圍裡,也就是說,我們每天的生活當中,身邊遇上碰上的其實多是與自己不認識、當下也可能不相干的人,例如每天上班的路上在同一條馬路上的用路人、同一台公車上的其他乘客、午餐時同一間餐廳裡在同一個時間用餐的人,這些都是這個「無私的大圓」所定義會碰到的人。而在這個「無私的大圓」之中助人的利他行為,可相對視為是「大利他」。
在我目前想得到的定義裡,這個「無私的大圓」是一個人最大的人際經營與關懷範圍,也是一個人看待世界、對待社會的「格局」 (Coverage of Care) 最極致的體現。
在這個大圓裡,我們對於這些當下並不認識,未來也不一定會認識的人,在適當的時候,選擇主動幫忙他們,這樣的行為與動機,從我們是施惠者的角度來看,其實並不能以「無私」字面上的意思簡單解釋,因為會這麼做其背後的心態並不是完全沒有自己的私心或私慾在其中,反倒是因為自己的私心已放大到對於自己身處的「環境」有更多的渴望與期待,而且透過在能力範圍之內幫助這些人,希望間接地能夠「讓環境更好」,根據這樣的推論與觀點,使我認為,「極致的自私,就是無私。」
會這麼想是因為,當環境變好,就能做到讓原本「自我的小圓」與「無我的中圓」裡沒有包含、卻佔有生活一半以上範圍的「大圓」變得更好,所以,「唯有環境變好,自己才能更好」的信念,會讓到了這個層次的人,在基於終極的自利,同時也可說是極致的自私的情況之下,會願意做出一般認為是「無私」的行為。
也只有到了這樣的境界,「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的自律要求,才不再只是個人修為與否的考量,而是人人都可以造福社會、提升環境的「小動作大功效」,例如號召捐款,只要目標明確,每個人在能力範圍之內小額捐款,就能累積相當的捐款總額,能做的事可以很多、可以很大。因此,也可看出,這麼做要能成真的前提是,「要有足夠的人,一起這麼做。」
這個構想會不會太理想、只能說說,永無實現的一天?
在網路時代以前,這絕對是難如登天的事;但進入網路時代,資訊的交流與意見的集結已出現各種可能的發展型式,我也看到在社會的不同角落裡,有一個又一個不同的改革者正在推動從底部翻轉的改變,而其中,有許多都是建基在這個「無私的大圓」範圍內。
雖然,在這些體制的改革者們使盡全力推動的今日,仍有許多人看不懂他們預見的未來景像 (Vision, Big PIcture) 是什麼,這其實也沒什麼好奇怪的,一般人看不見、看不懂、甚至怎麼講都還是聽不懂那些高瞻遠矚者所預想的未來這樣的事,一點也不需要驚訝,更不用強迫一定要現在就講到大家都懂,重點是在每個階段,讓剛上車的人上車就好,其他上不了車、甚至是還找不到車站的人,再等等不會怎樣。
終究,我選擇深信,只要更多人從不同的角度與高度接續加入這場「捨小我、為大我」的改變浪潮,從學界、政界、業界的各個領域一一跳進來推動各種翻轉,會有一天,從新的局勢發出「起風了!」這個訊號,到時候,這浪頭會有多高,那衝擊會有多大,端看我們現在做了多少、做了多久、做了多深。
---
延伸閱讀:
「格局」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