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4-28

「商業演講」的要點,不同於「知識型演講」,而且更難

No comments:

Image Credit: virtualstudio.tv
文:Albert Weng 翁溓松

商業演講的目的不是為了聽來精彩(「經驗分享」才要)、或資訊豐富(「專業課程」必須),而是要對事先設定的目標對象能夠在時限之內讓對方感受到具體(Concrete)、強大(Powerful)、有效(Effective)的「商業衝擊」(Business Impact)。

因為,只有後者才能為商業夥伴帶來商業利益,這也是他們來參加演講的主要目的,忘了這一點,而只是自顧自地把一場自以為「完美」的演講給講完,結果就是沒有引導出覺得有商機的人會主動前來進一步探尋合作的機會。


這種把商業演講當成知識演講的現象在台灣的職場很常見,即使在國際展會的論壇上亦是常態,這原因一部分是目前偏重技術的公司還是不少,重技術就容易傾向把技術實力講清楚說明白視為最重要,但是,在這裡必須要自問一個決定性的問題,客戶決定要不要向妳下單的終極原因,倒底是因為:


1) 你的產品最優、技術最棒?還是
2) 你能解決他的困難,這裡指的是,對方在採用你的產品之後,要去做的那個生意上在內外部會遇到的困難?

如果同意是後者,那麼,在任何商業演講或簡報的時刻,重點都是在於能不能一邊探尋一邊前進,抓到對方的興趣與痛點,順勢提出能滿足他在後續推動這次討論的目標生意上,從我方能做、能支持的事,這才是對方真正期待一個理想的合作夥伴或廠商的代表,特別是在進行商業演講的這個寶貴時刻,最該、甚至是唯一該做的事。

2015-04-16

為什麼英文學不好?又怎麼才學得好?

No comments:

Image Credit: davidlivermore.com


文:Albert Weng 翁溓松

每隔一陣子都會聽到相同的問題,談的都是某個人說自己英文很破,然後就開始播放幾乎是千篇一律的原因,「不喜歡以前的英文老師」、「台灣沒有講英文的環境」、「英文好也沒用,工作上又用不上...」

不管是生活上或工作時,英文對我們來說都不是一種「知識」,而更接近是一種「人際能力」,但很可惜的是,在台灣的英文課堂上,老師多半是把英文當成像是其他科目一樣的「知識」在教。

這也呼應我前一篇發文談到普通的老師教你「What」,而所謂的「What」就是指單純以「知識」的理解、記憶、重複作為教學的重心。只看重「知識」的教學模式背後最大的問題,就是學的最好的學生也不過是能在同一個教學系統的考試型式中可以考高分,若是換人出題、改變計分方式,得分可能是差距很大,這樣的學習成效又該怎麼認定?

因此,再回頭看這個英文學不好的問題,其實是沒有把英文當成「人際能力」來教,而大多數人學習英文都不是為了文學研究,根本應該以「實用」為導向,只可惜不論是學校內或補習班的英文課,還是以「知識」的傳授與「考試」的驗收為主,老師與學生的焦點都不在「實用」、不是以「人際能力」的養成為主。

那可有何建議?

之前說過「優秀的老師教你 How」,如果英文老師可以拿自身學習英文的方式,讓學生知道老師在和學生一樣的年紀時遭遇什麼英文學習的挫折,之後克服的過程與方法是什麼,學生聽了一定會覺得原來老師跟我的狀況差不多,而老師現在可以有這樣的英文程度真是哇哇哇!這時候,學生的心裡一方面會激起有為者亦若是的上進心,另一方面會更加強他們心中那股「成功者,找方法。」「有方法,能成功。」的信念,而且會更想知道老師怎麼走過來的故事和祕技。到了這裡,教英文變成次要,而更像是教人生。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不正應該如此!

這種的 How 時刻 (the moment of How) 很抽象我說說我自己的例子

國中時遇到的英文啟蒙老師是一位剛退伍的年輕男老師,上課很嚴厲,但是,他講課的方式是把他對當天課程的理解,用他自己的角色講一遍。所以,他上課其實很像是我們在台下的學生跟著他的學習歷程邊聽他講邊跟著學 (當然,他有降低他的程度稍微跟我們接近一點)。

就拿我還有印象的一節課舉例,課文講的是有關動物,內容其實挺無趣的,很快就看完了。但是我們英文老師當天用的方法是把課程內容教完之後,接著就帶我們去逛動物園,你猜的沒錯—他自己編的。

他先在黑板上畫了一個其實有點醜的動物園地圖 (別這樣,人家不是教美術的…),然後從進入動物園大門開始帶著我們逛,遇見什麼動物,他就一邊大概畫一下那個動物,接著在旁邊寫出那個動物的英文,再附上雄性、雌性、單數、複數、計數單位是什麼等等,還一邊講一些如果跟家人去,有這個小故事;如果跟朋友去,有另一個小笑話之類的有趣補充。

就這樣,幾乎每堂英文課都是下課鐘聲老師還在台上欲罷不能,台下起碼包含我和幾位同學都聽得津津有味,筆記也跟著抄得滿滿滿。

這種上課方式對我們學生當時的影響之一,就是平常幾位同學會玩看誰帶的動物園觀光團比較有趣的遊戲,在那個沒有手機的年代,這遊戲算是有趣的了!

如果說我因為這位英文老師教了很多課外的英文單字與課程讓我的英文打下重要的底子,還不如講得更精確點,是這位英文老師當時的教學方式,讓我看到他怎麼學英文、怎麼用英文、怎麼教英文,而且是這麼多的 How 讓我對英文有很大的興趣,也正是因此在日後有能力靠自學有不錯的商業英文能力。曾經多次在國內外接受國外媒體採訪,也先後在幾個國際會議中發表英文商務演說,成績差強人意,還行。

以上是 How 的層次,如果要再往上一層到 Why。

試聽,如果有英文老師能分享自己當年學習英文,甚至是立志要學好英文的故事,那就是到了 Why 的層次了。每個人的理由都不一樣,但肯定都有動人之處。學生在年輕懵懂的時候,這些老師自身的真人真事分享,會讓學生想到自己為了什麼原因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例如:如果老師當時是想成為新聞記者,能把台灣的好以英文報導給全世界知道。這樣的起心動念,會讓學生跳脫學習英文只是背單字然後考試的刻板印象,而是會退後一萬步想,如果我把英文很強,我想做什麼?我能做什麼?我的世界會變成什麼樣?這樣的 Why 時刻 (the moment of Why),對學生而言絕對比硬塞更多的英文單字、片語、文法加考試來的直達內心,況且,國中以上程度的學生其實都有一定的自學力了,啟發他們能夠自學的信心和方法,對學生來說才會是終生受用的一門課。

2015-04-14

老師分三個層級,你是哪一級的老師?或者想找哪一級的老師?

No comments:

Image Credit: irishtimes


文:Albert Weng 翁溓松

普通的老師教你「What」,學成後你最多只能完美地「重覆」學過的東西。
優秀的老師教你「How」,你能學會做出自己想要的作品。
頂尖的老師教你「Why」,學會通透之後,你能成為更好的自己。

當學生、學員,或者在不同的領域當老師的人,都可以一起想想這三個層次。
在人人都能Google找資料、Youtube找影片的時代,老師到底要教什麼才是真正有價值的東西?

我認為在各個課程主題上,用這樣的方式來教會更重要、更實用:

1) 自我層次:教如何學習,教如何筆記,教如何思考
2) 對外層次:教如何實做,教如何呈現 (簡報),教如何 (延伸) 應用

2015-04-13

為什麼英文學不好?從 What, How 到 Why 的教學範例重新看英文教學

No comments:
Image Credit: news.thaivisa.com

每隔一陣子都會聽到相同的問題,談的都是某個人說自己英文很破,然後就開始播放幾乎是千篇一律的原因,「不喜歡以前的英文老師」、「台灣沒有講英文的環境」、「英文好也沒用,工作上又用不上...」

不管是生活上或工作時,英文對我們來說都不是一種「知識」,而更接近是一種「人際能力」,但很可惜的是,在台灣的英文課堂上,老師多半是把英文當成像是其他科目一樣的「知識」在教。

這也呼應我前一篇發文談到普通的老師教你「What」,而所謂的「What」就是指單純以「知識」的理解、記憶、重複作為教學的重心。只看重「知識」的教學模式背後最大的問題,就是學的最好的學生也不過是能在同一個教學系統的考試型式中可以考高分,若是換人出題、改變計分方式,得分可能是差距很大,這樣的學習成效又該怎麼認定?

因此,再回頭看這個英文學不好的問題,其實是沒有把英文當成「人際能力」來教,而大多數人學習英文都不是為了文學研究,根本應該以「實用」為導向,只可惜不論是學校內或補習班的英文課,還是以「知識」的傳授與「考試」的驗收為主,老師與學生的焦點都不在「實用」、不是以「人際能力」的養成為主。

那可有何建議?

之前說過「優秀的老師教你 How」,如果英文老師可以拿自身學習英文的方式,讓學生知道老師在和學生一樣的年紀時遭遇什麼英文學習的挫折,之後克服的過程與方法是什麼,學生聽了一定會覺得原來老師跟我的狀況差不多,而老師現在可以有這樣的英文程度真是哇哇哇!這時候,學生的心裡一方面會激起有為者亦若是的上進心,另一方面會更加強他們心中那股「成功者,找方法。」「有方法,能成功。」的信念,而且會更想知道老師怎麼走過來的故事和祕技。到了這裡,教英文變成次要,而更像是教人生。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不正應該如此!

這種的 How 時刻 (the moment of How) 很抽象,我說說我自己的例子。

國中時遇到的英文啟蒙老師是一位剛退伍的年輕男老師,上課很嚴厲,但是,他講課的方式是把他對當天課程的理解,用他自己的角色講一遍。所以,他上課其實很像是我們在台下的學生跟著他的學習歷程邊聽他講邊跟著學 (當然,他有降低他的程度稍微跟我們接近一點)。

就拿我還有印象的一節課舉例,課文講的是有關動物,內容其實挺無趣的,很快就看完了,但是我們英文老師當天用的方法是帶我們去逛動物園,對,他自己編的。他在黑板上畫一個其實有點醜的動物園地圖 (別這樣,人家不是教美術的…),然後從進大門開始,遇見什麼動物,他就一邊大概畫一下那個動物,接著在旁邊寫出那個動物的英文,再附上雄性、雌性、單數、複數、計數單位是什麼等等,還一邊講一些如果跟家人去,有這個小故事,如果跟朋友去,有另一個小笑話之類。就這樣,幾乎每堂英文課都是下課鐘聲老師還在上不停,台下起碼包含我和幾位同學都聽得津津有味,筆記也是抄得滿滿滿,然後平常幾位同學就會比看誰帶的動物園觀光團比較有趣的遊戲,真的!

如果說我因為這位英文老師教了很多課外的英文單字與課程讓我的英文打下重要的底子,還不如講得更精確點,是這位英文老師當時的教學方式,讓我看到他怎麼學英文、怎麼用英文、怎麼教英文,而且是這麼多的 How 讓我對英文有很大的興趣,也正是因此在日後有能力靠自學有不錯的商業英文能力。曾經多次在國內外接受國外媒體採訪,也先後在幾個國際會議中發表英文商務演說,成績差強人意,還行。

以上是 How 的層次,如果要再往上一層到 Why。

試聽,如果有英文老師能分享自己當年學習英文,甚至是立志要學好英文的故事,那就是到了 Why 的層次了。每個人的理由都不一樣,但肯定都有動人之處。學生在年輕懵懂的時候,這些老師自身的真人真事分享,會讓學生想到自己為了什麼原因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例如:如果老師當時是想成為新聞記者,能把台灣的好報導以英文報導給全世界知道。這樣的起心動念,會讓學生跳脫學習英文只是背單字然後考試的刻板印象,而是會退後一萬步想,如果我把英文很強,我想做什麼?我能做什麼?我的世界會變成什麼樣?這樣的 Why 時刻 (the moment of Why),對學生而言絕對比硬塞更多的英文單字、片語、文法加考試來的直達內心,況且,國中以上程度的學生其實都有一定的自學力了,啟發他們能夠自學的信心和方法,對學生來說才會是終生受用的一門課。

拿興趣決定職涯方向靠譜嗎?試著找到自己的標竿人物 (Role Model),然後看看我的建議

No comments:

Image Credit: quotes.lifehack.org
文:Albert Weng 翁溓松

包含幾天前的聚會上,幾位好友同樣都覺得是從「興趣」開始,而我幾年來跟年輕學生在職涯這個主題上的互動交流告訴我,其實光是「興趣」對他們來說是很空洞的。

怎麼說?

台灣的「大學高中化」,大學時期的「興趣」多半不準,因為對「興趣」這個概念還很模糊。


在台灣多半要唸到大學才有機會開始好好的玩,因此,上了大學才有機會開始認識自己,包含對哪些科目或領域有興趣,這個時候也才陸續接觸到,所以,要大專生說自己有什麼興趣,常常得到的答案其實更接近是他的「
好」(Hobby),而不真的是他的「興趣」(Interest)。

「嗜好」是指自己喜歡從事的各類休閒活動,目的是開心為主,同時可以達到一定的身心均衡效果。

而「興趣」是那些除了喜歡從事之外,還覺得長久來看,暫時認定是對自己的未來可能有特別益處 (Benefit) 、或說是自認為有前景 (Prospective) 的事,所以,仍然在摸索、也還需要再摸索一陣子,因此,在「興趣」這個階段,還有許多未定的因素,最終,興趣可能變成嚐好,當然,有更高的可能是不再有興趣,而立刻拜拜。

年輕時的興趣,常常受環境與同儕的影響,多半不是真的自己發自內心評估過、努力過、經歷過而認定是自己專屬的「興趣」項目,所以,常這些條件一離開自己,這個興趣項目也常常就這麼跟著不見了。

所以,要年輕人從興趣找出熱情與志向,藉以選擇未來的職涯勢必很難得到直接有效的回應。就算有,也怕是一陣子這個當初選擇的興趣假設又變了,雙方都是白忙一場。

不從興趣著手,那有什麼更好的建議?

是不是更好我不知道,但有一個或許可以參考:「找到自己的人生標竿人物 (Role Model),從他們身上找到成就動機,從中摸索自己期待的人生樣貌,開始行動,自己的人生開始由自己來打造。

現在像臉書這樣的網路社群很發達,使用也很方便,在任何地方發現一位有才華、有專業、有成就的人,要從臉書找到他並不難,先觀察評估後,如果他的言行事蹟多少激勵、啟發了自己,再加上也對於他投入的領域有興趣 (同前述的定義,「喜歡且有前景」) 的話,不妨就將這個人暫時認定為自己的「標竿人物」(Role Model),以他為學習對象,可以從加好友、追縱發文、留言、訊息等更種方法,增加與他的接觸與互動,這麼做背後最主要目的是「讓自己更瞭解這位標竿人物的同時,從中找到自己未來想要走的路,想要成為的樣子,還要同時知道,想要達到這些目標,自己需要投入多少努力與時間。

回到一開頭切入的主題,若單是從「興趣」就一步跳到「職涯選擇」,其實可能過於簡化了這個重大人生選擇該有的程序與付出,想到興趣多半是喜悅、是期待的,但問問已工作數年以上的人,有幾個人想到他的工作是同樣感到喜悅、期待的?由此可見,從興趣直接連結到職涯方向是有問題的,而這樣的思考斷點有些人曾經提過,但多數人似乎還是直覺地認為應該從興趣找工作,的確該再想清楚些。


因此,我的建議是,如果能夠及早、現在就開始找找自己有興趣也認同的對象 (注意:建議不要只找一位,一方面是人都會變,你會變,你找的對象也會變,為了避免一段時間後才發現對方不是或不再是你認定的人物,所以,找到二、三位應該同時是分散風險、也較均衡的作法),並且把對方認定為學習對象的標竿人物,這麼做其實也只不過是在把自己平常掛網的時間撥一些來看這幾位人物的發文,再加上按讚、留言、發訊息等的一點時間,起碼一開始這樣就夠了,漸漸地如果覺得非常認同對方,就可以主動邀請對方碰面,或者參與對方會出席的會議、研討會或各式聚會中,在活動前中找機會主動向對方自我介紹讓彼此認識,或者可以徵詢是否可以向對方請教一些職涯發展相關的問題。

一般來說,如果是像這樣一步一步自我準備齊備的人找上來,多數人都有成人之美,這時候得到對方同意的機率會很高,再不行,就加強準備,下次再來;如果對方同意了,自己就真的是賺到了!有個走在自己認同的未來的前輩能夠激勵自己,還可以向對方討教、詢問自己碰到的問題,這絕對比拿到什麼文憑、認證還要直接、更是實用。

相較於沒有方向、或過於簡化地就從興趣出發,然後幾年後才發現當初選的根本不是自己真正想要投入的職涯方向時才來後悔,再加上此間的機會成本,如果能從「現在」就試試找到自己認同的「標竿人物」以及以上的建議作法,或許,就能在幾年後從此找到合適的未來發展地圖。

所以,這個程序看來有點小複雜,但幾年的時間換一輩子的順利接軌,應該是很值得的,如果就因此找到自己很認同的未來職涯方向,肯定是超高投報率的事呀!

同場加映:

2015-04-12

老師的三個層次,從 What、How 到 Why,這麼教才實用!

No comments:

Image Credit: irishtimes


文:Albert Weng 翁溓松

普通的老師教你「What」,學成後你最多只能完美地「重覆」學過的東西。
優秀的老師教你「How」,你能學會做出自己想要的作品。
頂尖的老師教你「Why」,學會通透之後,你能成為更好的自己。

當學生、學員,或者在不同的領域當老師的人,都可以一起想想這三個層次。
在人人都能Google的時代,老師到底要教什麼才是真正有價值的東西?

我認為在各個課程主題上,用這樣的方式來教會更重要、更實用:

1) 自我層次:教如何學習,教如何筆記,教如何思考
2) 對外層次:教如何實做,教如何呈現 (簡報),教如何 (延伸) 應用

同意嗎?除此之外,你覺得還可以教什麼?

2015-04-06

學生自己可以靠有計畫的「暑期實習」來解決「學用落差」的問題

No comments:

Image Credit: hes.berkeley.edu


文:Albert Weng 翁溓松

在學的大專學生,如果能夠為自己在學期間的「暑期實習」(Summer Internship) 找到「對的實習工作」,更好的是能夠在幾個不同的實習工作之間為自己建構一張專屬於自己的「策略實習地圖」(Strategic Internship Map),一方面讓自己歷練不同的職務,同時,更展現出自己對未來職涯發展強烈的策略意圖,以及有意願與有能力自主地去建構與執行這樣的策略實習地圖,這對未來的職涯發展有非常重大的助益。

某種程度上,也可說夠能這麼做的學生,其實更是開始以在職的心態在看待自己當時的學生時期,如此這般的幾年實習經驗下來,對職場的現況與對自我的瞭解,對於要找到一份合適自己的工作,必然有很大的幫助。

首先要知道的是,什麼是「對的實習工作」?

  1. 直屬主管能力強、人格正(不是個性,人格比個性重要百倍)
  2. 直屬主管願意教、肯帶人(教的是能力,帶的是人心,後者更珍貴貴)
  3. 自己對這個工作的領域有高度的興趣(這是能讓自己加倍投入的關鍵)
  4. 短暫(一、二個月)的實習期間,越能接觸大量跨界(領域、地域、部門、任務、人脈…)越好(相比若是只是單純作同樣的事,前者會產生的幫助更大)
  5. 這趟實習之旅能夠以公開的文字分享出來(這一點也可算是最重要的一點,因為如果實習的公司與主管,甚至同事都習於也樂於分享工作上的點滴,自己這次的實習經驗才方便藉由網誌、臉書等公開分享,這麼做,不僅可為實習公司和自己創造在網路社群上的曝光機會,自己更會因為預先知道即將公開分享這次的實習過程,而會在整個實習前中後的時間裡更加投入,才好讓實習成果報告能夠分享地更精采、更有趣)
那,不那麼有計畫地去找實習工作會怎樣?

試著簡單的問自己一個問題,「畢業後要找第一份正式的工作時,自己人生的第一份履歷上會寫上什麼樣的學業成績,這個部份最好的表現就是滿分或接近滿分,從面試主管的角度來看,再好的學業成績也只是符合預期或低於預期,沒什麼特別的。

況且,從面試主管的角度來看,哪間學校畢業往往遠比學業成績重要的多,因為普遍都知道決定學業成績的因素很多,一般也都認同,這些因素既複雜,甚至不夠客觀、不夠公平也是常態,所以,學業成績的表現不會是建立差異化、讓自己在面試第一份正式工作時足以勝出的亮點關鍵。

當學生不就是要唸書,唸書成果的驗收就是學業成績啊!如果學業成績還不能證明自己的獨特性與特殊價值?那什麼才會是?

我想到的就是「透過暑期實習讓自己漸次接軌業界」!

特別是畢業後要投入業界而非走學術研究路線的人,更應該好好利用「暑期實習」靠自己主動提前接軌業界,為自己打造一張獨到、有充滿故事的策略實習地圖,才能在畢業後正式面試時,有源源不斷的實戰故事、精采故事可以分享。到時候,如果找到的是一間期待有主見、重創新、能執行的公司,相信這種能夠靠自己打造「策略實習地圖」的人才,肯定會有一番精采有趣且對等的面談對話。

有人會說,那以前重視的「社團經驗」呢?

除非,你是創社成員,或許真的在參與社團的過程中曾經創立什麼真的值得一提的事,不然,就是要結識到重要的人,否則,全是學生組成的社團經驗,相比是與已是業界高手強人直接工作的「實習經驗」,後者顯然更有說服力,更能突顯自己是屬於「類即戰力」的一群。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