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2-18

「知識課」與「思考課」:你喜歡上哪一種課?

No comments:

Image Credit: sahca


文:Albert Weng 翁溓松

本週三 (12/17) 我受邀到一家新創公司為他們安排的企業內訓進行與職場進階有關的分享,課程分享之後再發,先談一個有趣的發現。

因為是企業內訓,都是有相當工作資歷的同仁,在開車進去的路上我自問,「我喜歡上課嗎?」

答案很簡單,「當然喜歡!但也不是什麼課都喜歡上,喜歡上的課最基本的要求應該是:有趣、有料、有收獲!這…應該不過份吧!」

很多觀念說來簡單、做到可比登天難,其中最難的之一,就是「換位思考」。

而我總愛挑戰自己這些「人類智力極限」,並將這樣自我挑戰的過程與結果,藉著寫寫短文或現身說法,給有緣的好友一絲絲動腦、思考的機會。



知識課 vs 思考課


以上在課前的「換位思考」,讓我想到這次的分享,將重新定調這次的課程屬性,我也在開場輕鬆地暖身後不久,就清楚宣告這堂課,不會是一般以提供很多有用、實用、精采內容的「知識課」,而是一堂架構簡潔、論點清析、高度互動的「思考課」。

列出幾個當天討論最熱烈的提問供好友參考,也可一併想想自己對這些課題與字詞的理解與認識有多少?



  1. 什麼是「資訊」?
  2. 什麼是「知識」?
  3. 還有一個叫「見解、洞見」(Insight) 的東東又是什麼?這三種的差異與用途分別是什麼?有辦法把這三者清楚辨識?又應該如何有效善用?
  4. 什麼是「管理」?
  5. 進行「工作」時是該用「處理」?或該「管理」?兩者有何不同?
  6. 「領導」、「信任」、「溝通」這些高來高去的東西,能不能講一個是人都聽得懂的說法來感受一下?又在實務上怎麼讓學員可以「讓專業入世」,「讓能力上身」?
  7. 什麼是「策略」?有效且能勝出的「策略」要具備什麼樣的條件?
  8. 什麼是「專業」?如何清楚定義「專業」?如何精準養成「專業」?


在內訓中增加互動的作法


課程進行時,我採取「免負責回應」的作法,在提問請學員舉手回應的時候,學員可以完全不依自己真實的狀況或想法回應,簡單說就是在回答提問時可以「亂舉」。這麼做,主要是考量這是企業內訓,老闆主管和所有同仁就在前後左右,大家在舉手表態的時候,多半會有心裡負擔,很難能據實回答,既然如此,反正得到的回答都不會是最完整、最正確的,那乾脆直接打破一般認定是據實回答的作法,而是「直接公開鼓勵大家亂舉」,還加上一句,「反正,我一講之後,你們今天的舉手情況我就都會視為是來亂的,完全不會因為誰舉手、誰沒舉手、多人舉、少人舉而影響我在課程進行時對你們實際狀況的評判。」補上這一句,還真的讓全場都笑了出來,我想,在場學員的心情想必也立刻放鬆很多吧!


免負責,才是更負責


之後,我陸續在提問要求學員舉手回應時,很認真又有趣地一再強調這個「亂舉」的訴求,在場的學員從開始覺得這有好笑,到後來的舉手情況越來越積極,而換成是提問需要學員回答的時候,同樣強調是比照「免負責回答」精神,回答的好壞,都只是為了討論時必須的互動效果,而非誰答的好、誰答的差,更沒有對錯的評斷,只有對願意回答者的主動表示獎勵與感謝,這樣特別針對小型新創公司的企業內訓設計與設想的上課方式,花了我好一段的心思,而這堂課後續的全場互動也比我原先預期的熱烈許多。

從成效而論,這個「免負責互動」的作法,其實才是更負責的作法,您認為呢?

---

延伸閱讀:

「溝通」,就像「共同作畫」
「對象」與「時效」:掌握有效溝通與簡報的時間密碼
「高效溝通」與「第一印象」:個人形象是人際互動的隱形決定因子

大哉問:「什麼是策略?」

No comments:

文:Albert Weng 翁溓松

什麼是「策略」?

平常應該很常聽得到在對話當中有人在談論策略或討論策略,但,仔細想想,有幾個人真得懂得策略是什麼,而正在交談著關於制定策略或執行策略的人,彼此間又對策略有相同的理解與認知嗎?如果沒有一定的共識,成天圍繞著策略這個想法,又或常常引用策略這個說法,到底真能創造出什麼高明又有用的策略?

在這裡,我試著以自己的理解和實務作法,分享我對策略的觀點與應用。

一開始,我先分幾個層次來說說看。

談策略是什麼之前,先設定討論的邊界 (Boundary),說說策略不是什麼

1. 策略不是「創意發想」


常遇到的策略形成是靠「腦力激盪、頭腦風暴」(Brainstorming) 之類的創意發想方式,其實,真正有效且具長久價值的策略計畫,必須靠一套紮實的程序才能發展的出來 (詳后)。


2. 策略不是「經驗至上」


制定策略或拍板定調策略時,不可單依「經驗法則」,因為每次遭遇的狀況與變數都不同,可以參考相關的經驗,但不能是主要的影響決策因素,所以,那些靠著官大學位大訂出來的策略,多半都徒具權勢上的口號或形式,真正執行的時候全派不上用場,而這些虛有其名的策略制定會議,也都是惺惺做態的無意義之舉。


3. 策略不是「概念喊話」


要分辨一個策略的好壞,除了「策略方向」要清楚、有創見,從務實面來看更要緊的其實是「策略作法」,方向提供指引,作法導出成效。因此,策略絕不能只是做半套的「概念喊話」而已,例如:Cost Down/Leadership 本身絕對不能稱為是「策略」,最多只是策略方向罷了,其背後必須有完整的策略作法提供實際的行動指南才能在執行時有所依據。若單單只是策略方向的簡述,其他的任由執行單位自行發揮,這樣的策略在後續的執行上,在過程與成效勢必與原本的預期有很大的落差。


先排除以上常見對策略的誤解之後,就來談,「什麼是策略」。


1. 定義:


策略是「總合描述如何達成一個目標的行動指南 (An abstract as the action guide on how to reach a particular goal.)
更簡單講,策略即是「行動指南」,說明從 A 點到 B 點抽象的行動依據,也就是指述從起始點 (A: 處境或狀況) 到目的點 (B: 狀態或成果) 的行動路線圖解。


2. 前提:


訂定策略之前,必須完成 2 個關鍵步驟:


1) 獨立思考:


在時限內,收集與達成目標所需的全局 (All around) 資料,能綜整出專業的獨到論點 (Comment),而這個論點的提出者所提的論點必須能契合其所代表的組織或個人的專業立場,後者是關鍵,因為必須是建基在「專業立場」的「專業論點」。


2) 邏輯思考:


再來,以獨立思考產出的獨到論點為基礎,逐一從資料中找出該主題中的各種主要的脈絡與影響邏輯,從中將因果、順序、關聯、直接/間接/強/弱/正向/反向關係等一一分析,然後要能產出同樣基於專業立場的專業定見 (Insight),真正的定見,必定有所本,且以一定的推論為基礎,而不能只是空泛的創見 (Idea) 或與未經紮實推論的主觀論點 (Personal Comment)。


3) 策略思考:


最後,則是最重要、也是收成的步驟。從邏輯思考找出該主題中幾個主要的重點邏輯 (Key Logic),在這個主題叢林地圖 (Jungle Map) 裡所展開來的探路結果與路況預測,就正是「發展策略」的重要起點,因為,可以從這裡逐漸看出各式各樣的路況指標 (Road Indicator),例如:屢試不爽、此路不通、前有惡犬等各個經過上一個獨立思考 (資料) 與邏輯思考 (程序) 的步驟所推論而得的路標指示,之後,從找到起始點 (A) 開始,一步一步找到邁向目的點 (B) 的最適路線圖,其中各路段要有直行、繞道、暫緩、停頓、借物等的各種行動指示與行事提醒,而最後形成的策略地圖 (Strategy Map) 將會足以完成兩個重要的效果,第一,是讓高層決策者得到足夠的必要資訊,且在具有清楚邏輯支持的前提下,能夠核決該策略規劃;第二,是讓後續的執行團隊能透過這個策略規劃的說明,清楚接續將此策略規劃展開成行動計畫時,能夠依此展出具體有用的行動工作與相關安排。

策略,原本就是一個概念式的形容,既是概念,各人的理解與領悟也不一,因此,建立自己的策略力,最好的作法就是不斷地做中學、學中做,更好的方式是整理自己的心得,分享給有興趣的同好,大家交流砌磋,持續精進,如此而已。

延伸閱讀:

2014-12-16

演講要這樣聽才有效

No comments:

Image Credit: levo


文:Albert Weng 翁溓松

先說,「聽演講」或說是「參加演講」是一個人能夠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得更遠的重要方法,而且比光看書讀資料要來得真實,因為,想法或經驗被文字化整理後多少有漂白美化的處理,真實成份有多少很難分辨。而現場的演講,看得不單只是講者的口說能力,還有語氣動作,以及最重要的「現場互動」。很多人私底下自己一個人慢慢寫可以寫出很好的文章,但當一與人互動的時候,有不少都會讓人有「被硬摔回現實」的錯愕感。往往最真實的表達方式,才能瞭解講者實際經驗與真切想法最直接有效的型式,因此,我總是大力推薦多多聽演講與參加座談。


活動到處都有


現在要聽演講真的很方便,根本是遍地開花處處香,再加上交通便利,人際間的交流互動的頻率增加、成本也低,例如學生可以輕易地找到校內或他校各類的學術報告或職場分享的演講活動;在職的人也很容易找到坊間目前由學界、業界或文創、新創圈舉辦的各式講座、學堂、小聚等以專業分享或建立人脈為目的的聚會活動,不僅主題多元,更重要的是,主講人也從以往總是老面孔的名人講者,換成現在有許多各行各業的新興專業人士大量站上講台進行分享,參加這些活動,可以遇到不同領域的高手同好,一方面可以學習他們的專業與經驗,另一方面,其實更是藉由實際與人互動上的多元刺激來認識自己,這會是能夠找出自己的喜好與特點的一個重要方式。


參加活動的重點在「人」


特別是「實際互動」的部份,藉由演講,去聽聽、去感受各有不同經驗與人生觀點的講者身上,找到自己覺得有趣、有共鳴的亮點,這種從人與人之間的直接互動所產生的共鳴,是無法從靜態的文字 (例如書藉或網頁上的內容等) 獲得相同的效果與感動的,而講者在互動過程中的各種思路與情緒轉折的臨場表現,更是要親身參與現場的演講才能完全體驗得到,這些,就算是即時的演講直播或事後的錄影重播,都不能提供同等的臨場感與真實的交流,到現場,即使只是講者與學員之間的眼神交流,那個心意、那個電流,就是參與現場演講會比隔著螢幕看影像要有價值、有收獲的原因


演講要怎麼聽?


在台灣,很可能受到學校教育與社會氛圍裡「多聽少說」、「只聽不說」、「多說多錯」、「多言無益」等等的束縛所限,聽演講都當成是「去聽課」,也就是上述所提的「初級:聽資訊」(What) 的層次,因此,可以想見,在聽演講的時候就大致會有以下這樣的「心情」:


  1. 重點勒?沒有指出重點在哪,我怎知道這演講在講什麼?
  2. 笑點勒?沒什麼笑點怎麼聽得下去 (開始滑手機…)
  3. 別點我!最好不要問台下問題,要也不要點我…
  4. 沒問題!有問題的怎麼也是別人啊!Q&A 時才不要舉手發問勒!

聽到這樣的聽演講心情有沒有很熟悉、一直點頭?


說實在的,這麼做也不會有什麼問題,阿大家不也都這麼過了大半輩子了嗎?但我想提出的是,「有什麼不同的方式可以更好?


聽演講的層次


如果要參加一場演講,要怎麼準備才會更有收獲?
首先,先定義出聽演講的 4 個層次:


  1. 初級聽資訊 (What)
  2. 中級學技巧 (How)
  3. 高級知因果 (Why)
  4. 頂級學人生 (Who)


能夠把握這 4 個層次,才能讓自己在參加演講的時候,知道什麼時候要用什麼方式來學習。

稍後再找時間寫寫各層次的經驗心得。

2014-12-15

開創人生的新局,靠的是「想像力」

No comments:

Image Credit: dracus.wordpress.com


文:Albert Weng 翁溓松

每個人看似要按照這個環境制定的路線前進,但,卻又看到身邊一個個真正稱得上成功的例子,全是靠突破常規、開創新局才辦得到,把這兩者在眼前一擺,不難看出此間的衝突與矛盾,不是嗎?


身邊比比皆是的違和感


但是,這樣近在咫尺的現象卻似乎總被刻意回避,而每個人都還是每天過著一樣的日子,一邊是淡淡的、悶悶的、鳥鳥的現實日子,另一邊又是想望、渴望擁有成功的一切財富、權勢、聲名的美好期待,看看會不會有捷徑、賭運氣、中大獎的事發生在自己身上。反而,真正花時間想透這兩者之間的衝突與差異的人少之又少。

我淺見,重點是自己,所以要想如何從自己的現況出發去得到想要的人生。因此,要能找到可以立即啟動又能持續前進的生命態度與生活規劃,清楚自己面對生活中不同面向的事物,自己該怎麼看待,又當別人對自己也許不那麼符合常規作法時可能會有的異意時,要怎麼有技巧地回應與自我調適心情等等,設法讓自己懷著夢想,又能活在當下,每天都是在享受生活,也是在建構未來的狀態裡。


自己人生自己創


這很難嗎?是的,特別是一開始,要讓自己從處事心態與日常習慣上轉換至另一個模式狀況,其實就有點像換了一個人一樣,的確很不容易。有人問:「有必要讓自己變成另一個可能連自己都認不得的人嗎?」這個問題其實是要靠另一個問題來解答:「你喜歡而且接受現在的自己擁有的一切與未來可能的一生嗎?」如果是肯定的,那就不需要這一層的轉變,而如果不是,那就要好好想一想了,你不是隨意變成另一個人,你是要變成另一個你想要成為的人。

打造一個更好的自己


關於這個「變身過程」的一個小提醒,初期在心態上與實際生活上的撞牆期會很容易令人卻步、並且會懷疑繼續這麼做的意義,這時要堅信,如果自己訂定的目標就是若沒完成,將會遺憾終身的人生終極目標,這時就就要告訴自己一定要挺住,而在這時候,在還沒有達成一定的小成功而帶來能夠鼓舞打氣的正面訊號之前,有一個祕技是支持自己的關鍵,就是「想像力。」套用一句最近很夯、略修改於「牧羊少年奇幻之旅」書中名句的話,「 如果真心想要完成一件事,所有的人都會一起來幫你。 」這句話裡,在必要的幫助出現之前所依靠的支持力量,除了信念之外,就是各種的想像力。

不信?那聽聽另一位 Albert 說的應該更有說服力吧!

艾伯特.愛因斯坦:「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