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9-30

座談資訊 (10/15):「以出走創未來」打造品牌行銷的國際職涯座談

No comments:

Image Credit: veiledexcursions
文:Albert Weng 翁溓松

不論是個人或企業,在規劃未來的發展時,有想過要走「國外路線」嗎?

因應台灣市場的形態與規模,「出走」與否對有國際級抱負的個人或企業來說,已不再只是一個「選項或參考」,更已是一個必要的「檢視與預備」!

但,從個人的角度出發,該具備什麼樣的思維、知識、技能與實作能力,才能順利出走、成功走出自己的國際職涯?

又,從企業的角度來看,「品牌行銷」在實作上該怎麼思考?如何操作?有哪些實用的作法可以立馬試試?

本次座談將由主談人分享國際市場實際的品牌行銷經驗,並將特別針對「個人投入國際行銷職涯」與「企業投入國際市場開發」,分享其多年第一手海外市場經歷中的獨到見解與精采故事!歡迎有對此議題有興趣或有相關經驗者與會交流!



座談議程:


1. 品牌行銷的國際經驗分享
2. 從個人職涯規劃看國際品牌行銷之路
3. 從公司市場開發看國際品牌行銷之計
4. 現場問答交流

活動資訊:


日期:2014/10/15 (三)
時間7pm-9pm
地點台灣科技大學 國際大樓 (IB401, Map)

主談翁溓松 (Albert Weng)
簡歷:
- 友訊科技 (D-Link) 全球總公司資深處長 (現職)
- 國立台灣科技大學 企業管理系 EMBA
- 專長新興事業發展科技品牌行銷專案管理 (PMP)



誰適合參加?


1. 對投入「品牌行銷」相關的職務有興趣
2. 想開啟自己在「品牌行銷」的國際職涯
3. 想協助他人打造「品牌行銷」國際職涯
4. 想聽聽與聊聊台灣的品牌行銷實務經驗



有問題想提問?


歡迎在臉書的活動專頁直接留言提問,線上提問將在座談當天優先回答!
有其他想法或建議都歡迎提出討論與交流!

2014-09-21

「人際資本 (Social Capital)」:科技業的領導人才困局與建議

No comments:

Image Credit: takungpao


文:Albert Weng 翁溓松

為什麼會選馬雲與周星馳的合照,這是一個頭尾呼應的概念,看完文章便知。


科技業英雄出少年,馬雲沒有冤枉台灣又是一篇搭著阿里巴巴在之前 (2014/09/19) 火熱上市 (IPO) 的報導,在標題中從馬雲所引出的「英雄出少年」這句話早已是眾所周知,本無須多言,只不過有一較為被忽略的觀點我想提出來,那就是試著換位思考一個問題:「若是從年長者的立場來看同樣的這句話『英雄出少年』,又要怎麼解讀?

回應或許有以下幾個:



  1. 「誰老了?那個誰誰誰比我大幾歲不都還在位子上,沒到我退的時候!哼!」
  2. 「那些『英雄出少年』的例子都是天才耶!能證明自己也是天才的再來談!」
  3. 「我們當年是拼了命去闖才有今天!你們就憑一些不靠譜的點子就想出頭!」

(除了這三個回應之外,或許最重要的是這個「隱藏版」:「倘若真的那麼快就讓你們成功了,那我們的身家和地位要往哪去?」)

古有云:「當一個人沒有更好的地方可去時,這人十之八九會傾向死守在原處。」此乃人之常情,古今皆然。

因此,「英雄出少年」的現象在台灣較為罕見的主因其實正是反映了一個整體產業發展週期的必然問題,台灣自從經濟起飛後發展至今,產業界裡第一代開彊闢土的領導人物因為年紀的原因,才正要陸續進入第一波的「轉身期、轉換期」。這就是說,整體而言,台灣產業界的最高領導階層這群人才正是有史以來「第一次」要經歷前所未有的改朝換代這個進程,沒前例可循,沒人有經驗,正因如此,沒人想在缺乏清楚路徑的情況下成為第一個名留千史的「失敗教材」,也正因如此,目前普遍看到眾多仍誓言要「堅守崗位」的高層領導人的這個現象,其實也著實無須感到意外。

再往下看一步,這個整體產業界的人才結構發展困局,其中一個主因,或許是缺乏為在上位掌握主要權勢的人提供平順完善的「高階後進階」(靈感來自「博士後研究」,有沒道理、合不合適再說,反正概念是如此…XD) 管道。畢竟,直接退休、完全不再過問產業世事這個選項多半不適用於最高層的一把手領導人,再怎麼說,不論就能力或意願,這些曾經叱剎風雲、手握大權幾乎是「名人堂」等級的人物,要轉身一瞬間就變為平民對他們來講絕對是「完全無法接受」的事實。而另一些「準名人堂」的人,則可能選擇自己在退下來之後開一間企管顧問公司或轉任原服務公司的顧問職之類的選項,但這些都算不上是容易且高尚的「進階之道」,這就造成現在這樣人才晉升停滯,還連帶衝擊了中高階人才歷練重大經營計畫與決策的機會,所以產生「無人接班」問題。

這個巨大的產業人才結構困局對台灣未來的影響甚鉅,況且,就目前的發展看來,並無任何的力量提出有效的因應之道。

這個結構性的人才困局牽涉甚深、影響深遠,不會有藥到病除的速效解方,但有一構想可以提供一定的緩解,或許也有機會帶來轉機,從轉機再造新機。


人才整合創新平台Intellectual Capital turned Social Capital


建立一個個的「人才整合創新平台」,聚集資深高管、中高階經理人與專業的產業新星、創業者的「人才集合」,讓這些人能夠在同一個交流與互動平台 (社群),並且有計畫地引導促成各式事業發展的「人才組合」,再依具體的事業計畫進行「人才整合」,由推選出的領導者實際進行各路專才高手的整合與事業推動大計。

很高興發現也參與了一些業界先進同好目前正在開創與推動類似「人才整合創新平台」
(Social Platform for Tomorrow's Leadership) 的幾個創新作法,或許,假以時日,也能讓這個平台,促進跨年紀、跨領域的人才整合,為台灣的人才困局找到一個新的出口。


延伸插個話:再看「周星馳」電影的反思


最近很多人討論「為什麼那麼多人討厭周星馳?」,這我沒興趣,反倒讓我看到另一個相關的論點引起我的反思。這個論點是說,隨著年紀增長,再看「周星馳」電影會有完全不同的體會,而且特別強調,年紀越大去看會越笑不出來!

為什麼?

因為同樣的周星馳電影在過了幾年後再看時,往往會驚覺,怎麼「幾年下來,自己居然會變成了劇中那個原本自己很憎惡的人物?

人們常常覺得別人怎樣又如何,卻往往忘了反思,若是立場互換,更讓人受不了的可能會是原來的自己!

年輕人,試著從年長者的角度想想,什麼樣的年輕人是他們樂見且願意協助的,然後修正自己。
年長者,試著從年輕人的角度想想,什麼樣的年長者是他們尊敬且願意效力的,然後也調整自己。


若都只考慮自己,雙方皆選擇站在對立面,只會分散了原本就屬於小國的有限資源,難以開創新局,挑戰國際市場。

要能真這麼做,從雙方的立場來看,都需要更大的「氣度」與更廣的「格局」,前者要「容人」,後者能「納事」,如此才能在互敬又互重的正向對待上,建構台灣更強大且緊密結合的人才競爭力。

2014-09-19

「讀書高手」與「生意高手」:可以是同一個人?關鍵是什麼?

No comments:

Image Credit: elitedailyhuffingtonpost


文:Albert Weng 翁溓松

(想要先做個簡單測驗看看自己是「街頭派」、「讀書派」,還是「綜合派」?可點這裡survzilla 測試一下,同場加映大推台灣科技大學管理學院專任特聘教授盧希鵬老師的大作:《
為什麼猴子不需要戴眼鏡?街頭智慧與讀書智慧的思考術

相信很多人都有同樣的疑問或成見,就是「會讀書」的人不會做生意,而「會做生意」的人多半不會讀書,或讀得很差,但,事實是這樣嗎?


先看看開頭附上的圖片,清楚表述,「大學退學的人,經營最大的生意」。是的,這個人就是幾乎人人皆知、已故的 Apple 創辦人 Steve Jobs。選這張圖片,就是表明了我的觀點,這兩者絕非兩條平行線,雖然很多人這麼想、也希望別人這麼想,不過,找到自己的觀點與論點才是重點,以下是我的。


關於「統計資料」


先說,我手邊沒有相關的「統計資料」,也不認為這些大哉問的題目應該用「統計數據」來剖析,為什麼?因為就算在那一個調查中被選為抽樣訪問的對象與自己的條件與處境相似,經過層層分析後,早已失去針對「個人」狀況的詳實探討。因此,除非興趣或目的是為了完成一份研究報告,不然,在類似自我成長的領域,認真建議不要只看數據分析。

不看最客觀、最中性、最完整的數據分析,那要看什麼?

什麼都不用看!而是要聽!為什麼?

光是用「看」的會產生的迷失!


一般人會想先找東西「看」,而「看」或說是「閱讀」多半是單向行為,沒有互動,不論是從資料本身的知識性得到理解,或由讀者自行在閱讀時加以揣測、聯想,進而在「看」過對後建立一定的理解。

「聽」不同過來人的經驗!


而「聽」,則是雙方互動,有一邊在講,另一邊在聽,講的人在想,聽的人也同時在想,整個過程都是雙向的。若再加上適度的提問與對答,則會是吸收彼此經驗與心得的最好方法,很多難以言喻的細節或神情,更是只能透過一定程度的「全然對話 (Fully Engaged Conversation)」才能達到,也正因此,我才會無時不刻地倡議鼓吹「對話、對話、對話 (很重要,所以要講三遍…XD)」。

關於「對話」


我常常在臉書網誌分享一些自己的心得,也是希望增進與讀到這些隻字片語的您在未來某個有機會的時間裡,為彼此開啟有趣、有料、有意義的「對話」!

這「對話」與「智慧」何干?


英文裡有一個說法:「Book Smart」與「Street Smart」,正可與主題相呼應,而這兩者,一般譯為「讀書智慧」與「街頭智慧」。

所謂「異中求同、同中求異」,先從「街頭智慧」與「讀書智慧」之中抽出共同因子:「智慧」。

這「智慧」指的是什麼?我的白話版是:「對一個特定領域的知識有深入透徹的洞晰與掌握,同時能夠自如地表述與精準地點評。」

那「對話」與「智慧」如何連結主題中的「街頭」與「讀書」?

以上的說明,主要是要把焦點從原本比較搶眼的「街頭」與「讀書」先轉移到兩者共通的「智慧」上,現在則是要強調,真實的智慧,是無法在一個人身上單獨存在的,而是必須經由人際的互動適時、適度、適當展現出來,才真算是「智慧」。而人際相處中,最主要、也最直接的互動,就是「對話」。

這個「對話」的小結論和主題的「讀書高手」與「生意高手」是不是兩碼事的這觀點要怎麼看?

不論是走「讀書」或「生意」路線,如果無法與人建立良好、有效的「對話」,則無法生成一定的「智慧」,而以上文對「智慧」所作出的定義來看,沒有「智慧」的人,不管「讀書」或「生意」都不可能做得好。

那有人「讀書」與「生意」同時都強、是雙料高手嗎?

「有,而且還很多!」

這些人的共通點就是對未來的發展有明確的方向與目標,且心中已大致清楚要透過「讀書」達成的積累,以及要透過「生意」達成的目標。之後,真正的關鍵點還是如何把從「讀書」與「生意」部份學成的知識與能力彙集成可運用自如的智慧,然後在實際的場域裡,藉由親身與人「對話」而創造具體的成效。

所以,不論是走得是「讀書」或是「生意」,認真說起來,都只是在人生的某個抉擇點所作的「路線之別」而已,走在其中一條路上的任何時間點,都可以開始培養另一邊的能力,重點是說服自己新增這個「轉向任務」的成就動機是否足夠,讓自己在這一條第二專長養成的路上能夠堅持不懈的動力,才是在一段時日後能否同時具備「讀書」與「生意」的雙重智慧的關鍵成功因素。

邁向整合型高手的建議


對於有意培養兩種 DNA 於一身的好友,我的建議是,不要在其中一項已走到頂端、成就超高的時候才來培養另一項能力。因為,在這個時候,過去的成功經驗與思維定見,很可能是學習新能力的最大阻力。

學習一項新事物、新能力的關鍵第一步是:「捨棄已學 (Unlearned)」,之後才能全心、全意、全然地學習新領域的一切。

所以問我,「讀書高手」與「生意高手」會是同一個人嗎?我的答案是篤定的:「當然!」

你怎麼想呢?

---
這裡來個簡單的小測驗,看看你是「Street Smart」或「Book Smart」?

以下是我的測驗結果,博君一笑!

Are You Street Smart or Book Smart?

Submitted By: Survzilla on August 22, 2014
 0
 104834

You Are

Smart

When it comes to book smarts versus street smarts, you've got them both, baby! You are well-rounded. You can geek out and study up like no one's business. But you also know when it's time to just dive in and start learning.

It's likely that you started out as either a book smart or street smart type and learned the other to help get by in the world. You wear many hats, and you take a flexible approach to life. Very few people know what you are capable of.
Image Credit: survzilla


---
延伸參考:


由國立台灣科技大學管理學院的專任特聘教授「盧希鵬」老師在去年 2013 年底出版,書中透過對比的方式舉出許多來自讀書與源於街頭的各種不同的智慧樣貌,可進一步學習與選擇自己要發展的特質與專長。

為什麼猴子不需要戴眼鏡?街頭智慧與讀書智慧的思考術

2014-09-18

「領導」與「高薪」:高薪領導人的範例 Carlos Ghosn

No comments:

Image Credit: businessweek


文:Albert Weng 翁溓松

之前轉發一篇談到「80萬月薪」,引發幾個好友的興趣,紛紛跟我認真地聊了起來。正好發現這個去年在美國出差時反覆觀看的座談影片,想在此一併分享。

美國 Standford 商業院在 2010 年邀請 Renault & Nissan CEO Carlos Ghosn 在一場對該校 MBA 學生 (註:美國名校 MBA 都是已有一定業界經驗的優秀高手) 為主的座談中,很廣泛地回答了許多關於領導、管理、文化差異等,還有好幾個來自台下 MBA 的尖銳問題,是一場非常精采與充分學習亮點的座談


這和「高薪」有什麼關係?

Carlos Ghosn 去年年薪約 $ 9.8Mn 美金,但這裡的重點不是要大家去想這個不可思議的高薪,而是鼓勵大家看看這段訪談,以下是建議的關注重點:

  1. 如何在這樣高手雲集的場合自在地展現自信 (位階高的人不一定都做得到)
  2. 如何在基本題中清楚充份地表述,也提供必要的資訊讓全場跟得上、聽得懂
  3. 如何在挑戰題中掌握回答的立場與用詞,又不失全場互動的節奏
  4. 如何讓全場覺得他所代表的公司的確擁有一位強大、穩重、聰慧的領導人

我個人覺得,對看過 Good to Great (中文版是「從 A 到 A+」) 的人來說,總是想著書中提到的第五級領導人所具備的人格特質與專業本事根本是「神人」,因為,除了書中描述的文字以外,很難找到其他更清楚有效的方式「見識」一下書中說的那個第五級領導人到底「是圓是扁」!對吧?

個人的淺見,從有限的資料,大多是從數個類似的訪談影片從不同角度觀察,在全球現任的高階領導人中,如果要選出最接近或說是最符合第五級領導人定義的人,我認為大家可以看看 Carlos Ghosn。

番外篇:


大家也可以想想,在國內的領導人中,有幾位能夠在這樣高強度、得即時回應的座談裡,能用同等「開放的心態」、「清晰的思路」、「直白的講述」呈現一場如此精采的座談!歡迎分享您的人選!

「探闖自我之旅 (Gap Year)」:一輩子非得開啟、走過的關鍵人生旅程

No comments:

Image Credit: telegraph


文:Albert Weng 翁溓松

腦中始終飄著無數個想過要寫下的心得筆記關於這個 Gap Year 正是其中之一無意間看到我投稿的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竟然開了專區談這個正好附上也寫下一些自己的心得

Gap Year 的中文翻譯很多,就像這個專區開頭介紹用的是「壯遊」這個說法,或許從巨觀上來看可以這樣說。而我,喜歡微觀點的角度來看,我稱之為「探闖自我之旅」。




先「探」


先是這個「」,主要是先「向內」探尋自己、深入瞭解自己,進而能更完整地「接納自己」,這點,是人生成功圓滿的最大關鍵;再來,也「向外」探索外界,全然感受與察知外界環境的真貌與運作實況,重點不再是更多的「知識」,而是要真切接觸與留意到自己在各個場合處境中的感受與反應,這是第一步。


再「闖」


再來是「」,簡單說,就是要試著做「不會、不肯、不敢」的事,當然,一切必須在一定的安全控管與風險規避已被妥當安排的情況下,如果情況允許,那就真的去「闖一闖」吧!常聽到有點成就的人說,當初開始的時候也從沒想到日後會成功啊!當時就是單純的想,試一試也沒影響,了不起就是回到原地繼續原來的日子啊!


名言佳句:

  • 做不會做的事是「成長」
  • 做不肯做的事是「突破」
  • 做不敢做的事是「改變」



都在「自我」


最後,也是一切的核心:「自我」。整趟旅程始於自我、也成於自我。目的在於讓自己真實感受更豐富、精采、完整的人性可能選擇,更讓自己篤定未來的下一步要如何更勇敢、自信、自在的大步踏出去。因此,別只是把 Gap Year 看成多了幾趟不同的旅行這麼膚淺、以玩樂為主的旅行而已,重點是在「以不同的樣貌,和自己更深度地生活在一起」。
而 Gap Year 更不見非得「出國去很特別的地方用很不同的方法」才能辦到這些都只是「外在條件」罷了

Gap Year 的原意是強調「跳離原本的環境與模式,像是有個 Gap 斷層一樣暫時與之切割,然後進入一個特定的生活模式,被藉以體驗與感受有明顯差異的生活型態」,目的在於透過新舊 (生活) 測試,讓自己從較多的面向察覺與認識更多的自己。因此,要不要出國、地方特不特別、方法要不同等因素,其實就不見得是必要條件了。

之前跟一位學弟聊到 Gap Year 這個話題 (這裡就不特別 cue 人了,有看到就好!沒看到這也是緣份 :) ,也在順帶在這裡補充一下。

Gap Year 可以是有目的或是沒目的都可。若是有目的的,舉例:為了增廣見聞以增加日後謀職的精準落點與成功上位,那麼,利用 Gap Year (例如有計畫地延畢) 讓自己改變日常作息模式,以進行:

  1. 主動尋求在與興趣相近的公司進行實習 (可詢問「專案實習」的作法)
  2. 設法結識業界的專業人士 (參加餐聚、講座,主動自介建立雙方認識)
  3. 依興趣領域設計與製作個人作品 (市場分析報告、商業企劃提案…)

以上只是大略舉例,這樣的 Gap Year 可以在延畢期間透過轉換生活重心與時間安排的方法,開始進入在職人士的生活模式中,更可以在與業界互動的過程裡,一方面修正自己的學生思維與習慣,更是直接就近學習專業人士的談吐身段一個很好的機會,而,就是因為你主動出擊去認識、結識之後,這些已在職場上有點基礎的前輩,說不定,會在你的第一份工作上給你帶來很重要的幫助,更或許,會直接雇用你!你沒去試,去探、去闖,怎知道不會呢!

So, what's your plan for the Gap Year?

2014-09-16

「聽到」與「聽懂」:完全是兩碼事,怎麼說呢!

No comments:

Image Credit: volyoum


文:Albert Weng 翁溓松

簡單說,與人交談,不論是在會議、演講、甚至是從電視或影片裡看到別人在發言,真正重要的不只是對方「講了什麼 (What)」,而是要同步思索他「是怎麼講 (How)」、「有何沒講 (What's Not)」、以及「為何而講 (Why)」,這是「獨立思考 (Independent Thinking)」的第一步。


若有機會互動請益提問,就是要進一步拼湊出自己對於上述疑問的「全局理解拼圖 (Whole Picture)」,真正掌握到有把握的程度,才能認定自己「有聽懂」,光是「有聽到」什麼是絕對不夠的,更別說是用來做為商業上的市場競爭判斷相關的任務了。

常聽有人說,「上次演講那個主講人講的東西『我都聽過了』,了無新意!

實情是,一樣的知識或經驗,發生在不同的人身上所代表的意義與價值會有天地之差,就像聽演講會吧!兩個不同的歌手唱一樣的曲目,會不會去聽是取決於誰是「主唱」,而不是「曲目」,對吧!

在聆聽 (Listening, Not Hearing) 這件事上用心 (Pay Extra Effort) 的人,會仔細聆聽、並主動請益,在對方願意且能夠告知與分享的範圍內,盡可能極大化自己的吸收與理解,同時也給予對方即時且正面的回應,讓彼此的交流有益又到位。而不是無感無腦地只以一句「我都聽過了!」帶過,卻也從頭到尾說不出個到底「聽懂」了什麼清楚有用的資訊!
杯具一組。

又,什麼樣才叫有「聽懂」?

最起碼的界定方法是:

1. 能清楚說出發言的內容概要 (Summary)
2. 能明白發言者的立場與目的 (Purpose)
3. 能分析對我方的助益與衝擊 (Analysis)
4. 能聯想各種必要的行動計畫 (Proposal)

多數人只求「聽到」,會連第一點都做不好,因為只能盡可能「重覆」聽到的內容,而不是在聽的同時已重新組織接收到的資訊,並且內化成自己的事件註釋 (Comment)。

特別是商業或公益性質,不論明著暗著表示,都有明顯與明確的「目的性」,因此,其中所有的交流都是為了創造一個「行動計畫」(Call to action),所以,在交談互動後,若不清楚自己要採取什麼行動,或者無法讓對方採取特定的行動,這個對談交流的原訂目的是沒有達成的。

關於「網誌」:大家的抱怨,我來回應了!

No comments:

Image Credit: ABC-2-Go

文:Albert Weng 翁溓松

當初開立 ABC-2-Go 網誌只是單純的「心得筆記專區一方面記錄自己所思所想與心智歷練的足跡另一方面也希望或許有機會「藉分享啟發人 (share to inspire)初心很單純也很直接我走過的路您可以走得更好

寫了三年多,在網誌上累積包括以英文撰寫再加上投稿在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的文章在最近恰恰突破 100 篇 (這麼少?),數量雖不多,但也不得不面對一個每隔一段時間就被「提醒」的問題:「嗯,文章是寫得還可以啦!但 (對,又是這顆蛋),網誌的版面能不能改一下?阿不然,讀你的這些『硬』文章就夠傷神的了,那個網誌的介面可比你的文章還更『硬』啊!

以前每每聽到這些溫馨的「提醒」時總是想,「阿有空再來排版就好!不就『排版』而已嘛!」

但,實際上,我在想的是「改版」,而不只是「排版」


「排版」只求更好即可,「改版」則須要在企劃與設計上達到令人「耳目一新」、「充滿趣味」、「讚不絕口」!不然,還有那麼多事可以做、需要忙,為什麼要花時間去研習、練習怎麼改版、排版,然後還真的把這個舊舊的、不改頂多就是一段時間再被唸一唸、其實也能繼續撐著的版給它親自動手「改下去」呢?

雖然這只是個人網誌,但要改得好,該有的一項不能少,否則就「落漆」了!

網誌「改版」牽涉的範圍很多,首先在視覺上,「版位配置」與「區塊用色」的規劃上要維持整體性,同時得設法營造閱讀時的層次感,再來就是要加上一些自己想特別加上的資訊或設計,林林總總要構思的事項領域可不少,因為又不想虎頭蛇尾改一個不上不下的,所以,日夜積累、勤學苦練。終於,到現在,總算讓我覺得有點進展到可以動手改了!

改改改,一直改到昨晚,差不多覺得可以出第一次改版給大家路可路可了,沒看過舊版或沒印象的也不用再回想比較了,現在我自己都想抹去對舊版的記憶了。

「登登登登~~~」


新版的配色以我最喜歡的大自然色:「綠色」為主,其實也就是全以綠色系的深淺在各區塊間搭配而已,然後調整配色到自己覺得看得很自在順眼就完成了。還有,我完全是採用 Blogger 內建的排版配色等功能,所以,有興趣者,也可以同樣以完全免費的方式做出一樣版面與功能的個人網誌。




新增版面上的 Menu Tabs(我看的教學網頁在這兒,簡單易用)


主要新增的功能是加上「網頁類別頁籤」(Menu Tabs),讓文章得以依「主題分類」,便於找尋不同主題的文章,Menu Tabs 雖是小功能,但卻也讓我研究了好一陣子。


最後,第一次的「改版」就是現在這個樣子啦!

目前的主題專區:

  • 自我成長 Development
  • 教育隨想 Education
  • 職場教戰 Career
  • 商業祕技 Business
  • 簡報學堂 Presentation
  • 英文特區 English
  • 活動記實 Seminar
  • 這就是我 About 


「歡迎參觀選閱!」

2014-09-15

成事在人:能成事的到底是哪個「人」?

No comments:

Image Credit: bodyevolution


文:Albert Weng 翁溓松

成事在人,因為萬事萬物除了大自然的運作之外,幾乎都是人為的結果,不論好的壞的皆然,因此,看到一件事情的發生,就須同時理解其背後的人為因素,從中學習到成事的作法與如何避免可能會誤事的徵兆。

所以,關於成事在人的那個「人」,究竟是誰?

我有一個放諸四海、橫跨東西皆準的答案,那個人就是「自己」。

如果自己關心在意的事,只是等著「某人」出面解決,這樣的話,最終的結果不如己意也不用太意外,更沒資格抱怨。

這個觀念一點不新,更不難理解,類似的話語甚或語錄接起來早就可以繞行地球 N 圈了!But,人生就是這個 But (好老的梗唷!真是的!),真的打從心理認同並且真心這麼做的人真的真的非常的少,反而是指著別人去幫自己解決自己的問題,或等著別人去幫自己完成自己的夢想的人比比皆是,不是嗎?

有人想過這個普世問題的根源是什麼嗎?

「系所」與「前途」:這兩者沒有關係,請自唸三遍,因為很重要!

No comments:

Image Credit: beginnersheaven


文:Albert Weng 翁溓松

這則新聞報導談「英文系沒前途?」在開始認真為英文系擔心之前,請先試問,除了英文系之外,在大專教育之中,「哪個系有前途?」

說真的,至少以現行體制來說,學校教育本來就不是為學生畢業後的前途而設計的!

有人不認同嗎?

試著回到問題的核心,「學校」。

這麼說吧!幾乎是變動不大的課綱、師資與教材,在面對一個個完全不同的學生時,如何讓每位學生都盡可能學到足夠的學識,又,面對未來不斷變化的產業型態,這個「變動不大」的課綱、師資與教材,怎麼可能教出知道畢業後要做什麼、能準備好、有辦法順利開始、然後才能夠「有前途」的學生?

個人淺見,特別是大專教育,其主要目的在於讓在這個年紀的學生去多方經歷與體驗自己的喜好與特質,不論是理論或實務,讓學生從這些不同領域的各種活動中能夠「找到自己」,找到什麼樣的自己呢?

找到自己的「優點」,特別是實際比劃後的明顯優點。
找到自己的「缺點」,尤其是再三印證後的無解缺點。
找到自己的「風格」,知道什麼樣的言行舉止最自在。
找到自己的「理想」,看過許多人物故事與典範人物 (Role Model),知道自己想成為什麼、不想變成什麼樣的人。

集合以上,最重要的一點是,找到自己的「自信」,別再天真或無腦地以為自己的未來要靠某一條別人指出的路去走,或是只要靠那個誰誰誰未來就鐵了!而是能夠由自己打從心裡深刻明白「自己的人生自己闖」的唯一事實,因此,為因應未來世界各種可能的發展與轉變,能夠自發地在學期間,在學識上,不僅是飽讀各路經典,更已一點一滴由自己建立了自己全然理解的知識體系;在實務上,也有計畫地參與培養相關的第一手親身經驗,舉凡實驗、實習、社團、參展、會議等該有的不會少,更重要的是,至少提早在畢業前二年即開始準備實際的工作應徵,提前學習準備履歷、自傳、作品等,並已在幾次的實際應徵經驗中習得一定的謀職眉角,如此,為自己在畢業時找第一份正式工作時已具備一定經驗與信心。

每個人的「前途」,都是「自己走出來的」。說哪個系所比較有前途,只不過是一個「統計說法」,這些說法,若不是從已發生的歷史去「分析」,就是以不確定的未來去「亂猜」,若真放到「個人情況」來說,其實,還真一點都不具參考價值。

所以,看了這則新聞別再想那個誰誰誰唸的是「英文系」怎辦!而是想想自己或身邊的親人好友,若是仍有還沒認清事實、開始構思與打造自己未來的人,現在可以建議對方好好靜下來想想。

咦!剛有提過「人生只有一次這個說法嗎?」這裡的人生指的不是別人的,就是「自己的」,對,就是「你的」,而「我的」更是這樣!咱一起加油!好嗎?

2014-09-13

怎麼看「失敗」?又如何是「成功」?

No comments:

Image Credit: runner12dotcom


文:Albert Weng 翁溓松

昨天與人聊到對成功與失敗的看法,看得出對方很在意這兩個常見的人生指標對自己的影響,我藉機分享一點淺見。

所謂成功或失敗其實都是相對的,你的失敗,或許另一個人認為是成功(考 99 分!),相對的,你以為成功的事,也會有人覺得是失敗,這之中的問題在哪?


人慣於以別人或眾人的標準來評價自己。

甚至是對於自己人生的成功與失敗的定義,都是以別人的觀點與期許來決定。

「那可以怎麼看自己的成功與失敗?」

一律以「狀況」看待就好。

以此,成功即不至自滿,失敗也無須自悲。

遇上的,就是一個預期中的「狀況」之一,在事發的當下,重點就不會只是發生了什麼?而是下一步要如何回應以及構思後續該怎麼處置為上的「行動思考」!

你如何看「成功」與「失敗」呢?歡迎分享!

2014-09-09

徵聘有經驗的專業工作者 (Experienced Hires) 有感

No comments:

Image Credit: pwc

文:Albert Weng 翁溓松


最近在徵人,很榮幸有機會談了幾位 15-20 年以上資歷且都很優秀的人選,正好面談中也交換了一些職場經驗,一點心得分享。


1. 年資的價值


年紀不一定是資產,沒趁年輕好好規劃與落實職涯的成績與足跡,年紀漸長,工作只會更難找;也因為多年職場好的壞的經歷,自然會對「好工作」的標準更挑剔,轉職成功難度更高。



2. 資歷的故事


有資歷的應徵者,更應該要能把自己過去的經歷串成一套「正面發展故事」,在面談時能自在又自信地表述,而不是單純地逐一報告,然後把「為什麼你的職涯轉折會是這樣留給對面的面試主管自行判斷」。

從面試主管的角度來看,對資歷較多的應徵者其過去經歷的解讀與判斷,常常是錄取與否的「關鍵條件」。工作轉換絕不是問題,但,有一定資歷的人,如果說不清各段轉職的原因與背後自己怎麼看那個過程,然後,自己對於這個轉職過程中的重點心得 (Lessons Learned) 有沒有用在對後續工作的改善、加強上,都是面談主管會特別觀察與評估的重點,當然也該是有資歷的工作者與應徵者務必多留心之處。



3. 資深的尊重


最後這一點,是寫同是給擔任面試主管的朋友們看的。

中年轉業,不論是心態調適或實際面談的準備,對於有資歷的應徵者來說是是難度更高、挑戰更大的艱鉅任務。

面試資深人員的主管多半都是中高階主管,不論過去或未來,也可能反過來是坐在對面位子上的人,因此,在面談時,建議也換位思考,盡量以同理心來與其「面談」,而別「面試」對方,合適不合適有各自的安排,但別給人臉色、傷了和氣!

關於「禮數」:心意到位了,幫助才更有力!

No comments:

Image Credit: abid912.wordpress


文:Albert Weng 翁溓松

原來我搞錯了,上一次的謀職面談教戰座談參加的外校同學不是「台師大」,而是「彰師大」的,太棒了,圈子一下拉大到彰化!

上次要結束時,學妹拿出了準備好的小禮物要送我,我認真看了一下,是要送給我女兒的可愛小物,當場我先致謝後立刻捥拒,但學妹覺得讓我特別跑一趟學校,還談了三個多小時,堅持要我收下,於是,我靈機一動,告訴她,「好啊!我會收!但要在妳找到理想的工作之後。」所以,之後就收到學妹的這個訊息。

對我來說,分享的本身就是收獲,因為心裡正期待藉由播下的一個種子,能長成比自己更高大、更優秀的樹啊!

回頭說,「禮數」是什麼?

禮數是受惠者發於心的感謝表現,重點在心意有沒有表現出來讓施惠者感受到,彼此心裡有那個「數」就好了,型式上的就點到即可唄!

而關於「禮物」的思考

禮物,要自己買就好啦!
不然還當人家什麼學長啦!(撥頭髮~~~)

以下是學妹的訊息。

---
學長,這是我同學說的
她是彰師大的同學

XX今天謝謝歐!學到超多~感謝妳讓我接觸到這摸厲害和願意分享的人!也幫我跟妳學長致上一百萬分謝意!他人真的太好了!!!!!等我找到好工作也讓我跟妳一起送謝禮八哈哈~

---
謝謝學長今天的分享,其實學妹已經有在慢慢投履歷,可是一直都沒消息,經過學長的指導,我想我的履歷真的出了很大的問題。我會再根據學長所提之重點修改並且準備一些作品集,希望學長的兩個女兒能快點收到我可愛的小禮物><
又是一個感觸良多的夜晚,收獲也良多!
不過每次都很刺激,趕著回桃園,但是載滿了一堆學長的經驗談

不再裝萌!「有活力」的人更勝年輕人

No comments:

Image Credit: weddingbusinesssuccess


文:Albert Weng 翁溓松

不論年紀大小,很多人都喜歡年輕人、更喜歡跟年輕人在一起,主要的原因是因為「年紀」嗎?

不,「年紀」不該是主因,真正的原因是「活力」,更進一步地說,是「活力、真誠、直接」。

「年輕人」,因為普遍尚未經歷一連串的社會衝擊,對未來有著極大的期待、夢想,所以想方設法會一直想要找更多、更好的「機會」去試一試、去闖一闖。

那一般所認為的「年長者」是怎樣呢?

普遍來說,他們人生的夢該成的也成了,所以無須再戰;而成不了的早也破滅了,因此無力再戰,更多人是明傷暗虧吃得飽飽飽,導致不願再「多試一下」或「多做一點」,所以,找新機會、尋新方法的「活力」沒了;揪人打拼、無私互助的「真誠」不再;聚焦進展、追求效率的「直接」沒門。

但是,最具產業經驗與人生閱歷的資深前輩如果都如此,而無法讓產業升級與團隊接班等重大的經濟議題,藉由他們的經驗傳承得以增強產業與企業的競爭力,豈不太可惜了?

好在,今天有幸遇上一位具有超強活力、無比戰力的前輩,藉由一席分享,才讓我重新想清了以上的這些觀察!再找機會好好分享!

人生三力:「體力、智力、財力」,你怎麼看人,人怎麼看你

No comments:

Image Credit: fundersandfounders.com

文:Albert Weng 翁溓松

一個人的一生差不多就是按著這三力的順序發展的,只是不同人在不同時期的比重不同,這之中,就端看自己的領悟與修煉,盡可能讓自己在不同的人生階段能保有一定的最佳比例。

人生三力:
  1. 體力:健康滿分又活力十足
  2. 智力:人生練達又智慧滿貫
  3. 財力:理財有道又常於布施

年輕的時候前者「體力」多,後者「財力」少;反之,年紀漸長,前者漸少,後者漸多。這是事實,更是常態,但是,人往往在年輕的時候更想要後者有錢多一些;而到了年長時,又更急著想抓住年輕(體力、容貌)的尾巴。卻又總是適得其反。

而居中的「智力」一項,則是從年輕時發展於「知識積累」,再隨年紀增長與人生歷練,逐漸穿插交織出自己的「人生智慧」。

2014-09-08

「改變社會」,從「聰明消費」開始

No comments:

Image Credit:http://wwhowl.wordpress.com/2011/11/23/shopping-much/



文:Albert Weng 翁溓松


Change the society by smart shopping!

社會上很多的問題其實都是從「不當消費」產生的,例如過度購買想要但不需要的物品;沒先釐清自己的狀況與需要就盲目消費,後悔了就再度購買造成浪費;更有不少的名牌高檔消費單純就是為了炫耀,是真的這麼看不起自己的本事與品味,只能靠別人打造出來的品牌與價位才能證明自己的存在?

到頭來,因為外在條件(財富、外貌)靠過來的人事物,也終將因為外在條件的消逝而離去。

唯有不斷強化的專業本事與人生智慧,才是陪伴一生的自我追尋,也才能為自己拓展更多的生活領域與結識更多的良師益友。

在消費意識方面,台灣社會的主導思維 (Dominate Logic) 是「鼓勵消費」,甚至是鼓勵「不斷消費」、「進階消費 (買比自己需要或值得的再更好的物品)」,藉口是這樣可以創造更多工作機會、企業賺錢了,工作才保得住、加薪才有望。

但實情是,企業賺了錢只會進了少數人的口袋,而一邊認真工作、一邊拼命花錢的受雇者,就始終被困在資本家與政客編織的一個個「金錢至上(更努力工作或選擇走偏門)」與「消費萬歲(更多無腦購物或刺激消費競賽!)」的媒體行銷騙局,會不會或要不要被影響,就看每個人的自我判斷了。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